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来袭:又_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16-05-30梁华斌王欣夏驰超金侠
梁华斌 王欣 夏驰超 金侠
寨卡病毒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感染途径有蚊虫转播、性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等。至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防御性疫苗和治疗药物,控制传播途径是目前最好的防治措施。
1947年,美国科学家在乌干达寨卡丛林(zikaforest)中一只举止异常的恒河猴上发现了一种新病毒,并命名它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7年之后,寨卡病毒首次在一名10岁的尼日利亚女患者血清中被分离出来。之后半个多世纪里,报道的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不到20例,患者多局限于非洲和东南亚。
2007年,寨卡病毒突然席卷西太平洋的雅浦岛(Island of Yap)。在短短的4个月内,当地6900位居民中约有5000人被感染,感染率占总人口的72.5%。然而由于临床症状较轻,除低热等症状之外,没有重症,住院率很低,所以没有受到太多关注。2013年,寨卡病毒再次大暴发于法属波利尼西亚,其间有3万余人被感染,而且一种比较罕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又译“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发病率比平时高出20多倍,且有些患者在确诊感染一周后就表现出吉兰-巴雷综合征症状。
201 5年,拉丁美洲暴发超大规模的寨卡病毒疫情,其中巴西受害程度最严重,约有百万余人被感染。与此同时,在巴西东北部的新生儿小脑症人群异常增加,似乎与孕妇妊娠初期感染寨卡病毒相关。据统计,2010-2014年,巴西平均每年有163例小头症新生儿出生,而在201 5年年中到2016年1月底,则有4783个小头症及其疑似病例被报道(包括新生儿和流产儿)。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生儿小头症的确与寨卡病毒感染怀孕母亲有关。2016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寨卡病毒的流行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突发事件。2016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紧急处理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主要成员伙伴将分别投入2500万美元和3100万美元来支持计划的实施。
寨卡病毒的病毒学特征
寨卡病毒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黄病毒包括很多大家熟悉的人类致病原,如黄热病毒(yellow fevervirus)、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日本脑炎病毒/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和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绝大多数黄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都很相似,通过已有的黄病毒的知识,可以推测寨卡病毒的一些特性,提出合理的科学假说,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黄病毒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成熟的黄病毒颗粒是由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和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三種结构蛋白构成的20面体结构的颗粒。近期,寨卡病毒的结构已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被解析,成熟的寨卡病毒颗粒结构与登革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相似,其154位的天冬氨酸糖基化位点可能与其感染力有关。在其结构蛋白内部,包裹着黄病毒的基因组RNA,全长约11 000个碱基。其基因组RNA两端有5端和3端两个非翻译区(UTRs);中间为一个单独开放阅读框,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目前,很多不同株型的寨卡病毒的基因组被全基因组测序出来,其基因组RNA组成顺序符合黄病毒基因组RNA组成顺序,即5UTR-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3UTR。
黄病毒与被侵染的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会诱导主要由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过程。伴随着内吞过程中内吞体内的pH值不断降低,黄病毒的包膜蛋白会经历一次结构重组,由原先的二聚体变为三聚体。这种结构变化使病毒暴露其膜融合结构(fusion loop),让病毒与内吞体的膜结构相互融合,进而将病毒的基因组RNA释放到细胞质中。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质后会编码翻译成一个多聚蛋白,这个多聚蛋白被宿主细胞和病毒的不同酶剪切成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前体膜蛋白(prM)、包膜蛋白(E)]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
在病毒复制复合体上,病毒的基因组RNA会根据双链RNA模板来复制,并且几乎所有非结构蛋白都参与了病毒基因组RNA复制的过程。之后病毒会在被感染细胞内的膜结构上组装形成病毒颗粒,并按照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再到细胞膜的顺序从细胞中释放出新生成的病毒。
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
寨卡病毒除了与黄病毒科其他病毒一样可以通过蚊虫传播以外,还可有性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等方式,但是否通过其他体液传播,还在研究之中。
蚊虫传播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虫媒类病毒。其传播过程分为森林传播循环与城镇传播循环两种途径。森林传播循环主要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蚊子之间进行,它维持着寨卡病毒的种群;而在城镇传播循环中,蚊子和人则是寨卡病毒的主要宿主。目前,能在人类中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有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赫斯里伊蚊(Aedes hensilli)和波利尼西亚伊蚊(Aedes polynesiensis)。其中,埃及伊蚊是最主要的传播虫媒,白纹伊蚊是否可以介导寨卡病毒感染人类尚待验证。在实验体系中,发现不同地域的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对病毒的易感性有所不同,而其中亚洲的新加坡种系的埃及伊蚊对寨卡病毒较为易感。据报道,通过吸食含病毒血餐感染新加坡种埃及伊蚊后,5天内62%的蚊子唾液腺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第10天所有被感染伊蚊唾液腺中均可检测到寨卡病毒。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主要生活在人类居住地周围,好食人血,在其一次吸血过程中会叮咬数名个体,这也大大增加了其在不同个体间传染病毒的概率。
性传播
最早发现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性传播是在2008年。一名在塞内加尔进行科研工作的美国科学家在回国后表现出类似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随后,他妻子也表现出相似病症,经查发现两人都感染了寨卡病毒。他妻子从没离开过美国,所以唯一被感染的途径是与已被感染的丈夫发生性关系。2015年,从一名已在塔西提岛被寨卡病毒感染的患者的精液和尿液中发现了寨卡病毒,这为寨卡病毒可能通过性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近两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测到多例与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发生性关系后被传染寨卡病毒的病例,并针对避免寨卡病毒性传播给出若干建议,包括孕妇应尽量避免与从寨卡疫区返回的伴侣发生性关系,其他人群应正确使用避孕套,以及从疫区归来者在短期内不允许捐精等。
母婴传播
有报道登革热病毒等黄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所以寨卡病毒可否通过母婴传播也受到关注。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病毒大暴发时,寨卡病毒感染的孕妇分娩生产的婴儿也出现过类似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近期,在巴西的怀孕异常新生儿孕妇的羊水中和已分娩的异常新生儿的部分组织中都检测出寨卡病毒的RNA。这些提示寨卡病毒在感染孕妇之后可穿越胎盘进一步感染婴儿。实验已证明寨卡病毒可感染人的各种初级胎盘细胞和绒毛细胞、不同时期的胎盘细胞,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途径进入子宫感染胎儿。此外,发现寨卡病毒进入胎盘绒毛膜和羊膜有一个辅助因子:TIM1。而加入TIM1的抑制剂则可阻止寨卡病毒对胎盘的感染。在被寨卡病毒感染的母亲的乳汁中也曾检测到寨卡病毒的RNA,但新生儿是否通过吸食母乳被感染,尚无确凿证据或临床案例。
感染寨卡病毒的临床表现
寨卡热
寨卡病毒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如果按照黄病毒的潜伏期推算,应该是蚊虫叮咬后的3~14天。感染者中只有20%的人会有临床症状,80%的人呈隐性感染。感染后的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的有出疹(90%)、发烧(65%)、关节炎或关节痛(65%)、非化脓性结膜炎(55%)、肌肉痛(48%)、头痛(45%)、后眼眶痛(39%)、浮肿(19%)和呕吐(10%)。少数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症状包括耳鸣、手和膝盖肿胀、皮下渗血等。症状持续几天到2周,最早期症状一般为头痛、低烧,持续时间较短。发烧48小时内出疹,一般在脸、躯干及手足,发烧症状一般在起疹后24~48小时内消失。一般而言,寨卡病毒感染仅与低烧相关,少数患者感染后会产生高烧症状(高至40℃)。
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周围神经系统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肌肉进行性衰弱,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心跳和血压不稳定等。法属波利尼西亚在2009-2012年间,每年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人数仅为3~10人。然而,在2013年寨卡病毒大流行期间,出现了42例病例,且其中有41人带有抗寨卡病毒的IgG或IgM抗体,-42人有针对寨卡病毒的中和性抗体;而无吉兰E雷综合征的住院患者中,只有56%的患者有针对寨卡病毒的抗体。从2015年1月到7月,寨卡病毒超大流行期间,在巴西东北几个州发现12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其中62%的患者在发病前有过类似寨卡热病症。同时,在萨尔瓦多也有54%的吉兰-巴雷綜合征患者有过发生类似寨卡热的经历。截至2016年5月,伴随着寨卡病毒的流行,患有吉兰一巴雷综合征的病例数量明显增加,遍布13个国家。
其他神经性疾病
目前,寨卡病毒造成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的病例已有少量报道。在一位81岁患脑膜炎男士和一位15岁患急性脊髓炎女孩的脑脊液中都检测到寨卡病毒。体外实验也证实寨卡病毒可以感染神经祖细胞,导致神经祖细胞凋亡,从而破坏其正常细胞周期和相关基因的转录;而且被感染细胞又可以复制出新的寨卡病毒。这说明寨卡病毒有嗜神经性。
新生儿小头症
小头症表现为婴儿脑部在出生前没有发育到正常体积(Ⅰ型小头症)或出生后脑部衰退(Ⅱ型小头症)。患Ⅰ型小头症的婴儿不仅脑部周长异常,且表现出运动、视觉、听觉和认识障碍等一系列脑部损伤症状,严重的小头症会导致新生儿死亡。有一例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因胎儿呈小头症在32周终止妊娠。胎儿尸检发现,该胎儿无脑回,有脑积水、皮质位移、大脑皮层与皮下白质多灶点性钙化等症状。造成小头症的原因既可能是婴儿自身基因突变或基因缺陷,也可能是外界因素造成。外界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怀孕的母亲被病原体感染,已知的病原体主要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而寨卡病毒又是一个严重风险因素。
伴随寨卡病毒在巴西大流行,2015年在疫区新生儿小头症的病例数量比以往上升20余倍。目前,寨卡病毒RNA已在小头症婴儿母亲的羊水中检测出来;小头症婴儿的大脑皮层、延脑和脑脊髓等脑组织中也检测到寨卡病毒RNA;感染性寨卡病毒颗粒已从小头症胎儿的脑组织中分离出来。此外,CT检测显示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干扰新生儿的脑发育。对曾被寨卡病毒感染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发现部分胎儿的头围低于正常水平。大量病例数据分析显示,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感染寨卡病毒,胎儿出现小头症的概率最大;超过3个月后被感染,导致小头症的概率相对小些。总之,寨卡病毒感染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症。
感染寨卡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RT-PCR检查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可以在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血清中检测到寨卡病毒的核酸,确诊患者被感染。但这种检测方法的窗口期很短,为临床发病后3~7天,发病后10天以上就很难检测到阳性结果。而在孕妇中,在感染后约10周仍可检测到血清中的病毒核酸。在有症状的患者中,血清中的病毒核酸量约在7×106~9×108拷贝/毫升;而在无症状的患者中,只有约2.5×103拷贝/毫升。感染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出病毒RNA的时间比在血液中的长。此外,患者唾液中也可检测到病毒RNA,且比血清样本中的敏感度高。但是唾液与血清的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患者从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RNA,却不能在唾液中检测到病毒RNA。
在使用RT-PCR检测寨卡病毒RNA的时候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使用黄病毒保守序列引物,另一种是使用寨卡病毒自身序列特异性的引物。目前使用前者检测寨卡病毒的E、NS1、NS3和NS5基因。使用寨卡病毒自身特异性引物来检测虽然敏感性很高,但覆盖不了所有株系的基因多样性,会导致假阴性。目前使用的针对寨卡病毒自身特异性的引物都是在2007年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上的寨卡病毒大暴发之后开发的,其检测的靶基因有E、pE(partial E)、M-E链接区和NS5基因。
血清型检测
血清型检测的方式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蚀斑减少中和实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test,PRNT)。
寨卡病毒ELISA检测的窗口期尚不确定。但根据其他黄病毒的经验,可以由几天到数月。ELISA检测方便、快捷,方法成熟,大多数实验室中都可以完成。但是因为针对不同黄病毒的抗体之间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所以使得用ELISA检测寨卡病毒的结果会被患者之前感染的其他黄病毒,如登革热病毒产生的抗体所干扰。所以开发高效、特异性的寨卡病毒ELISA检测商用试剂盒仍有迫切需求。
PRNT检测是区分相似病毒特异性最强的一种检测方法。在寨卡病毒血清型鉴定过程中,PRNT检测通常用来验证ELISA检测的正确性及排除其他黄病毒抗体的干扰。然而PRNT检测需要使用活病毒,所以必须在具有特定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此外,PRNT检测反应所需要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日),工作量较大,所以PRNT检测不适合快速筛查使用。
寨卡病毒的预防和控制
现在已有利用疫苗预防黄病毒的先例,如黄热病毒减毒疫苗YF-17D,从1937年开始用来预防黄热病。借鉴已有的疫苗研制方法对开发寨卡病毒疫苗有指导作用,但由于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孕妇接种灭活及减毒疫苗时应更为小心。此外,寨卡病毒引起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原因尚不明确,研制疫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原。
除丙型肝炎外,对其他黄病毒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抗登革热病毒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基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相似性,可以借鉴抗登革热病毒研究的方法研发抗寨卡药物。此外,在药物设计上要考虑如何使药物渗透人大脑,从而防止病毒在婴儿的大脑中繁殖;同时设法让药物在其他组织、器官产生高效的抗病毒能力。
已知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控制传播途径,即控制蚊子数量。在20世纪后半期,使用DDT(即双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其他高毒性杀虫剂在控制蚊子数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危害,这些药物最后被取缔。目前,一些新的方法正在试用,其中一种方法是释放遗传上有所改造的伊蚊,这种蚊子带有一个在幼虫期即可致死的基因,从而可杀死蚊子后代,减少蚊子数量,这方法已在小范围内取得良好效果。另一种是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菌(Wolbachia)的埃及伊蚊,沃尔巴克菌可通过自然途径传播,干擾埃及伊蚊的繁殖,减少蚊子的数量。该方法已在登革热流行区试用,对减少蚊子数量和控制疫情有一定效果。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防御寨卡病毒的疫苗,也没有对该病毒进行治疗的有效药物。因此,控制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十分必要。
寨卡疫苗、抗体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英国《自然》杂志于2016年6月28日在线发表了有关寨卡病毒的DNA疫苗和灭活疫苗的研究成果,实验以表达prM蛋白、E蛋白的基因及其各种缺失突变体作为免疫原,检测免疫原性效果最佳的突变体,并通过ELISA和PRNT的检测,显示该疫苗可诱导细胞免疫,且prM、EprM-E基因的产物可诱导出较强的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该DNA疫苗在BAL/c、C57BL/6、SJL三种不同的小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灭活疫苗在22℃、0.05%福尔马林条件下将寨卡病毒灭活7天后制备而成,且该疫苗也可诱导出E蛋白特异的抗体,并具有保护性。研究团队在恒河猴上也验证了该疫苗的保护作用,疫苗已进入临床Ⅰ期实验。
除疫苗研究之外,科学家已分离出多种寨卡病毒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对非洲、亚洲、美洲的寨卡病毒株有不同程度的中和能力。合理设计免疫原,诱导出类似的中和抗体,是疫苗研发的重要方向。此外,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同属黄病毒科,结构上很相似,所以在使用寨卡抗体抵御寨卡病毒感染的同时,需要注意抗体依赖性的病毒感染增强现象的发生。
研究者从774种已知化合物库中筛选到20多种可在体外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的化合物,并发现部分化合物可抑制寨卡病毒感染人子宫颈、胎盘、神经干细胞系和人羊膜细胞。若临床试验有效,这些药物将对防治寨卡病毒提供重要的资源。
寨卡病毒的动物模型
小鼠模型通常情况下免疫力健全的小鼠不易被寨卡病毒感染,所以研究被病毒感染的动物需要人为地设计小鼠模型,通过敲除小鼠部分免疫相关基因,使之易感,便于评价疫苗或药物的保护性。研究发现,4~6周的irf3-/-irf5-/-Irf7-/-三基因敲除小鼠几乎不产生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易于被寨卡病毒感染。但单一敲除Irf3-/-或irf5-/-则不易感。比较之下,单一敲除Ifnarl-/-的小鼠,在大脑、脊髓均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病毒,这为寨卡病毒造成神经性疾病的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该小鼠模型对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评价有重要作用。此外,Ⅰ型和Ⅱ型干扰素受体都缺失的AG129小鼠对寨卡病毒易感,并在感染7~8天后死亡,其内脏组织和脑中均可检测到病毒。该类小鼠也可用来评价疫苗的保护性。
非人灵长类模型登革热病毒感染恒河猴的模型已被应用多年。病毒血症和出血症状都可在感染的猴身上呈现,该模型常被应用于疫苗临床前的实验中。最近,寨卡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已建立成功。感染的猴子1天内就可检测到病毒血症,同时唾液、尿液和脑脊液中均可检测到病毒;中和抗体在感染21天后出现,为研制疫苗和药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适合蚊子栖息的环境的面积在扩大,到热带和亚热带疫区旅游的人数增加,以及因开发丛林地区导致出现新发突发传染病病毒等一系列因素,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虫媒类病毒传染病的侵扰。而现在对寨卡病毒的生活周期和致病机理的了解还不完善,抗病毒药物、预防性疫苗和快速精准检测试剂盒也有空缺。所以,积极开展寨卡病毒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仍然是国内外医学和科学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寨卡病毒 黄病毒 传播途径 诊断 治疗 预防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