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的故乡
2016-05-30邢媛
邢媛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绵延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境内,蜿蜒的多瑙河静静地流过,其自然风光秀美,是欧洲著名的山地国家。提起奥地利,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音乐之都”维也纳,这里是音乐家的摇篮,是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众多著名音乐家的故乡。与无数被奉为经典的古典音乐相比,奥地利的民间音乐亦不逊色。题材丰富的民歌、舞蹈、器乐都曾是欧洲古典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
奥地利民间有众多题材的民歌,如圣诞节、复活节中的宗教赞颂歌,民间婚礼、葬礼上的民俗歌等。其中,在阿尔卑斯山地区流行的一种山歌——约德尔(Yodel),是这一地区独有的一种特殊唱法。上世纪60年代,以二战为背景的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将这种特殊的歌唱方法带入到我们的视线中。电影插曲《孤独的牧羊人》用真假声迅速交替演唱大跳音程,形成了奇特的声音效果。约德尔唱法源自山区牧人们在放牧时对羊群的呼唤,同时也用来给远山上人们传递信息,其特点是真假声快速交替。约德尔…歌多数都没有歌词,而是采用一些固定的字音来演唱,比如“依”和“哦”等。演唱者用中低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快速转换的方法,通过连续大跳的音程,将音乐中自由、欢快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久而久之,这种唱法自成体系。传统约德尔演唱一般不用乐器伴奏,只用牛铃伴奏。如今,约德尔已经成为阿尔卑斯山歌的一个代名词了。
如果说电影《音乐之声》让我们了解到奥地利的民间声乐,那么奥地利另外一部电影《茜茜公主》则使我们结识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的代表齐特琴(zither)。在影片中,茜茜公主与国王第一次见面时随身带,被侍卫视为“炸弹”的东西正是齐特琴。茜茜公主后来在两个人的约会中弹奏了一段。齐特琴可视为中世纪拨弦乐器萨泰里(psaltery)的遗存,流行于奥地利巴伐利亚等地。由一个扁平的木质共鸣箱,上面张以4或5根有品的旋律弦和多达3根的伴奏弦组成。旋律弦与吉它弦相仿,靠近弹奏者,用右手捐上的拨子拨奏。伴奏弦则可用任何一手的手指拨奏。
在奥地利民间,齐特琴由于音位设置的多样化,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家族乐器,本人曾就齐特琴类乐器做过相关的研究,有旋律弦和伴奏和弦群组共存的齐特琴(Chord Group Instruments),有单纯旋律铉的齐特琴(Melody iNSt,ruments)。有单纯和弦音群的齐特琴(Chord-Only Instruments),有自动和弦的齐特琴(Autoharp),还有利用机械编程的齐特琴(Mechanical Instruments)等等。并且南于这种乐器在弦乐中的代表性,zither还被德国学者在乐器分类的研究中,用作对一类乐器的称呼。
近几年,齐特琴再一次闯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是由歌手龚琳娜和其伴侣老锣带来的。龚琳娜存其演唱的多首由老锣创作的作品中使用了齐特琴伴奏,伴奏者止是作者老锣。由于其优美的音色,与中国传统的古筝极为柑似,也有人称之为“巴伐利亚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