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龙荔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2016-05-30潘丽梅秦献泉朱建华徐宁彭宏祥黄凤珠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布种质资源广西

潘丽梅 秦献泉 朱建华 徐宁 彭宏祥 黄凤珠

摘要:【目的】调查广西龙荔种质资源状况,为龙荔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龙荔在广西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其集中分布区域生存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广西龙荔资源分布广,北至桂林的灵川、荔浦县,南至防城港和宁明县那堪乡中越边境等均有分布,既有野生资源,也有人工栽培种植,且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龙荔为高大乔木,圆锥花序顶生,主要有雌花和雄花两种,花瓣退化或无;不同地理区域龙荔植株的叶片大小及叶背表皮毛形状、数量等有明显差异;单果重5.4~12.3 g,可食率50.0%~64.6%,焦核果实可食率72.3%~8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15.6%;果肉蜡白色,肉质爽脆细嫩,清甜有蜜味。【建议】龙荔易受猴群、鸟兽和昆虫等为害,生存环境较恶劣,种群衰退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龙荔野生种质资源及人工种植的优良株系,以保证龙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龙荔;种质资源;分布;植物学性状;广西

中图分类号: S66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7-1083-05

0 引言

【研究意义】龙荔[Dimocarpus confinis (How et Ho) H. S. Lo]又名肖韶子、山龙眼、山荔枝、盲眼果,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Dimocarpus)植物,分布于广西各地、云南南部、貴州南部、广东西部、湖南西南部和越南北部(梁逸飞,1978;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5;吴仁山,1986),其中广西是我国龙荔主要分布区,以野生分布居多(潘丽梅等,2008)。龙荔是一种古老果树,因其果实具独特风味而受到人们喜爱,目前在广西有少量人工栽植(刘业强,1998;潘丽梅等,2009)。果树栽培种是从野生果树经人工选择和驯化而来,因而野生果树资源是研究果树栽培起源的重要材料。龙荔作为一种野生果树,而且是与龙眼、荔枝近缘的物种,其保护利用对于研究龙眼属、荔枝属果树的遗传进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开展对广西乃至我国龙荔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建立原位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圃,不仅对保护和开发利用龙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探索龙眼、荔枝等无患子科果树的栽培起源打下基础。【前人研究进展】由于龙荔的植株和果实形态介于荔枝和龙眼之间, 因此在荔枝、龙眼的遗传关系研究上经常被提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龙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荔亲缘关系分析及与荔枝、龙眼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苏伟强等(1993)对龙荔、龙眼和荔枝的植物形态学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时发现,龙荔不具有龙眼和荔枝的特征谱带,酶谱介于龙眼与荔枝之间,慢区深带较接近于龙眼的特征谱带,因此认为龙荔是龙眼与荔枝的自然杂交种,母本为龙眼,父本为荔枝;陈秀萍等(2006)进行龙荔砧木嫁接龙眼试验,结果表明,以龙荔为砧木对立冬本龙眼有显著的矮化效果;刘冰浩等(2006)应用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对广西39个龙眼品种和龙荔进行耐寒性鉴定,结果表明,龙荔耐寒性最强,可用于与龙眼进行远缘杂交培育耐寒品种;潘丽梅等(2011a)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龙荔种群进行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龙荔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种群的存活率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其下降或增加的幅度为前期大于后期;潘丽梅等(2011b)选用12条ISSR引物组合分析了广西67个龙荔单株和10个龙眼品种(单株)、12个荔枝品种及10个野生荔枝单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龙荔与荔枝的遗传差异较明显,龙荔在遗传物质上更接近龙眼;徐宁等(2011)以四季蜜龙眼为接穗,31个龙眼品种(单株)为中间砧进行高接试验,结果显示,龙荔与四季蜜嫁接不亲和,表明龙荔与不同龙眼品种的嫁接亲和性有较大差异;黄凤珠等(2012)从单穗、多穗调查分析了龙荔的雌雄花開花特性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张永福等(2014)对荔枝、龙眼和龙荔3 类植物茎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总体上荔枝比龙眼原始,而龙荔居荔枝和龙眼之间。【本研究切入点】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野生水果,龙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长期缺乏研究和保护,龙荔资源被滥砍滥伐,原有分布区在逐渐减少,不少性状优良的资源已经丢失,因此,加强对龙荔资源的调查及基础研究,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但目前针对广西区内龙荔种质资源调查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广西古老果树资源龙荔进行资源分布、植物学特性及其集中分布区域生存状况调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龙荔果实生长发育、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以广西宁明、隆安、灵山、防城港、灵川、荔浦、邕宁及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等地的龙荔果树资源为调查对象。

1. 2 试验方法

1. 2. 1 资源调查方法 从2007年5月至今,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广西龙荔原有分布地点,然后实地考察龙荔原有分布地(玉林、北流等地)果树资源;同时调查新的分布地点(野生群落)即宁明、隆安、灵山、防城港、灵川、荔浦和邕宁等地,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分布点(宁明和隆安)开展龙荔植物学特性调查,共调查龙荔单株67份。

1. 2. 2 调查项目及方法 龙荔单株调查包括:树龄、生长势、树形、冠幅、树高、干周(距地面1 m处);叶(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粗,叶缘、叶基形状,叶背表皮毛数量及形态);花(花径、花色、花瓣类型、蕊数、雄蕊数、花柱长度、雄蕊长度、柱头形状);果实(果实大小、果重、果肉厚、果皮厚、核大小、核重、果皮色泽、核颜色、果实风味、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使用的测定工具包括:卷尺、直尺、测竿、照相机、手持糖度计和天平等。对叶背表皮毛的描述方法:取树冠外围有代表性成熟小叶3张,分别在叶片基部、中部、顶部靠近叶脉处取边长为0.25 cm的正方形,在光学显微镜下(10×10)观察叶背表皮毛的形态,并用手持计数器记录数量,根据3个划定面积内的表皮毛总数进行划分。划分标准:表皮毛总数在2000根以上记为多,1500~2000根记为较多,1000~2000根记为中等,500~1000根记为少,500根以下为较少;同时对表皮毛形态的描述记为细长、较细长、细短、粗长和较粗长。

1. 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和DPS 11.5进行数据相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广西龙荔资源分布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龙荔资源分布范围较广,北至桂林的灵川、荔浦县,南至防城港和宁明县那堪乡中越边境等均有分布,但发现原有文献记载的玉林和北流等地龙荔资源已被砍伐而丢失,导致龙荔资源数量和分布地点减少。通过资源调查发现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的隆安龙虎山和宁明那堪两个龙荔野生居群,以及灵山、邕宁和防城港大菉等新的龙荔分布地点,其中龙虎山居群分布范围最广、资源蕴藏量最多(表1)。

2. 2 龙荔植物学性状描述

龙荔为高大乔木,成年树高5.0~13.0 m,树冠多为圆头形;新梢黄绿色,5槽,近无毛;羽状复叶长10.1~20.3 cm,小叶4~6对,叶缘微波浪少数平展,表面革质,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小叶长10.0~23.8 cm,宽4.0~7.5 cm,先端短渐尖少数钝尖,稍重叠,基部楔形,叶背沿叶脉密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9.1~35.5 cm,宽11.0~22.0 cm;花黄白色,饱满花蕾嫩绿色,花萼4~5深裂,花瓣退化或无,花器密被柔毛;分雌、雄花两种,雄花具雄蕊7~8枚,雌花柱头呈“γ”形开裂。开花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果实球形或歪心形,成熟期7月上旬左右;单果重 5.4~12.3 g,果实直径1.8~2.6 cm,纵径 2.0~2.7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8%~15.6%,可食率50.0%~64.6%,焦核果实可食率达72.3%~80.7%,果皮黄褐色,有钝圆锥状小疣体,龟裂片小排列不整齐,龟裂纹不明显;果肉蜡白色,肉质爽脆细嫩,清甜有蜜味,浓香,无涩味;种子球形,棕黑色。

2. 3 广西龙荔资源树龄状况

在所调查的龙荔资源中有不同树龄的植株,既有幼苗也有10多米高的老树。其中龙虎山居群内的龙虎山-3高约13.0 m,树龄超过百年,是目前广西境内发现树龄最大的龙荔植株,且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根据对群众的走访调查,在所调查的龙荔资源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3株,50~100年的有9株,20~50年的有10多株。在所调查的67份龙荔资源中,树高在10.0 m以上的6株,占9.0%;树高7.0~9.0 m的11株,占16.4%;树高4.0~6.0 m的20株,占29.9%;树高1.0~3.0 m的15株,占22.4%;小苗占22.4%。树高在6.0 m以下的壮年树、幼树和小苗占资源总量的74.7%。

2. 4 龙荔叶片性状

不同地理区域龙荔植株的叶片大小及叶背表皮毛形状、数量等有明显差异。调查中发现,宁明和隆安龙虎山一带的龙荔叶片最大,平均分别为25.8 cm×8.3 cm和22.6 cm×6.5 cm,而桂林一带的龙荔叶片最小,平均为13.6 cm×4.7 cm。龙荔叶片较大的类群均处于野生状态,如宁明和龙虎山类群,桂北一带人工种植的龙荔其叶片属于较小类型,可能是受长期人工栽培的影响,也可能是桂北比桂南气候偏冷影响所致。隆安龙虎山一带的野生龙荔叶背表皮毛较多,且较粗长,属浓密粗长型;宁明野生龙荔其叶背表皮毛表现为数量中等细长或稀疏细短;其他地区人工种植的龙荔叶背表皮毛则多表现为中等偏细类型或稀疏细短型,且幼树或幼苗的叶背表皮毛很少,可能与其发育阶段有关。

2. 5 龙荔雌花、雄花性状

龙荔与龙眼、荔枝一样,其花型主要有雌花和雄花两种。根据调查结果,不同采集地的龙荔雌、雄花在花朵大小上有一定差异(表2),但其他性状差别不明显,其共同特点为无花瓣、柱头形状为“γ”形。

2. 6 龙荔果实性状

调查发现,龙荔果实有焦核类型,不同单株间果实大小和可食率差异较大,焦核类型果实较小,而正常發育成熟的果实其单果重均在8.0 g以上(表3)。对龙荔果实风味、肉质、汁液、香气及果肉情况等的鉴定结果表明,龙荔果实有特殊香味,其肉质爽脆、清甜,汁液量中等,无流汁。

3 讨论

龙荔与龙眼、荔枝同属无患子科植物,由于其植株和果实形态介于荔枝和龙眼之间, 因此在荔枝、龙眼的各项研究中经常被提到,如亲缘关系、砧木利用、抗寒性等(张永福等,2015)。广西龙荔资源分布广,既有野生资源,也有人工种植,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但仅限于庭院种植,尚未有规模人工种植,且单株数量日益减少,龙荔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研究有待加强。在龙荔资源调查中发现,由于龙荔长期实生繁殖,产生了丰富的性状变异类型,其中有大果型和焦核类型单株,但由于长期缺乏研究和保护,龙荔资源被滥砍滥伐,不少性状优良的资源已经丢失,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将对龙荔资源造成极大威胁。

本研究通过龙荔资源调查发现了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的隆安龙虎山和宁明县那堪乡两个龙荔野生居群,证明龙荔为野生果树,其野生资源分布在桂南南亚热带地区的深山密林之中;同时从桂林、防城港、灵山、邕宁等地民居房前屋后种植龙荔的情况推断,人们早己将野生龙荔进行人工引种种植,但只作为一种庭院果树,未见有规模经济栽培。从现存人工种植超过百年树龄的龙荔植株判断,人工种植龙荔已有较长历史。从人工种植龙荔的分布地点看,龙荔作为鲜食水果在广西广泛种植(梁逸飞,1978),其分布跨度比同属一科的龙眼、荔枝广,如分布至冬季较为寒冷的桂西北地区,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但由于人们对龙荔资源认识不足,缺乏资源保护意识,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导致龙荔资源大量丢失,树高7.0 m以上的植株占比例较少,一些原有的分布点因人为砍伐而消失。因此,需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对龙荔资源的保存保护。同时,應加强对龙荔营养价值和栽培技术研究,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龙荔在广西的分布很广,应用前景广阔,而资源调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本研究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调查的范围和资源数量有限,有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同时,龙荔作为一种野生果树,其生存环境较恶劣,受鸟、兽、虫为害严重,难以采集到成熟的果实;人工种植的龙荔由于管理不善,加上果实未成熟即香甜,易为蝙蝠及其他虫、鸟所害(梁逸飞,1978),也很难得到成熟的果实。本研究所调查的龙荔植株多数未能采集到成熟果实,使得对龙荔果实性状的观察描述缺乏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对龙荔资源开展更广泛的调查,同时进行优良株系的筛选,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龙荔果实的生长发育、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论

广西龙荔资源分布范围广,北至桂林的灵川、荔浦县,南至防城港和宁明县那堪乡中越边境,既有野生资源,也有人工栽培种植,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龙荔果实有甜味和较厚的果肉,易受猴群、鸟兽和昆虫等为害,生存环境较恶劣,种群衰退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龙荔野生种质资源及人工种植的优良株系,保证龙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陈秀萍, 蒋际谋, 许家辉, 黄金松, 郑少泉. 2006. 不同砧木对龙眼生长的影响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 35(5): 21-22.

Chen X P, Jiang J M, Xu J H, Huang J S, Zheng S Q. 2006. The effects of grow in longan with different rootstocks[J]. South China Fruits, 35(5): 21-22.

黄凤珠, 朱建华, 彭宏祥, 李冬波, 徐宁, 秦献泉, 李鸿莉, 陆贵锋. 2012. 龙荔开花特性和果实生长规律的研究[J]. 农业研究与应用,(2): 4-7.

Huang F Z, Zhu J H, Peng H X,Li D B, Xu N, Qin X Q, Li H L,Lu G F. 2012. Study o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ruit growth rhythm of Dimocarpus confinis[J].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 4-7.

梁逸飞. 1978. 龙荔[J]. 广西农业科学, (3): 47.

Liang Y F. 1978. Dimocarpus confinis[J].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3):47.

刘冰浩, 徐宁, 朱建华, 梁文, 彭宏祥, 黄江流. 2006. 广西龙眼种质耐寒性的CTR 值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 19(4): 668-671.

Liu B H, Xu N, Zhu J H, Liang W, Peng H X, Huang J L. 2006. The CTR identification of chilling-tolerance of longan (cv.) germplasm in Guangxi[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4): 668-671.

刘业强. 1998. 龙荔[M]//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组. 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359.

Liu Y Q. 1998. Dimocarpus Confinis[M]//Development South Subtropical Srops Office of China Agricultural Ministry. China Tropical and South Subtropical Fruits.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359.

潘丽梅, 朱建华, 刘冰浩, 秦献泉, 黄凤珠, 彭宏祥, 卢美英. 2011a.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龙荔种群生命表分析[J]. 园艺学报, 38(7): 1349-1355.

Pan L M,Zhu J H, Liu B H, Qin X Q, Huang F Z, Peng H X, Lu M Y. 2011a. Life table analysis of Dimocarpus confinis population in Guangxi Longhushan Nature Reserve [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38(7):1349-1355.

潘丽梅, 朱建华, 彭宏祥, 秦献泉, 黄凤珠. 2008. 我国龙眼近缘植物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 39(6): 811-814.

Pan L M,Zhu J H,Peng H X,Qin X Q,Huang F Z. 2008. Research advances in relatives of longan in China[J].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39(6):811-814.

潘丽梅, 朱建华, 秦献泉, 彭宏祥, 黄凤珠, 卢美英. 2011b. 广西龙荔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果树学报, 28(5): 814-819.

Pan L M, Zhu J H, Qin X Q, Peng H X, Huang F Z, Lu M Y. 2011b.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Dimocarpus confinis in Guangxi b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s)[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8(5): 814-819.

潘麗梅, 朱建華, 秦献泉, 彭宏祥,卢美英. 2009. 龙荔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西南农业学报, 22(1): 145-149.

Pan L M, Zhu J H, Qin X Q, Peng H X,Lu M Y. 2009.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genomic DNA extraction and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for Dimocarpus confinis[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2(1): 145-149.

苏伟强, 黄海滨, 陆玉英, 刘荣光. 1993. 龙荔与龙眼荔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初报[J]. 廣西农业科学,(4): 158-159.

Su W Q, Huang H B, Lu Y Y, Liu R G. 1993. Analysis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D. confinis with longan and litchi(cv.) based on the peroxi·dase and isoenzyme[J]. Guangxi Agrieultural Sciences,(4): 158-159.

吳仁山. 1986. 广西荔枝志[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0-45.

Wu R S. 1986. Guangxi Litchi Annals[M]. Guangzhou:Guangdong Technology Press:10-45.

徐宁, 朱建华, 李冬波, 彭宏祥, 黄凤珠, 秦献泉, 陆贵锋. 2011. 四季蜜龙眼使用不同中间砧品种高接换种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 40(5): 47-49.

Xu N, Zhu J H, Li D B, Peng H X, Huang F Z, Qin X Q, Lu G F. 2011. Sijimi longan use the differentinterstock various in top grafting experiment[J]. South China Fruits, 40(5): 47-49.

张永福, 韩丽, 黄鹤平, 陈泽斌, 任禛, 刘佳妮, 彭声静. 2014. 荔枝、龙眼及龙荔的茎解剖结构比较[J]. 植物科学学报, 32(6): 551-560.

Zhang Y F, Han L, Huang H P, Chen Z B, Ren Z, Liu J N, Peng S J. 2014. Comparisons of stem anatomical structures among litchi,longan and Dimocarpus confinis[J]. Plant Science Journal, 32(6): 551-560.

张永福, 黄鹤平, 银立新, 陈泽斌, 华金珠, 牛燕芬, 刘佳妮. 2015. 基于叶片解剖特征分析三种无患子科果树的亲缘关系[J]. 广西植物, 36(6):679-685.

Zhang Y F, Huang H P, Yin L X, Chen Z B, Hua J Z, Niu Y F, Liu J N. 2015.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Sapindaceae fruit trees based on leaf anatomical characte-

ristics[J]. Guihaia, 36(6):679-68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1985. 中国植物志·第47卷(第一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8-31.

China Flora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85. Flora of China. Vol.47(Book 1)[M]. Beijing:Science Press: 28-31.

(责任编辑 麻小燕)

猜你喜欢

分布种质资源广西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广西尼的呀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