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路径

2016-05-30王军妮翟海刚罗维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特殊群体培养路径心理健康

王军妮 翟海刚 罗维

摘 要:研究特殊群体积极人格培养的有效路径。使用自编《特殊群体筛查问卷》从大学生中筛选出特殊群体,运用针对不同特殊群体的不同辅导方案,培养他们较为缺乏的人格品质。SCL-90前后测T检验发现,学习问题群体除了冲动因子其它因子分均比原来显著下降;经济困难群体原得分较高的社交退缩和依赖因子显著下降。网络成瘾、恋爱受挫和心理问题群体的全部因子都有显著下降。通过培养特殊群体积极人格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从对待特殊群体的态度、搭建平台及创设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3个方面着手,培养特殊群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使他们达到有效应对自身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特殊群体;积极人格;心理健康;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B 84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6-0698-04

0 引 言

积极人格是人的优秀品质和品德,是个体潜在的、正性的和具有建设性的正能量,如希望、幸福、爱、乐观、宽容、创造力等。有研究指出,如果个体人格品质中的积极成分能够得到培养,人性的消极方面便会得到消除[1]。按照这一说法,可以通过培养个体身上的积极人格来消除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大学生特殊群体无论是经济贫困型、学业困难型、家庭问题型、网络成瘾型等,都普遍具有这样的共性特点——人格的积极面较为缺乏。有研究还将个体的资源分为积极和消极2类,并认为个体表现积极或消极取决于个体给那股力量注入更多的资源[2]。可能特殊群体习惯于给自己输入消极资源,所以他们的问题较普通学生严重。也有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3]。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定的干预策略培养不同的特殊群体较为薄弱的人格特质进而达到消除他们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针对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深入探讨。陈磊等的研究表明,在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等5项品质上,贫困生优于普通群体,但他们在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和自制力等方面则较差[4]。张高产认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方式是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5]。有研究者指出,大一应注重其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的引导,培养的重点是希望信念。另外,对于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培养的重点分别为自制力、正确面对情感问题、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乐观精神[6]。刘在花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关于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7]。李自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较为缺乏的品质是自我管理与谦逊、知识与智慧[8]。

由上可知,针对不同的特殊群体也可以从他们较为缺乏的人格特质入手进行培养。针对经济困难群体,应注意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积极品质的培养。而对于学业困难的群体应注重自制力的培养。对于网络成瘾群体应注重其远离网络的自制力的培养及对网络的正确认识的引导。对于恋爱受挫群体应注重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及对感情的正确认知的培养。家庭问题和心理问题群体应考虑勇敢坚持和希望信念的培养。

1 方法

1.1 对象

采用自编的《特殊群体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人群进行筛选。随机抽取西安某高校4个年级共1 000人,回收有效问卷837份,回收率为83.7%.筛查出特殊群体共计259人,特殊群体筛出率30.9%.特殊群体调查问卷共包含28道题目,分别测试是否存在学习问题、经济困难、网络成瘾、恋爱问题、家庭问题及心理问题等。每类共3道题,有1题属于测谎题。为了避免特殊群体类别间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仅对特殊群体中的单纯型进行分析和干预。筛查出的详细情况见表1.

1.2 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包括90个项目,常用的分析统计指标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1.3 研究过程

1.3.1 研究思路

实验采用SCL-90的前测和后测进行前后对比研究的方法。在进行团体干预前,对所有被试一一进行积极心理谈话。运用尊重、理解、信任等谈话技术,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性格。然后让各类型特殊群体进行每周一次,共8周的团体辅导。对于心理问题群体,则经过4~6次的积极心理咨询,接着配合4~6次的团体辅导。在干预结束后2周,使用SCL-90对所有的特殊群体进行重新评估。

1.3.2 特殊群体积极人格团体辅导干预方案

将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分组分别进行训练,因为他们缺乏的人格特质不同,所以训练的方案也不同(见表2)。

1)在进行团体辅导前,对每一个个体都要进行积极心理的约谈,谈话旨在帮助成员发现优势、了解自身优势并运用优势;

2)主要运用团体活动、讲故事、专题讨论、发表演说、质疑提问、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小型讲座、观看视频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干预。

3)在每个群体训练的初始阶段均采用“大风吹”活跃团体气氛,运用“连环自我介绍”、“花样握手”等活动,促使成员们相互认识,建立团队凝聚力。

2 结 果

在进行干预前,对各类型特殊群体学生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发现,对于存在学习问题的特殊群体而言,他们在强迫因子上得分最高,为53分,其次是焦虑因子,为50分。表明存在学习问题的特殊群体学生有时过于注意和追求细节,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同时,他们也有焦虑的表现。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在社交退缩和依赖感上表现明显,分别为54分和50分。对于网络成瘾个体而言,依赖、冲动、焦虑和社交退缩现象明显,均为54分。恋爱受挫群体的焦虑和依赖表现比较突出,分别为56分,可能失恋后还无法单独一个人生活,担忧感和依赖感并存。问题家庭群体的强迫症状表现突出,为53分。心理问题群体的焦虑和躯体化症状明显,分别为64分和62分,说明他们的焦虑和烦躁不安的表现非常明显,也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见表3)。

每种类型的特殊群体人群进行分门别类的团体训练和干预后,对他们再次进行SCL-90的测试,对每类特殊群体的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学习问题特殊群体而言,除了冲动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外,其它的因子分都比原来有了明显的下降,降到了47分以下。可见,随着学习问题特殊群体的积极人格的不断完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改善。对于经济困难群体而言,原来得分较高的社交退缩和依赖因子都有了显著的下降。对于网络成瘾群体、恋爱受挫群体和问题家庭群体而言,全部因子都较原来的有了显著的降低。可见,随着特殊群体积极人格的完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 讨 论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旨在完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团体干预策略对于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为有效。因为在SCL-90的各因子上,大部分特殊群体后测验分数都明显降低,表明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经过团体训练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学会了积极应对自身问题,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和张维贵(2012)关于普通大学生通过团体辅导干预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的结果相同。这可能是因为积极团体辅导没有给他们贴上“有问题”的标签,转而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力量,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充分唤醒和利用了他们潜在的力量和优势,建构了他们的潜力和优势,并发展了这些优势,最终获得了健康发展,心理问题也迎刃而解。这一研究提示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首先,作为教育管理者、辅导员、教师和家长等应以一视同仁的态度正确看待普通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生。要意识到他们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并不是一无是处,要以敏锐的眼光随时随地挖掘他们身上潜藏的细小的优秀品质,及时加以鼓励、赞扬或奖励。这种“平等”的态度会让他们觉得他们并非异类,减轻了长期存在于他们心中的来自别人“异样目光”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感。于是,他们会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自觉地探寻前进的方向,找寻前行的动力。这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态度会使特殊群体学生自觉自愿地激发出内在的潜能,向良性方向发展。这是无休止的惩罚和训斥达不到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积极的态度”是特殊群体发生改变的基础。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班会和班级活动中,要为他们的积极品质的完善搭建必要的平台。以往对于特殊群体的干预,更多地是针对他们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对待和处理。例如,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直接给予经济补偿,学习问题学生也是直接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因网络成瘾而导致的学习挂科,直接给予学籍警示或留级处理。这些简单直接的做法,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也并不考虑这些做法所产生的附带不良效应。因而,导致的结果是问题层出不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终特殊群体的问题成为管理者的老大难问题。我们的研究提示,作为辅导员,应搭建特殊群体展示自我和发展积极人格的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积极人格,进而强大他们的内心,增强他们克服自己问题的力量感,这时他们会利用自身拥有的强大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因而,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意识到,特殊群体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他们的积极人格力量还比较弱小,因而无法面对和克服自身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惩罚和训斥他们,那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弱小更无力。所以,应在协助他们处理现实问题的同时,将关注点投放到为他们搭建积极人格成长的平台上,助其形成强大自我。

最后,营造积极正向健康阳光的心理氛围,为特殊群体的积极人格成长提供环境支持。特殊群体的成长绝不是辅导员一个人的事,包括行政管理者、教师、家长甚至周围的同学都应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特殊群体学生。研究指出,积极心理教育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涵盖了对周围的教师和家长的教育[9]。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迅速灌输和渗透到每一类群体当中。例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正面引导,多举正面事例。学校在告新生家长书或每个学期寄送学生成绩单的同时,也寄送学生的心情情况书,同时附上家长应如何教育和引导该类学生的说明书。经常策划和开展教育广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全方位营造特殊群体成长的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充满正能量的心理氛围中产生真实的积极体验与乐观精神,从而自然生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4 结 论

研究发现,通过培养不同特殊群体较为缺乏的人格品质,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校对于特殊群体的培养,应从对待特殊群体的态度、搭建平台及创设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3个方面着手,逐步培养特殊群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强大的自我,以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春丽.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2):67-69.

[2] 栾海清.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1):62-65.

[3] 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及干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56-160.

[4] 陈 磊,何云凤,夏星星.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86-91.

[5] 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6] 王新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5(11):40-45.

[7] 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5-39.

[8] 李自维.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猜你喜欢

特殊群体培养路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普通高中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