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学视野下的当代素描创作
2016-05-30赵霄鸿
赵霄鸿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儒家美学思想影响了着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两千多年,儒家美学中“中和”的思想更是决定了我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形成。本文以儒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当代素描艺术发展的现状,挖掘儒家美学思想对当代素描创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美学;素描创作;当代
一、儒家美学思想之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战乱的诸侯割据的时代,《史记》记载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环境下,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为了寻找和谐的秩序与安宁幸福之路。
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就是“仁”,在论语中“仁”一共出现了109次,“仁”这个概念与日常审美,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其美学精神可以影响到审美判断以及人生理想。儒家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结合,也就是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结合,在论语中,“美”大部分意义相当于善,例如“君子成人之美”,此处的美就不是指外在形式的美,“襄王之道思为美”,“尽善尽美”,这里的美都是在强调与“善”的结合,因此在儒家美学中,特别强调美善结合而来的人格之美。因此真正具有儒家美学的精神,生活起来便怡然自乐,整个人生变得超然,很有艺术性。
其次,儒家美学特别注重中和的、中庸的一种尺度,一种标准。不管在情感上还是在艺术的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很强调适中。过犹不及,过分强烈的激情,过分强烈的态度都是儒家美学不欣赏的。儒家美学倡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庸为德也,其至矣乎”。无论是从政治、文化、文学、艺术还是日常生活来说,儒家美学都十分强调“中”的概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艺术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可以起兴,起兴就是感发志意,托物兴辞,先言他物,然后在谈自己的感情,起兴可以使人与外在自然,外在世界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关系。
儒家美学塑造了中国的文化品格,它的审美方式强调君子比德,把人类社会的道德比附在外在的自然对象上,以此来对对象进行审美,将外在事物道德化,这样就使得外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莲花,象征着高洁,梅花象征坚强,因此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说法,这是儒家美学对中国审美文化的重大影响。
二、儒家美学思想之于素描创作的价值
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依据,从生活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表达了敬畏大自然,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理想。中国传统山水画标榜的“写意”,也就是“以象明意”,它不是完全抽象的“意”,而是勾勒出山水的“象”来达到“意”的目的,遵从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不是单纯的再现与模仿,强调师法自然,将主观与客观、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
回顾素描艺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艺术家在创作传统素描时,往往是将其作为小稿或者习作,带有一定的研究目进行的。例如18世纪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将素描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以扎实有序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从学习画线条开始,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规范,强调对古希腊大师素描的临摹练习,从石膏写生逐渐过渡到人体写生,要求学生掌握造型中的解剖学与透视学,意在高度再现对象,其目的是通过大量的素描练习培养学生高度的造型能力,将素描训练视作一种教学手段,那时的古典素描作品只能称之为习作而不是创作。然而,随著当代素描艺术的发展,素描的艺术地位不断提高,素描创作渐渐转化为同国、油、版等类似的独立画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开始钟情于素描的表达方式,《浴缸女子》是安东尼奥·洛佩斯1971年的铅笔素描作品,画面刻画了浸于浴缸中的女性人体,对象处于画面正中间,仅有上半身到膝盖部分,相对重要的面部与左手没有出现在画面中,这都与传统素描的构图、造型标准背道而驰。洛佩斯标榜“自由”与“个性”,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过分执着“象”的刻画,适当取舍,着力表现一种神秘的意境,注入画面复杂的情感,他认为绘画需要自由的想象,但不能脱离“真实”,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神形具备的作品更耐人寻味、回味无穷。洛佩斯的绘画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美学思想中的“中和”颇有相似之处。
因此,“中和”的美学思想对当代素描的发展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以具象素描为例,当代具象素描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处理“象”上有相似之处,在塑造对象时准确的造其形,注重基本的结构、空间、明暗关系,但与传统古典素描的不同之处在于当代素描更注重主客观的结合,也就是更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提倡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打破了材料使用的单一性,赋予作品独特的意境,使其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大卫·霍克尼的素描作品则彻底打破了传统素描的束缚,有单一或复杂的线条,有几何图形或大面积的平涂,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结合,多元化的语言与层次很好的反射出作者内心的激情,画面节奏时而平静时而激烈,使素描也能成为独立、丰富的艺术作品。然而,儒家美学强调的“中和”同时也在提醒艺术家,不能为了表“意”而过分追求完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甚至刻意逃避造型能力的训练,以免创作走入抛弃客观“象”的误区,这样的作品往往过于极端,从而显得空洞、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王晓恒,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第五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