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宏观到微观: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5-30荆兴梅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宏观微观

荆兴梅

摘 要:在市场化经济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语境中,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普遍遭遇边缘化。如何解决这种危机?笔者认为:当今社会和教育机构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应该强调英美文学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作用,它让人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国际化视野,并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也不容忽视,将这门课上到精妙绝伦、出神入化的程度,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宏观;微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095-7394(2016)05-0081-04

在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就进入了中国高校的课堂,很长时间内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程爱民等人曾就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并形成报告,指出:“参考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时间,我们注意到,大多数的院校在70年代以前已经有了这门课程。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在相当一部分院校中保持了课程设置的一贯性。同时,也充分表明英美文学课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各个院校的普遍重视。”[1]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英美文学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政策,本身是符合时代、国情和民生的有效举措,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机构,都存在误读社会思潮的倾向,从而某种程度上将教育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联系起来。正如虞建华所说的那样:“改革开放后,以科技和商品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繁荣。实践证明,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条正确道路。但市场化和商品经济也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形成了冲击。”[2]英美文学旨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层次,无法立竿见影地体现经济效益,故而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受到的冲击最大,变成一些高校中越来越边缘化的学科。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英美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展开哪些层面的思考,又该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哪些策略,才能确保这一课程在大学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本文力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对英美文学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建议,并聚焦于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主体,探讨他们给予学生审美体验和文化提升的引导作用。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导向、课程、师资

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按照层次分,大致可分为专科和本科两类。前者指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后者指的是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常被冠以“XX职业技术学院”等名号,他们遵循实用性培养方案和教学原则,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导向。就英语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倾向于开设实用翻译、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将学科设置与市场化就业导向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安排,确保了此类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有效的。

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发展,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以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大学为例,它们每年的招生人数并不多。四年大学生涯结束时,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大多炉火纯青,在文化素质上也是出类拔萃,就业前景非常乐观,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机率相当高。英美文学一直是这类大学课程设置里的重中之重,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在本科生的排课数量上也很充足,可见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而在一些理工科院校,外国语学院被定位成主要教学单位,学生本科期间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提高语言能力。翻译实践和商务英语等课程是重头戏,被确定为专业发展的主心骨,而英美文学等正越来越失去它们传统意义上的重要性。英美文学的课时量正在逐渐减少,假以时日其边缘化地位会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恐怕是一些社会导向所致,它们强调文学的空中楼阁、阳春白雪特性,刻意忽视它的现实性功能。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学培养学生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作为产品的毕业生也要满足市场化需求。因此,工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该培养什么人才,而不应该把学生宝贵的时间安排在“无用”的英美文学等课程中。这样的状况,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建设方针很相似。

将英美文学当作“无用之物”看待,当然是失之偏颇的。虞建华这样来阐述文学的价值问题:“文学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是大用。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强调文学所具有的‘及物用途,也就是说,文学不只具备内在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它同时也富有教化意义,指涉现实,反映生活,起到影响和改变社会现状的作用。文学已经显示了,并将继续显示其在改造国民精神文化素质方面的重大意义。” [2]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理念,因为对于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来说,爱情故事的后面都隐藏着宏大历史背景,而作家所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现实和文化政治。包括狄更斯和哈代等人在内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作家群,用批判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赞扬。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烛照出美国南方惨绝人寰的奴隶制,让林肯总统等有识之士认清其罪恶的本质,最终打响了声势浩大的美国南北战争,从而一举解放了受尽压迫的黑奴。而199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11部描写“黑人性”的长篇小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为黑人地位的整体性提高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可见,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和再現,更能影响和改造社会的发展,其现实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相对于翻译和商务英语快速、及时的实用效果,英美文学课程的影响力显得更加深远绵长。前者倚重语言技能,具有时效性和当下性;后者在语言基础上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民人文内涵,在英美国家的政治和历史事件中反观自身,从而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并照顾到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外语专业都在谋求创新和改革。前文提及的高职高专实用翻译和商务英语等,此类学生为了日后更好适应就业环境而选择相应课程。而本科院校学生则选修语言学和英美文学等课程,其目标是继续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学习。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项合理举措,非常值得其他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借鉴和学习,为学校的人文精神助一臂之力。如此做法,既让英美文学等课程有了一席之地,也使得相关教师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语言技能和人文精神原本就能够并驾齐驱,何乐而不为呢?在这样的理念下,学生既可以分秒必争地锻炼语言基本功,又可以博览群书;他们既可以被用人单位择优录取,又可以因为饱读诗书而变得智慧优雅,不仅更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生的幸福指数都有不可估量的功效。

二、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重要性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若想走出边缘化状态,对原来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然而传统的英美文学授课方式过于一尘不变,正像学者梁钫所观察到的那样,目前英美文学课程的主流教学方法仍然由书、黑板、粉笔共同组成。[3]显而易见,教师一言堂的格局至今普遍存在,对于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建立具有负面抑制作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课程就很难具有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教师和学生必须有效互动,它是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根据实践经验,笔者意欲介绍邀请学生朗读和翻译、文化背景知识抢题、学生展示课件等三种方法,来表明师生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文学氛围,课堂导入至关重要。比如在讲解莎士比亚时,可以先从网上下载一首他的爱情十四行诗,音频或者视频资料都适用,同时,兼具中英文的版本最佳。在音画铸就的诗意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从而激发起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此时,教师若邀请学生朗读这首优美的十四行诗,对方一定会欣然接受,用饱满的情感加以演绎,对他本人及其同班同学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资料中只有英语原文,那么可以顺势请学生翻译,然后将其译文当堂朗读,并与网上的相关译文进行比照,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参与热忱和创作欲望。而在讲解爱尔兰大诗人叶芝时,那首脍炙人口的《当你老了》是必选读物。教师能获得丰富的视频资料,在选出最适合的版本之后,学生在感人肺腑的诗句中得到美的体验。由于英文包含诸多异质文化,因而初学者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十个版本的相关翻译很容易被搜索到,包括冰心、袁可嘉等的译本都陈列其中。教师引导学生逐个朗读,由此精选出大家一致推崇的翻译,这样的过程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能动性。

文化背景知识抢题则是另一个师生互动项目。在讲解英美文学时,背景知识介绍是无法避开的必备成分。在不了解历史和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对某个文学议题展开深入解析,这样的教学也只能停留在狭窄的维度,无法走进广阔的阐释空间。那么这一环节放置在课堂教学的什么时间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笔者看来,那些在课堂讲解中即将遇到的重要历史背景知识,可以搜集起来设计成热身讨论的前奏部分,在主要知识点授课之前完成。而且,若干讨论题发布时能做成抢答形式:学生以最快速度抢答讨论组最心仪的题目,一下子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海明威”一课,“迷惘的一代”“爵士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斯泰因”“海明威自杀”“海明威婚姻”等议题一经公布,学生便争先恐后,迫不及待想抓取到“最好”的题目。而教师,此刻就像拍卖师那样,及时宣布哪些题目已经被抢走,目前还剩下哪些可供选取,令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唯一允许学生掏出手机查阅网上资料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非常强烈,一切都在协商中完成,没有一点枯燥之感。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同学们面前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之势,在兴趣盎然中让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了然于心。

除此之外,学生课件展示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良策。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畅聊一些相关作家的知识,然后布置小组成员完成课件,充分展示该作家及其作品的可研性。比如在演绎贝克特其人其作时,提前一个星期就将课件任务分派给学生:《等待戈多》《马龙之死》《无法命名者》分别交由小组成员来完成,他们可以阅读各种文献,取得丰富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然后做成具有独创性的课件。等到上课进入展示环节,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台演示,因而在当众演讲中会情绪饱满、激情四溢,非常能调动现场的气氛,很容易形成又一波英美文学课堂的高潮。每一个学生讲解课件之后,教师都要给予点评和鼓励,不仅让讲演的学生增强信心,也让整个班级的同学获益匪浅。

三、电影:当今英美文学教学的必备资源

文学作品和相关电影相辅相成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学领域的重视,并上升到了学术和理论的高度。王松林、李洪琴认为:“既然文学文本的阅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么, 改编而成的电影也可视作是对原作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阅读甚至‘评论。因此,在电影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阐述个人对文本的反应并比参电影编导对原作的理解,从而寻找出各自的审美情趣之不同。”[4]吴瑾瑾、丁兆国指出:“当今大众文化的崛起和精英文化的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更感兴趣的是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5]梁钫提炼了文学课中应用电影的三点理由:首先,电影的文学价值是其进入课堂的前提,电影本身是另一种文学文本,同时又可看作是对文学的阐释和批评;其次,电影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课堂上合理使用电影能使教学内容、手段更丰富,有效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再次,文本与图像的互动是时代的特点。[3]

笔者试图对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电影使用和体会作详细说明。首先,电影有助于将错综复杂的书本内容通俗化。笔者從中学时代开始涉猎《红楼梦》,但直到1987年的同名电视剧问世,才彻底理清了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名和人物关系,为此后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扫清了障碍。同样的情形也存在于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里:这部英文原著充满晦涩难懂的对白,剧本到处充斥着诗句和典故,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解读起来并非易事。英语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之前对于此类文体知之甚少,普遍具有畏难情绪。网络上的《仲夏夜之梦》电影有多个版本,笔者在经过细心比对和筛选后,锁定了30分钟左右的英文动画版。它把一个经典而严肃的文学文本,改编得通俗易懂、诙谐有趣,立刻吸引了学生的视线。这个版本拍摄得十分精致,其音质非常优美,语音语调标准而动听,而且还配备了浅显的口语化英语字幕。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动画人物自由穿梭于人界和仙界,各种奇幻的景象纷至沓来。就这样,一个貌似曲高和寡的莎剧故事,成功演变成为老少皆宜的通俗喜剧。看完这个简短的动画版《仲夏夜之梦》,学生对于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都能够驾轻就熟、心领神会。这反过来激发了他们重读原著的好奇心,在深谙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原本艰涩的英文台词也变得有趣起来。

其次,电影的适当运用和分析,有助于深化“教研结合”的理念。作为荒诞派戏剧巅峰之作的《等待戈多》,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依然无法变为华丽场景。虽然人物开口说话、有了动作,真实景物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但空洞、乏味、绝望、荒谬等还是关键词。这部令贝克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毋庸置疑。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科研和学术功底,引导学生走进荒诞派戏剧的宏大文化语境,领悟它的由来、发展及其代表人物。教师不仅要对近年来贝克特作品研究的动态了如指掌,而且要具有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野,例如贝克特与语言哲学的关系问题等。教师深厚的科研功底,提供给学生自由驰骋的汪洋大海,让他们由此确立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此巨大,很容易就击碎某些弱势学科中根深蒂固的谬论,即“科研占用了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阻碍了教学”——这种言论是多么荒诞不经、倒行逆施!

四、结论

在当今消费主义社会思潮中,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受到挑战。如何最大限度避免由此造成的负面冲击呢?人们首当其冲要做的,是从社会导向和意识形态上扭转这一尴尬局面。著名翻译家许钧说得好:“我们学外语的人,做翻译的人,做文学的人实际上在当今是无用之用,我们的目标不是教几个学生,而是要建立语言多元化、文化多样性的思想,这才能为世界的和谐和平作出贡献,带来某种根基。”[6]从英美文学课堂中,学生习得语言技巧和沟通能力,这是基本和必要的任务,但绝不仅限于此。获得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质,是外语学习者的必备功课和更高境界。英美文学作品惯于采用批判性思维,来揭露西方政治体制的弊端,建构和谐社会的图景,从文化层面对社会发展进行有效干预。从这个意义上讲,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需要教育机构和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献:

[1] 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2):14-18.

[2] 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J].中国外语,2010(3):14-18.

[3] 梁钫.论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3):63-66.

[4] 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21-24.

[5] 吴瑾瑾,丁兆国.网络环境下的美国文学教学——走出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的对策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53-57.

[6] 黄新炎.文字·文学·文化·思想——南京大学徐钧教授访谈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61-65.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宏观微观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