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变化趋势、对策及启示

2016-05-30胡颖李向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日本

胡颖 李向东

摘 要: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雇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正规雇佣的比例开始上升。运用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和厚生劳动省公布的1989年到2015年的数据,对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日本政府近年来的相关对策,探讨如何借鉴日本非正规雇佣的经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这对我国非正规雇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日本;非正规雇佣;劳动立法;补贴政策;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6:DF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6-0048-08

1 文献回顾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陷入泡沫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民众对产品丰富性以及服务便捷性的追求,带来了制造业、服务性行业夜间劳动的常规化,而对“劳动质量”的要求下降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雇佣非正规雇员。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产生的设备过剩、内需减退、日元升值等一系列问题使日本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经济低迷迫使企业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裁员,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雇佣者来代替正规雇佣者以降低成本。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非正规雇佣的比例开始上升。

日本一些学者以非正规雇佣增加为背景进行了政策研究。阿部正浩(2010)对日本非正规雇佣的现状、增加的原因及政策进行了剖析。藤井将王(2010)以日本非正规雇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中心,借鉴欧洲诸国的经验,提出日本应采取的对策。岛田翔平(2015)认为,随着非正规雇佣者的增加,如何解决差距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于研究日本雇佣制度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邢雪艳(2007)分析了终身雇佣制转变的过程及未来趋势。刘绮霞(2007)剖析了日本雇佣制度转变过程中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转轨等多种因素。王思慧(2008)认为,虽然企业通过非正规雇佣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同时,实现雇佣的灵活性,但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李宏舟(2010)认为,雇佣体制转变过程中的改革成本过多的落在了非正式员工身上,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可能对日本的生产力造成负面影响。田野(2011)从劳动法的角度对日本雇佣制度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非典型雇佣的发展,一方面,使雇佣灵活性增强;但另一方面,也威胁到了就业安全。田思路,贾秀芬(2012)认为,通过法律保障非正式员工的权益,是实现“社会包容”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非正规雇佣的研究是日本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学者利用长期数据对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对策研究更少。近年来,我国的非正规雇佣发展非常迅速,但带来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定。因此,探究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变化趋势以及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变化趋势

随着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大量增加,出现了雇佣不稳定、贫困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动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逐渐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2.1 非正规雇佣占劳动力人口比例的推移

非正规雇佣人数是通过劳动力供给实现的。近年来,日本女性劳动力增加以及老龄化是日本劳动力供给发展的重要特点。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统计资料显示,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超过了7%,这标志着日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人口老龄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989-2015年间,日本劳动力人口在1998年达到顶峰,此后呈波动下降态势。男性劳动力人口从1989年的3 737万人,上升到1997年的4 027万人,之后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3 901万人,2006年至今,基本保持平稳。女性劳动力人口呈缓慢增长态势,从1989年的2 533万增加到2015年的2 84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4万人。6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由1989年的339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44万人,27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开始,6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增长幅度变大,这是因为二战后的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这一代人正在步入65岁。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非正规雇佣占劳动力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虽然日本劳动力人口1998年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图2可以看出,非正规雇佣者在总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却在不断扩大,从1989年的13.03%增加到2015的30.01%。值得注意的是,非正规雇佣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8年之间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这一时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扩张海外生产,造成了国内产业的空洞化;另一方面,與政策的推动有关。这两方面都促使日本企业更多的采用非正规雇佣形式,这一时期日本劳动市场表现为非正规雇佣的显著增加。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正规雇佣比例在经历了连续15年的增长后,出现了短暂下降,从2008年11月起,日本的就业开始受到影响,到2009年失业率达到5.1%。1其中非正规雇佣者就业形势恶化最为严重,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3 536家企业中止了非正规雇佣,216 408人失业,但是2010年,非正规雇佣又恢复了增长。这是因为虽然危机时非正规雇佣者会首当其冲被裁员,但这只是企业暂时的行为。经济危机后的恢复期,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很不确定,雇主们更不可能花昂贵的成本雇佣正规员工,增加非正规雇佣成为首选,而这对雇佣结构调整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2.2 不同性别非正规雇佣人数的推移

如图3所示,从人数上来看,1989年日本男性非正规雇佣人数为229万,女性为588万人,占总人数的72%。从1989-2015年27年间,男性非正规雇佣人数增加了76.9%,而女性增加了128.7%,但女性所占比例下降到68%。从变化趋势看来,虽然日本男性劳动力人口从1997年之后开始走下坡,但是1989-2015年间,男性非正规雇佣人数却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说明男性非正规雇佣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而女性非正规雇佣人数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一直保持增长。

2.3 各年龄段非正规雇佣人数和比例的推移

为了增强图形的可读性,我们选择1989-2015年间6个年份的数据进行展示,1990-2015年,各年龄段非正规雇佣人数和比例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1990-2000年,非正规雇佣人数主要集中在35~54岁,其中35~44岁非正规雇佣人数1990年为246万,占当年非正规雇佣总人数的27.9%,是人数最多、比例最大的年龄段,但在1995-2005年间被45~54岁超过,2005年后又反超。从其他年龄段人数的发展趋势来看,受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就业冰河期影响,年轻人就业困难,造成15~34岁非正规雇佣比例和人数开始上升,为了解决年轻就业问题,日本政府2003年制定了“年轻人自立·挑战计划”,包含年轻人从教育阶段到工作落实期间的能力提升、就职的支援等方面的具体政策。2005年后,15~34岁非正规雇佣人数才开始下降。55~64岁的非正规雇佣人数1990年为139万,2015年,人数上升到412万人,增幅达273万,是所有年龄段增幅最大的。65岁以上非正规雇佣人数虽然基数小,但增长非常迅速,从1990年的41万到2015年的267万,增长了84.6%,是所有年龄段增长最快的。

2.4 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非正规雇佣人数的推移

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非正规雇佣人数有很大的差别,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非正规雇佣男性当中,1990年,人数前两位的年龄段是55~64岁(73万人)及15~24岁(66万人),2015年,前两位变成了55~64岁(152万人)及65岁以上(148万人),65岁以上也是男性所有年龄段中人数唯一能够超越女性的。女性前两位的年龄段始终都是35~44岁及45~54岁,且人数逐渐增加。相反,这两个年龄段的男性非正规雇佣人数却是最少的。从图4的分析我们得出,非正规雇佣主要集中在35~54岁,由此可知35~54岁的女性对非正规雇佣的发展贡献是很大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正好处在结婚生子以及孩子长大后的阶段,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重新就业,但还要兼顾家庭,所以通常会从事时间灵活的兼职或临时工等非正规雇佣形式的工作。从其他年龄段看,25~54岁的非正规雇佣男性人数呈逐渐增加态势。15~34岁的女性在2005年之前呈增加态势,2005年后逐渐减少。而女性55~64岁及6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人数增加非常迅速,1990-2015年,分别增加了288%和750%。

2.5 正規、非正规雇佣者工资水平的推移

首先,正规、非正规雇佣工资情况如何?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报酬是评价人力资本价格最具说服力的指标,我们以2015年为例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其次,非正规雇佣者的工资水平变化趋势如何?由于长期数据无法准确获得,因此,选用了现有的2005年和2014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7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从变化趋势看,四种形式的雇佣者最初的工资水平差别非常小,但全日制正规雇佣者的工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了大幅的提高,但54岁以后下降的幅度也很大。非全日制正规雇佣者工资水平在35~39岁之间达到顶峰,此后呈下降趋势,54岁以后又有所回升。相比较正规雇佣,全日制和短时间非正规雇佣者的工资水平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前者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后者29岁以后就基本保持不变。从平均工资水平数额看,全日制和短时间非正规雇佣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分别只占全日制正规雇佣者的64%和53%,也比短时间正规雇佣者低。

从图7可以看出,相比于2005年,2014年,300~850日元工资水平段非正规雇佣者比例是明显下降的,而850~1550日元工资水平段比例是明显上升的。说明2005-2014年中等以下工资水平段呈现出向高额移动的趋势,而极低和中等以上工资水平段基本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80年代末以来,随着日本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非正规雇佣所占比例却在增加,2015年,超过了30%。其中,女性非正规雇佣占全体非正规雇佣的70%左右。从各个年龄段看,目前男性集中在55岁以上,而女性集中在35~54岁。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非正规雇佣人数增加非常迅速,特别是女性。工资水平方面,2005年以后,虽然中等以下工资水平段呈现出向高额移动的趋势,但与正规雇佣者的工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3 日本政府关于非正规雇佣问题的对策

3.1 通过全面细化的立法对非正规雇佣劳动关系进行规范

日本对非正规雇佣立法的基本精神是破除旧制限制、放松管制强度、加强就业安全保护。为企业进行非正规雇佣消除障碍,保障非正规雇佣者的就业安全。1966年,日本制定了《雇佣对策法》,将非正规雇佣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通过立法予以确定。此后,日本又通过一系列的全面细化的法律制定与修正,对非正规雇佣劳动关系进行规范。

第一,对劳动基本法的修正。1987年修正的《劳动基准法》(日本劳动三法之一)中规定,对短时间劳动者实行特殊的休假制度。2003年6月,日本再次对《劳动基准法》作出修正,延长了短期合同工和劳务派遣的最长合同期限,并将可使用派遣工人的行业范围扩大到制造业。为非正规雇佣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工作稳定。

第二,对劳动基本法从属法律的修正。1989年,对《雇佣保险法》进行了修正,将周劳动时间达到20~30小时、连续雇用一年以上且年收入高于90万日元的短时间劳动者纳入到了雇佣保险的范围。2009年,又将雇佣期限缩短到6个月以上。为了让更多短时间劳动者参保,2010年,又将雇佣期限缩短到31日以上。1950年,日本颁布了《生活保护法》,但申请对象的范围较窄。随着年轻人贫困的增加,工作不稳定且收入少的非正规雇佣者的增加,2013年,又颁布了《生活穷困者自立支援法》,把目前达不到申请生活保护条件但将来有可能达到的人都包括在内。随着65岁以上非正规雇佣人数的增加,为了保障老年人雇佣的稳定性,1971年,颁布了《高龄者雇佣稳定法》。为了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1985年颁布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对女性参与就业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对非正规雇佣形态的单独立法和修正。③1985年,制定了《劳动派遣法》,2012年的修正案明确提出要加强派遣劳动者的保护,促进雇佣安定。内容包括禁止日雇、促进无期雇佣化和待遇的改善等。1993年,制定了《部分工时劳动法》,2007年的修正案关键在于导入了有限度的均等待遇原则,雇主不得对符合条件的短时间劳动者,在工资水平待遇、教育培训等方面实施歧视”。2014年,又将符合条件放宽,将均等待遇原则扩大到签无期劳动合同之外的短时间劳动者。2012年为了加强雇佣的稳定性,对2007年制定的《劳动契约法》进行了修正,规定有期劳动超过5年,续签劳动契约时,劳动者有权提出申请,将有期劳动契约改成无期劳动契约,但遵循原先有期劳动契约的劳动条件。此外,日本在立法时会设定限制雇主权利的条款,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保障非正规雇佣者权益。以2015年的《劳动派遣法》修正案为例,其中明确规定:对派遣劳动者制定教育训练计划和对希望者的指导等是派遣公司的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将受到包含吊销许可在内的严厉处罚。另外增加了研讨规定:政策实施三年后为了确保劳动派遣者均等待遇的落实,将采取调查研究等必要的措施。

第四,今年3月,对年金制度进行了修正。根据目前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周工作时间超过30小时的短时间劳动者才能加入厚生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统称社会保险),而相当一部分短时间劳动者是达不到的,而从今年10月开始,只要满足在501人以上的企业工作且周工作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就可以加入。相当于通过扩大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把更多的短时间劳动者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3.2 制定各项补贴政策,使非正规雇佣者受益

日本政府制定了多样化的补贴政策,比如求职者补贴以及促进就业补贴等。求职者补贴的对象包括四类人,其中短时间雇用特例被保险者以及日雇补贴被保险者都是专门针对非正规雇佣者设立的。促进就业补贴包括再就业补贴、常用就业准备金、搬迁费和远距离求职活动费等,为工作缺乏稳定性、容易失业的非正规雇佣者的再就业提供了保障。

3.3 为非正规雇佣者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

企业进行非正规雇佣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人事成本,所以非正规雇佣者想通过在职培训提升技能很困难,日本政府不仅免费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并且还给予“培训、生活补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非常重视老年人的职业能力培训,通过公共职业安定所、银发人才中心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職业培训机会和就业机会。

4 对我国解决非正规雇佣问题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为了解决下岗工人、农民工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积极推动灵活就业,非正规雇佣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雇佣不稳定、待遇不公平、劳动条件差以及社会保障缺乏等问题。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还相对落后,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坚持劳资双方平衡的立法原则。我国在鼓励灵活就业的同时,要加强对雇佣者权益的保护,但同时也要兼顾到企业的利益。关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否过度偏袒劳动者一直存在争议,修法的呼声日渐高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认为对于企业和雇员,《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本意是保护劳动者,但可能最终损害了一些劳动者的利益。④因此,如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不损害企业利益之间寻找平衡是我国针对非正规雇佣立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二,重视对非正规雇佣形态的单独立法。我国《劳动合同法》特别规定中分别对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些条款存在不完善及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劳务派遣第六十二条,规定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但没有对不履行义务所受处罚作出规定,使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没有对“三性”作出具体说明。此外,楼继伟认为,此版《劳动合同法》所构建的用工的基本模式,是那些标准工时的模式,不太适合于灵活用工的模式。⑤此外,劳动派遣法、部分工时劳动法等还没有正式出台,应尽快对非正规雇佣形态进行单独立法。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非正规雇佣者参加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不断出台,但多是以部门规章形式、以地区为统筹层次出台的有关实施细则,地区差异化、立法层次低给非正规雇佣者参保增加了难度,而高层次的立法建设还相对滞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非正规雇佣的统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调查数据,相关部门和部分学者对非正规雇佣人口的规模估算结果差别较大,这给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带来了不便。因此,将非正规雇佣纳入到统计体系是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的首要前提。

第四,积极落实补贴政策。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的补贴办法。但该项政策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缺口问题突出,地方补贴无法到位。因此,国家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中央财政的专项基金支持以及积极落实地方财政补贴政策。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非正规雇佣人数的不断增加,问题也不断涌现,应该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日本以及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通过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与修正,使非正规雇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注释:

①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

②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16)就业状态类别15岁以上人口-全国[劳动力调查 长期系列表2]。

③日本非正规雇佣形态主要包括短时间劳动者、业余打工者、契约社员和派遣社员等。

④⑤引自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答记者问讲话。

参考文献:

[1]阿部正浩.非正規雇用増加の背景とその政策対応[M].樋口美雄(编著)·内閣府经济社会総合研究所(企画·監修).出版地不详: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0.

[2] 藤井将王.非正規労働者の增加に伴う课题と政策[J]. 香川大学经济政策研究,2010(3): 47-69.

[3]島田翔平.格差を生きる「非正規労働者」の未来[J].香川大学经济政策研究,2015(3):95-114.

[4]邢雪艳.变化中的日本雇佣体系[J].日本学刊,2007(2):109-122.

[5]刘绮霞.现代日本雇佣形态的转型及其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07(5):57-61.

[6]王思慧.日本劳动市场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及其存在的问题[J].现代日本经济,2008(1):60-64.

[7]李宏舟.日本企业的非正式员工:现状、原因及其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2010(5):47-54.

[8]田野.日本非典型雇佣的发展及其启示[J].东疆学刊,2011(2):105-110.

[9]田思路,贾秀芬.日本非正式员工的“社会排斥”与权利回归[J].日本学刊,2012(6):123-135.

Trends of Japanese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nd Inspiration

HU Ying, LI Xiang-dong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bubble economy,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Japan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proportion of atypical employment began to rise.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typical employment in Japan was analyzed with the data from 1989 to 2015 released by Statistics Bureau an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Combine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Japanes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atypical employment in Japan,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policies of our country, which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typical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Japan; informal employment; labor legislation;subsidy policy;vocational training

责任编辑 祁秀春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探寻日本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天津醫科大學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黄金时代》日本版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