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文阅读中探讨鲁迅的文章给初中生写作的一些启示
2016-05-30蒋道宽
蒋道宽
初中语文(人教版)中鲁迅的九篇文章: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孔乙己》、《滕野先生》、《风筝》、《阿长与<山海经>》、《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很多学生写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立意不深,情感不丰富,结构松散,语言措辞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怎么办?我们不妨从鲁迅的作品中去寻求一些启示。近几年虽然出现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的典故,其实细心想想,我们老师的教学好好分析过鲁迅的作品了吗?如果我们用鲁迅的文章去医治学生上述写作上的一些顽疾,让初中生寫作时能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岂不美哉!
一、立意不深的良方
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为什么常常难得到高分?众多的原因中有一个比率最高,也最难的就是立意不够深。在立意深远这块,难住了多少学生,多少老师?这其实是学生写作文,老师辅导作文的一大瓶颈。
想想鲁迅的作品,哪一篇不是立意深邃的作品?对于初中教材,就这点来说,我相信还无人能与鲁迅抗衡。我们不敢说要我们的学生达到鲁迅那样的水平,因为我们老师也难以达到。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法乎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是懂的。下面就上述的文章,谈谈立意。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立意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相当精彩,可谓鞭辟入里。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不管哪种看法,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把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读书概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作者虽然并没有在字里行间明确表明自己观点,但他还原了那个时代儿童的生活与读书的真实面貌,这深深打动了我们读者。把自己的观点深深隐藏在字里行间而引起读者的强烈思考的文风,当然是立意很深刻了,也体现了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
《故乡》这篇小说可以医治学生无病呻吟或空洞无物的毛病。它虽然是小说,可它达到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高度统一。许多学生作文为什么内容肤浅?就是缺乏像鲁迅那样敏锐的洞察力,在深刻挖掘主题方面欠佳。看看这篇文章的主题:《故乡》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篇文章内容详实,议论有感而发,是中学生学习的典范。
《社戏》是写农村少年生活的杰出作品。我们很多学生来源于农村,也有写农村生活的,但大多缺少情趣。鲁迅在该文中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写农村题材的大多无味呢?很多是观察不够细腻,感悟不够深入,表达不够到位,自然主题也不够鲜明了。
很多学生写人物,往往是点到为止,不够鲜活,描写不够准确,不够老辣。就可以好好学学《孔乙己》。作者写孔乙己的尴尬地位,与他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从他一出场就映入人们的视野:他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一个人。掏出铜钱时,作者用了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好面子的穷酸模样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了。再加上文章写看客们的几次哄笑的场景,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于是其主题不言而喻了。虽然我们学生或者我们自己难以达到这个高度,但笔法稚嫩的同学多学习学习还是很有启示的。
人物之中,还有写老师的,如《滕野先生》。写老师,很多同学就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了,不夸张的地说很多人写了好多年,甚至高中还在写。但是效果呢?往往是千人一面,我们读着是索然无味。《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写老师对自己的关照,不仅有纠正解剖图的细节,更有对弱国子民尊严的呵护,至今读来令人动容。于是《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的主题呼之欲出了。同样写老师,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老是写不出刻骨铭心的场景呢?作为语文老师,怎么拨动学生的令人颤动的心弦,怎么捕捉生活中让人感动的那一瞬呢?那就多学学《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吧!
《风筝》这篇散文,对于当今的师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这篇文章作者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在写,写出了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写文章往往并没有用心,只是轻描淡写也就完事了。在七年级的课本上的“口语交际.写作”这块不是有“说真话,诉真情”的主题吗?我们这篇文章就是范本。它不仅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都说中国文学缺乏忏悔,我看不尽然,鲁迅的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不说惊天地,说泣鬼神也无不可。正是鲁迅深刻挖掘自己的灵魂丑恶的一面,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显得尤为深刻。
《雪》这篇文章,所赋予的象征和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是很值得学生们学习的。其主题的深刻性也表现在这里。我们许多基础好的学生不就在试着用借物喻人或寓情于景方法来写作吗?何不多读读这样的文章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讽刺艺术及批驳艺术是本文能有鲜明主题的亮点。作者明确地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字之心。
二、情感干瘪的雨露
有一句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句话可以给我们教学时一个思考。只要走进学生的心,开发他们的情感,就一定能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
想想鲁迅的作品,哪一篇不是情感丰富的作品?其情感的丰富性在整个初中语文课本中是璀璨夺目的,很多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感,可以用朴实无华来形容。比如对百草园的喜爱,用儿童的视觉来书写情感: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写美女蛇的故事来表现自己好奇,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雪地捕鸟的娴熟动作似乎又让我们回到了童年。这一切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故乡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