水稻插秧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2016-05-30
一、插秧机启动困难
插秧机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启动困难或是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原因可能有:汽油燃料不足;火花塞潮湿;火花塞活力较弱,无法正常点火;经油管的燃油过滤器混入水分或堵塞。排除方法:首先,加入充足的汽油燃料,将火花塞取出晾干,然后清理干净火花塞间隙的积炭,并将其间距进行适当调整,使火花塞间距保持在0.7~0.8毫米的正常范围之间;其次,更换火花塞;最后,拆除和清洗燃油过滤器等。
二、插秧机启动后无法正常运转
插秧机在启动后,如出现无法正常运转操作,则可能与插秧机没有挂好档、离合器断开或是接合不灵活等有关。可切断主离合器、重新操作与调整变速杆、适当调整行走皮带与相应拉线的张紧度来解决。
三、插秧机手柄转向性能差
插秧机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如出现手柄转向性能差的问题,则可能与操作侧离合器手柄间隙过大有关。应及时对侧离合器拉线以及手柄进行相应调整,使其间隙保持在0.5~1.5 毫米的正常范围之内。
四、插秧机栽插作业混乱
水稻插秧机在栽插作业过程中,如出现插秧散乱、漂移过快并形成拱门状等现象,则可能与田中的水过深、水田表土过软或过硬、推秧器与插秧针间隙过大、插秧爪变形或是秧苗形态较差等有关。若是由田中的水过深造成的,则应及时调整插秧的深度。若田水深超过30毫米,则应排放至约20毫米,或是适当减缓插秧速度。若是由水田表土过软造成的,则应将感应杆移至软的方向,或是延迟插秧的时间。若是由水田表土过硬造成的,则应重新整地至适宜秧苗插植的硬度,或是适当减缓插秧速度。若是由推秧器与插秧针间隙过大、插秧爪变形或损坏等造成的,则应及时更换插秧爪,清理或是更换导秧曹,并将推秧器与插秧针的间隙调整至标准范围。若是由秧苗形态较差、根部生长不良造成秧苗易脱落,则应采取苗板取苗与放苗,并适当调整插秧的速度,以尽量避免秧苗出现崩裂的现象。若是由苗床土质差造成的秧苗掉落,则应在插秧前适当弄湿苗床,以使插秧作业容易进行。
五、插秧机秧门积秧
水稻插秧机在送秧作业过程中,如出现秧门处积秧、无法正常滑秧的现象,则可能是:第一,是由于插秧机秧爪磨损、秧爪两端不齐或是间隔过宽或过窄,以及秧苗苗床土层过厚等因素,造成无法正常取苗。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秧爪或是将秧爪的间隔距离进行校正,将其调整至标准范围。第二,是由于插秧机压苗器过紧或过低引起的,那就应重新调整插秧机的压苗器位置。最后,是由于秧块过干造成,那就应在秧块上洒适量的水,以保持其湿度。
六、插秧机送秧断断续续
水稻插秧机在送秧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送秧轴间歇工作或不工作的现象。其中造成插秧机间歇工作的情况,则可能与送秧凸轮回位弹簧或是桃形轮回位弹簧的弹力较弱有关,从而造成送秧凸轮或是桃形轮无法正常回位的情况。而造成插秧机不工作的原因则情况较为复杂:其一,可能是桃形轮定位键损坏或是漏装;其二,可能是送秧轮与桃形轮卡住;最后,可能是送秧凸轮钢丝漏装或是折断。排除的方法为:应打开工作传动的箱盖,卸下两个回位弹簧,并将新的回位弹簧装上。若两个轮相卡,则是由桃形轮与送秧磨损导致,此时应将桃形轮或送秧轮卸下,使用锉刀将工作面锉成平滑的弧面;若磨损情况较严重,则应进行更换;而要是出现销或键的现象,则应更换新的器件。
七、插秧机秧苗间距不一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各行秧苗不均匀、秧苗行距远近不一致的现象,则可能与以下五个方面有关:其一,可能是秧苗床土中的含水量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其二,可能是纵向送秧的紧张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三,可能是各行秧针调节存在差异;其四,可能是各栽插臂的推秧凸轮、拨叉轴、拨叉等器件的磨损程度不同;其五,可能是各个链箱之间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这些故障,在使用相应排除措施进行排除的同时,还可以对部分插秧机进行逐一送秧轮调节,并使每次纵向送秧行程保持在11~12毫米之间;还应对各个链箱进行严格的校正处理,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故障还不能排除,则须更换磨损的器件。
八、插秧机推秧器取秧不均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推秧器夹苗取秧不均的现象,则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可能是导套、推秧器、拨叉、分离尖端与凸轮的磨损过重;第二,可能是推秧弹簧折断;第三,可能是取秧量调整螺栓松动;第四,可能是压板槽磨损严重;第五,可能是连杆轴与摆杆下孔磨损严重。排除措施主要为:更换摆杆与连杆轴,将取秧量进行重新调整并拧紧调整螺栓,或将磨损器件更换等。
九、插秧机深浅调节失控
水稻插秧机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如出现插秧深浅调节失灵的现象,则可能与固定销孔磨损较严重、固定销轴座折断,以及插秧机升降螺母或升降杆滑扣等有关。针对这些故障,应及时对销轴座采取焊接固定措施,或是将销轴、升降螺母、升降杆等进行更换。
(福建省浦城县石陂镇三农服务中心 金美璐 邮编:35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