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歧义现象及其消解
2016-05-30张晓红万玲
张晓红 万玲
摘 要: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繁多,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歧义现象常常造成误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消解歧义有多种方法:加注拼音法、补充语境法、调整语序法、更换词语法、添加词语法、增加标点法、改变句式法、明确指代法、适当停顿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歧义现象;歧义消解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095-7394(2016)05-0018-04
歧义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理解。对汉语歧义现象较早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有赵元任、朱德熙等。著名例子“鸡不吃了”和“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是他们分别提出来的。[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歧义的研究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拟从现代汉语常见的歧义现象、现代汉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消解歧义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现代汉语常见的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繁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比如,从语体角度可分为口语的歧义和书面语的歧义,从歧义产生的根源角度可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我们拟从语言单位角度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分为词组的歧义和句子的歧义。
(一)词组的歧义
1.单重词组的歧义
单重词组是指只有一个层次的词组。尽管单重词组结构层次简单,但有些单重词组的结构关系却有多种理解,这就造成了歧义。有时即可以理解为述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如“修改方案”;有时即可以理解为偏正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联合关系,如“奶油面包”;有时即可以理解为述宾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述补关系,如“想起来”,有时即可以理解为偏正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主谓关系,如“生活困难”等。
2.多重词组的歧义
多重词组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词组。有些多重词组可作多种分析,这就造成了歧义。朱德熙先生举的著名例子“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是多重词组歧义的代表,可以分析为“咬死了/猎人的狗”,这是述宾关系;也可以分析为“咬死了猎人的/狗”,这是偏正关系。一个多重词组的歧义,可能出现在第一层次上,也可能出现在第二、第三等较深层次上。如:“赞美保护黑人的律师”,第一层次可以分析为“(赞美)/(保护黑人的律师)”,是述宾关系;第二层次上可以分析为:“(保护)/(黑人的律师)”,是述宾关系;还可以分析为:“(保护黑人的)/(律师)”,是偏正关系。
(二)句子的歧义
1.单句的歧义
有些单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歧义。如:“台上摆着酒席”,它的意思可能是“酒席摆在台上”,也可能是“台上正在摆着酒席”。再如:“这是新学生宿舍”,它的意思可能是“这是新(学生宿舍)”,也可能是“这是(新学生)宿舍”。仅仅从句子本身看,这些不同的理解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无从分辨。
2.复句的歧义
复句有许多类型,有些复句由于缺少关联词语,所以可有多种理解。如:“你不想去,也得去。”可以理解为,“即使你不想去,但是你也得去。”这是让步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虽然你不想去,但是你也得去。”这是转折关系。再如:“他们的被褥是单薄的,他们的书籍是丰厚的。”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转折关系。
二、现代汉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语音方面
1.多音字引起歧义
句子中,若某一个字有几种读法,在口头上说出来并不一定会产生误解,但在书面表达时则可能产生歧义。例如:“这里的人好漂亮”,这里的“好”字读音不同,含义则不同:当读第三声“hǎo”时,表示程度副词“很”,句意为“这里的人很漂亮”;当读第四声“hào”时,表示“爱好,喜欢”,则句意为“这里的人爱漂亮”。
2.同音字引起歧义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这导致一些语句书面上并不会形成歧義,口头表述时却会产生误会。例如:“我们经理姓zhāng”,这里的“zhāng”听话人可以理解为“张”,也可以理解为“章”。再如“所有的产品全bù合格”,听者可以理解为“所有的产品全部合格”,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产品全不合格”。又如“这是zhì癌物质”,这里的“zhì”可理解为“致”,也可理解为“治”,意思恰好相反。这类字读者看了原文就会明白其具体意思,但听话人听起来不易分辨,不能确定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会造成歧义。
3.轻重音不同引起歧义
有些语言单位读音的轻重会影响到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理解。例如:“我说不好”中的“不”,读作轻声“bu”,表示“我不太会说话,说不好话”,或者表示“我认识能力有限,无法明确表态”,而当读作四声“bù”时,则意思为“我认为……不好”;再如:“我想起来了”。此句中“起来”若重读,它是“想”的宾语,句意为“我不想再睡了”;若“起来”轻读,它便表示起始体。又如:“小军一小时就完成了一项工作”。这里“就”字的轻重读也会引起歧义,“就”重读,意思是说“小军完成的工作量少,工作效率低”,可以是“只”的意思;而“就”轻读,则意思为“小军的工作效率高”。两种意思截然不同。
4.语音停顿不同引起歧义
句子意义的理解是在语流中实现的,如果语音停顿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如“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可就惨了”,有两种停顿,一种是“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可就惨了”,这里惨的是女人;另一种是“如果男人没有了女人/可就惨了”,而这里惨的是男人,停顿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词汇方面
1.多义词引起歧义
多义词由于缺少一定的语境限制或限制不够严密,就会产生歧义。
有的是在词性相同的前提下多义。如:“这是个风流人物”,这里的“风流”既可以指有功绩又有文采,又可以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还可以指男女间的放荡行为。再如“她梳着辫子呢”,也可以有“她正在梳着她的辫子”和“她现在头发的状态是梳成的辫子,而不是散着的”两种理解。
有的是在词性不同的前提下多义。如“小张原来住在一号楼”,当“原来”做名词,意为“小张以前曾住在一号楼”;当“原来”做副词,意为“没想到小张就住在一号楼。”
2.指代不明确引起歧义
本文的“指代不明确”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代词所指对象不明确。例如:“妈妈和女儿一起看电视,不一会儿,她睡着了”,这里“她”可以指“妈妈”,也可以指“女儿”。再如:“她的故事讲不完”,“她的故事”可以是“她收集的故事或她编写的故事”,也可以是“有关她的故事”。另一种是缺少必要的代词。一个句子,若前一小句出现有不同的人、事、物,而后一小句缺少必要的指代词语,后一小句的所指对象或内容便不明确。例如:“她刚转到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还不认得。”这里可理解为“她还不认得班里的许多同学”或“班里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她”。
3.词义辖域不同引起歧义
这里讨论的“词义的辖域”主要是连词、介词及数量词组的管辖范围。例如:“车里坐的是爸爸和妈妈的同学”,问题产生了:“车上共有几个人?是谁?”,假如不算司机,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两个人,即“爸爸一人,妈妈的同学一人”;另一种是一个人,即“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同学”,这里连词“和”的管辖范围不确定,因此,产生歧义。再如:“对营业员的意见,公司领导要认真研究”,句中介词“对”的支配对象可以是“营业员”,也可以是“意见”,前者的句意是“对营业员本人的意见,领导要认真研究”,后者是“对营业员提出的意见,领导要认真研究”。介词“对”的管辖范围不明确,因此,产生歧义。又如:“语文老师正在布置家庭作业,一边站着一个同学”,剧中的“一边”既可以指“某一边”,也可指“两边”。两种理解又会对“同学”的数量造成不同的理解。
(三)语法方面
1.结构关系不同引起歧义
从语法角度看,大量的歧义句式是由于内部实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油炸土豆条”,既可以表示“油炸的土豆条”,是偏正关系;又可以表示“用油去炸土豆条”,是动宾关系。再如:“学生家长”,既可将“学生”和“家长”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即“学生的家长”。“进口冰箱”,可理解为动宾关系,进口的对象是冰箱,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冰箱是进口的。
2.施受关系不同引起歧义
赵元任先生所举的著名例句“鸡不吃了”有两层含义,也许是 “人不想吃鸡了”,也许是“鸡不吃食了”,这主要是看句中的“鸡”是施事还是受事。再如:“反对的是他”,一种理解为“某人所反对的人就是他”,这样的话,“他”就是“反对”的受事者;另一种理解为“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他”,按这样理解,“他”就是“反对”的施事者。又如:“他连班主任都不认识”,“班主任”可能是“认识”的施事,也可能是“认识”的受事。
3.语义指向不同引起歧义
语义指向就是句子中某个句法成分跟另外的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例如:“小刚在课桌上写标语”。由于有多个语义指向,该句可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小刚是以课桌为凭借,站在课桌上,在更高的地方写标语”;也可以理解为“小刚随意涂画,直接将标语写在了课桌上”;还可以理解为“小刚先把纸放在课桌上,再在纸上写标语”。
4.内部层次不同引起歧义。
有些语言片段,尽管里面的词语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但由于内部层次不同,含义也就不同。例如:“对敌人的袭击”,可以划分为“对/敌人的袭击”,属于介词词组;也可划分为“对敌人的/袭击”,属于偏正词组。再如:“五个学院的学生”,可划分为“五个/学院的学生”和“五个学院的/学生”,划分层次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
三、消解歧义的方法
歧义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甚至影响正常交流。对于具体的歧义现象,可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方法消解歧义,从而使语言表述更加确切。
(一)加注拼音法
汉语中,有些词语的读音不止一种,意义也就不同。對于多音现象,可以通过加注拼音法来消除歧义。如:“这里的人好漂亮”,只要把“好”字的拼音注明为“hǎo”或“hào”,句意一下就清楚了。
(二)补充语境法
歧义现象通常是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形成的,我们只需把具体语境明确,如对话、上下文、某一特定的时间、背景、对象等等,受到它们的制约,歧义自然就消失了。[2]这种方法可叫“补充语境法”。比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为“人不吃鸡了”。如果是前者,可在原句之前加上“我要吃鱼”之类,如果是后者,可在原句之后加上“把饲料收起来吧”之类,这样就消除了歧义。
(三)调整语序法
由于层次关系不清和对数量词组修饰对象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法来消除歧义。如:“五个学院的学生”,可以调整为“学院的五个学生”,这样“五个”就是明确修饰“学生”,而不修饰“计算机”了。再如:“语文老师正在布置家庭作业,一边站着一个同学”,可将其改为“语文老师正在布置家庭作业,一个同学站在边上”。这样调整,意思就清晰了。
(四)更换词语法
由于代词所指不明确而形成的歧义,可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将代词更换为具体的人称名词。如:“妈妈和女儿一起看电视,不一会儿,她睡着了”,这里可将代词“她”更换成具体的人称代
词——“妈妈”或者“女儿”。
(五)添加词语法
对于结构关系不明的歧义现象,增添词语可以使层次清晰,从而消除歧义。如:“学生家长”,可增添“的”字,便为“学生的家长”;再如“她刚转到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还不认得”。可以在“还”字前加上“她”或者在句末加上“她”,添加后,句意就清楚了。
(六)增加标点法
某些层次结构不清的歧义现象,可以通过添加标点来消除歧义。如:“美国队打败了巴西队赢得了胜利”。这里由于缺少了逗号,结果造成了两种恰好相反的意思,可以在合适的位置添加逗号,即“美国队打败了,巴西队赢得了胜利”,或者“美国队打败了巴西队,赢得了胜利”,加上标点,歧义便得到消解。
(七)改变句式法
汉语中有很多的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大部分会消除歧义,但也有一些句子的表意仍然不能明确,这时就用“改变句式法”来消除歧义。如:“我给他打了一顿”,可以将它改为我们熟悉的句式:“我把他打了一顿”或“我被他打了一顿”,句式一改变,歧义也就得到了消除。
(八)明确指代法
如:“当他把礼物送给小华时,他对他笑了笑”。后一分句中的两个“他”,只要明确一个就好,可以把任意一个“他”改为“小华”。
(九)适当停顿法
读者的适当停顿,也是让听者减少歧义的方法。如“年轻的丈夫死了妻子发誓不再结婚”,或在“死了”后面停顿,或在“妻子”后面停顿,都可以让听者对句子有正确的理解。
了解歧义现象及其成因,掌握消解歧义的方法,可以提高人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0-171
[2] 傅雨贤.现代汉语语法学(增订本)[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20-221.
Abstract: Ambiguity in modern Chinese may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a lot of more unnecessary troubles, the reasons for which can be explained in three aspects: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ccordingly, we provide nine methods to resolve ambiguity problems: marking the words with pinyin , supplementing the context, readjusting the word order, replacing and adding the words, adding punctuations, changing sentence patterns, specifying coreferences and pausing properly.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ambiguity phenomenon; ambiguity resolution
責任编辑 徐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