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策展人的工作指导手册
2016-05-30葛瑞娟
葛瑞娟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化记忆物质载体的社会公共机构,同时也是向大众输出科学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其信息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临时展览因其流动性和多样性,能够很好地补充基本陈列的不足;同时,临时展览的频次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文化活跃度的指标。此前虽有关于博物馆临时展览的论著,但尚如月缺之憾。《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一书所做的工作,就是力图在“补足”的道路上走得稍远一些。博物馆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问,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实践工作更不能偏废,否则就只是空中楼阁、沙上宝塔。而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正是本书的初衷所在。
专业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统一,有助于博物馆展陈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本书作者高红清博士具有系统的博物馆学理论背景,同时作为首都博物馆馆员,临时展览是其主要工作,曾参与策划和实施多个影响广泛的临时展览。作者以专业理论为根基,从自身的工作经验出发,就临时展览的发展现状、主题构思、大纲撰写、形式设计等进行讨论,并对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然后,对具体工作中涉及的包装与运输、点交与记录、宣传与推广等逐一分章解读。同时,本书没有止于局部挖掘,而是全面讨论展览工作中涉及的诸多问题,贯穿策展、办展、撤展整个流程。大到服务商的确定、合同条款的制定,小到设备设施报告单的填写等,巨细靡遗皆从实践出发。书中还列举了很多优秀的展览案例,可见这是一本可以放在手边随时翻阅的参考书。
不止于实践,更注重理念,有助于拓展博物馆展陈人员的布展思维。本书并非意在让展陈人员按图索骥,或照猫画虎,而是旨在使展陈人员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下,激发出更多的想法和创意。以展厅设计为例,本书分别从空间分割、材质选择、色彩方案、光的运用、释读系统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作者指出,展厅是物理空间和感觉空间的交叠,观众置身展厅时,随着展览内容的延伸和变化,会随时转换自己的空间知觉,所以展厅空间的物理分割务必要巧妙,并重视过渡空间的设計。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质感,因为这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度和认知方向。例如“朝鲜王朝时代的生活展”大量使用高丽纸作为灯箱饰面。高丽纸质地坚韧,有纵横的方格肌理,“能使人联想到纸窗或灯笼的透光效果”,让整个展厅散发出清雅别致的气息,既契合了该展览的主题,也令观众身心愉悦。另外,作者认为,空间、材质、色彩、光线、声音、画面都与人的五感紧密相连,展厅的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五感,实现观众与展览之间的多重互动。可见,本书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即展厅的布置贵在设计,要以信息接收为目的导向,尽可能唤起观众的各种知觉,使展览信息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虽说术业有专攻,但在信息多样化的今天,如果对面前的东西一无所知,那将是十分可怕的。更何况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人文景观,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当然有责任去了解它以及它所展现的东西,而《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就是一个汲取相关知识的不错选择。读完此书,读者对博物馆展览将有系统清晰的认识,回顾过往的参观经历,在饱览各种展品的同时,相信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书名:《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基础实务》
作者:高红清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2016年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社会公益科普项目发布
自启动2016年度资助社会公益科普项目以来,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收到项目申报材料83份。现经评审小组初评、专家组评审、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定等程序,其中的43个项目列入本轮资助。就今年的申报情况而言,项目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的热情投入,聚焦科普教育活动、科学文化传播、科技成果科普化三大领域,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文化、感受科学魅力,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尽一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