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学生“挫折耐性”品质的培养

2016-05-30饶淑娟

大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适应力

饶淑娟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中学生在锦衣玉食的包裹下缺乏“挫折耐性”的品质,难以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为了让这一代能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和挫折,顺利成长为适应时代的强者,提出了在日常思想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加强对中学生耐受挫折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挫折耐性;坚韧不拔;适应力;锻炼机会

所谓“挫折耐性”品质,就是一个人能经得起困难、挫折,坚持完成既定目标的品质。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中国改革全面深化、经济迅速腾飞之际,又多为独生子女,丰厚的物质条件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使他们缺乏在艰难困苦条件下所能形成的“耐性”和“韧性”,一旦遇到点小挫折就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样的一代,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和挫折?如何迎接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如何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如何成为适应时代的强者?又如何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中学生“挫折耐性”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还有艰难困苦、煎熬委屈、嘲讽打击……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们都是这么挺过来的。所以,我们“不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应泰然处之,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挫折有两重性。挫折固然会给人带来心理痛苦、行为偏差,甚至种种疾病,但它可以增强我们对以后人生中挫折的免疫力。如果失败已成事实,就要学会从失败中接受教训,反败为胜。

再次,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增强对现实性和理想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判别能力,从而提高对挫折的化解能力。

“挫折耐性”这一优秀品质的形成,既贯穿于日常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又依赖于平时生活实践的锻炼。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品质培养的几点有效途径。

一、以史实激励学生,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1)让学生了解名人拼搏时间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如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通过以上史实,使学生深知这样的道理: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这就需要锲而不舍、顽强进取的品质,一个人的成就与他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2)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以革命前辈的事迹激励学生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力争克服重重困难,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祖国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奋斗。

(3)用榜样的力量强化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成功。培根说过:“幸运所生的德行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行是坚韧。”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失意,要有坚韧的态度。贝多芬在耳朵失聪的不幸中,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德国人欧西文制成治疗昏睡病的砷凡纳明,失败了605次,故以“606”命名;美国科学家吉耶曼和沙利,为了研究丘脑激素,经历了21年的磨难,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在解剖了数万只羊脑后获得了成功。以上所说的,都是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头破血流仍不回头直至成功的人。

二、用实例引导学生,培养其良好的适应力

曾多次看到报道:在各地跟风纷纷推出各类中小学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不约而同都会有大批家长随行。帮背包的、给小孩擦汗的、喂东西的,甚至还有背着小孩走的……这帮小皇帝简直是带着保姆来游山玩水的,哪还谈得上什么探险挑战!另外,每年都有落榜考生失魂落魄,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这些都足以让我们深思:意志如此之薄弱,适应力如此之差,怎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怎能担负起伟大民族复兴的使命!所以,加强对中学生适应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准备丰富的知识,自立自强,学会生存,学会迎接命运的挑战。

三、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更多锻炼挫折耐性品质的机会

(1)平时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不可偏废。应坚持让学生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坚持参加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这有助于挫折耐性品质在潜移默化中的形成。

(2)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锻炼。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机会,建立少年军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夏(冬)令营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英勇顽强和吃苦耐劳精神,还可以开展模拟求职、应聘,调查采访、公关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多种情绪体验,锻炼其各种情境灵活应对能力,多学几手本领,以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挫折耐性”品质教育和培养的同时,还离不开爱心和关怀,要辅之以情感教育。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引导他们倾诉内心的痛苦,并给予安慰劝导,拉近双方心灵距离。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要设法让他们发泄出来,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都可以,切莫闷在心里,郁结于心容易得病。这样,他们渲泄的是苦闷,得到的是慰藉,就可能从紧张悲观情绪的缠绕中解脱出来。然后向学生输入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斗志。

对中学生“挫折耐性”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德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这一品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其驾驭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做到身处逆境仍然能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的能力,在挫折的锻炼中成熟、崛起、奋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并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摘自《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2]培根作品:《论说文集》

[3]摘自江西省吉安市教育局网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高新区城西中学)

猜你喜欢

适应力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特点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学习智慧视野下老年人数字化学习适应力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进展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适应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谈谈怎样的数学教学更能适应现在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