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
2016-05-30张逸君
摘 要:把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这种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高校校园中,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率先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了《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课题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在其他同学中推广。课题组的老师们利用动力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实施教育沟通策略,使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利用动力沟通微信平台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以提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综合素质为前提,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同学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动力沟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提升素质
在經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他们谋职立业、服务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纯的授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主动去心理咨询有些学生又不能接受,它需要一些更为直接而易于接受的方法。
1课题的提出背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文忠博士提出的动力沟通理论正是在尊重理性和道德的前提下,要觉察、利用、转换人与人之间的必然存在的矛盾、差异与冲突,从而建立沟通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相互的尊重,并最终帮助人们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有三个金刚石结构的理论、六个抓手和五大技术。
把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这种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高校校园中,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动力沟通理论作为本土化的心理学应用理论,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和大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利用有效途径开展校园动力沟通》,同时,全国大、中、小学共有14所学校参与了该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其中,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率先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了《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子课题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在其他同学中推广。
该课题与我院应对在新形勢下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具体方案相结合,更使之锦上添花。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学院党委经过广泛调研,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提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上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从中选拔出真正入党动机端正、信念坚定、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去影响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
为此学院党委以“学生党校”建设为载体,实行“三级管理”,开辟“两个阵地”,搭建“一个平台”的“321”培养模式,着力在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管理模式、培养方式及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一个平台”即活动平台中,除了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提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整体素质的活动外,重点引入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进行《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的课题研究,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学院党委开展了“学生党校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活动,并把《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课题的研究融入其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特色活动。学院党委把该项活动申报了包钢(集团)公司2014年度党组织建设品牌创新工程的评选。
2课题的具体实施
学院党委于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了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校,《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课题组也在前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
在学生党校提高班上,庞云老师作为该课题组的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心理所沟通研究中心首批动力沟通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考评师,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包头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她首先举办了一次《压力、情绪、人际沟通与动力沟通》的讲座,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动力沟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动力沟通理论的介绍让学员们更加憧憬后面的心理沙龙活动。在随后的每周四的晚上6点半,学生党校学员与庞云老师以及课题组的老师们相约在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连续开展四次心理沙龙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在简单的讲解动力沟通基本理论后,通常是采取看视频、做活动、体验各种动通技术等方式,让同学们充分地去觉察,并让大家通过现场或文字呈现出来。
2.1讲解动力沟通理论
动力沟通包括三个金刚石理论,即自我金刚石理论、语言金刚石理论以及沟通金刚石理论。动力沟通有六个抓手:即时觉察、即时呈现,系统觉察、清晰呈现,动态觉察和适当呈现。动力沟通有五大技术:美人技术、康德技术、马克思技术、孔子技术和呼吸技术。
2.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一次心理沙龙时,同学们由于来自不同的系部、不同的班级,所以,大家看起来彼此还是陌生的,但通过“破冰活动”使每个同学的特点和名字逐渐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之中;“心有千千结”活动,使大家通过身体接触(肢体语言的表达)传递和释放出更深的个体信息,在活动中,每个人表现的个性特征就凸显出来。有的同学会积极想办法,组织大家采取行动,有的同学默默地通过行动支持,有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探讨。经过两次小组热身活动后,同学们渐渐地熟悉起来,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当进行“抢滩登陆”活动时,每一组的同学们在活动中尽力去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更加增强了每个团队的凝聚力和队员们的信心。“超级圈”游戏,通过队员们的相互支撑形成合力,让身边队员的双脚离开地面,这个游戏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集体合作、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和团队热情,每次活动之后,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还有“杀人游戏”等等很多好玩的游戏。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在每次团体活动后所进行的觉察和呈现环节。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在前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对周围同学的进一步的观察,来描述他(他)的外貌特征、内在的肢体语言、姿势和眼神等表达自身真实反应的心理和生理的行为以及他(她)的人格特征。换一种说法就是用局外人的眼睛觉察和审视着整个现场和不在现场的背景,通过发放的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小组中被自己关注到的同学的外在和内在的特点和行为表现。最后,本组的所有同学一起围坐,对刚刚进行的环节开展讨论,每一位现场观摩的同学都将观察到的同学的表情、姿态和言语及赠言表达和呈现出来,然后,被观察者反馈。在这个环节中,被观察的同学都期待着能够被其他的同学所关注到,随后他们也会同样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回馈给关注的同学们。手里捧着同学们的留言,大家都被现场的情绪感染着。各组的同学们由于经历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和体验,纷纷发言。同学们在共同呈现的环节中能够真实的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现场给予同学们鼓励的掌声此起彼伏。这些都充分的体现着动力沟通的六个抓手,大家在活动中充分享受着共同成长的快乐。
2.3观看视频
每次心理沙龙活动中,都让同学们观看一个小视频,如《一根羽毛的力量》、《平衡》、英国短片《影子舞》等等,通过视频中无声肢体语言的表达,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和兴趣。每次观看结束后,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各自的感受。令大家惊奇的是,每个人进行分享时侧重的角度竟然如此的不同。通过观看短片后进行分享感受这一环节,使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看待事物,学会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沟通,同学们感到收获颇丰。
2.4体验动通技术
每次心理沙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带领着同学们一起体验动力沟通的五大技术。同学们经历了前期的团体活动后,利用美人技术放松自己的身体、平静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保持身体的不动,接纳自己头脑中的任何想法,这无疑对活动过后的同学们来说是一种美妙的体验。而十分钟孔子技術的体验,同学们在短暂的十分钟时间里,感知、觉察和体验了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或朋友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恩他们的帮助。在体验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融入到了体验的情境中。十分钟康德技术的体验环节,由于之前有了美人技术和孔子技术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进入到了崭新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体验之中。体验动通技术,是一种放松,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反思,它让同学们增加了自我觉察的意识;增加了觉察的范围,突破了自己的惯性思维,使得同学们在自我觉察方面受益颇深。
2.5撰寫体会
每次活动结束后要求提高班所有同学写体会、感受,并发到“同心援助联盟”博客中供大家一起分享,动力沟通课题组负责人将从这些体会中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动力沟通公共微信平台上发表。
课题组的老师们利用动力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实施教育沟通策略,使他们学会了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了心理困惑,及时调节了负性情绪;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并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树立起了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了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增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培养起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了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通过开展读书、心理沙龙、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撰写感受等活动形式,利用动力沟通微信平台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以提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综合素质为前提,逐步使大家能够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能够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同学中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他们带动了身边的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3课题取得的成效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校成立两年来,在学院两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地成效。由组织人事处牵头负责的入党积极分子提高班,现已举办了四期。截至目前,共举办30场讲座、16次心理沙龙活动、7场座谈会、7次青年志愿者活动、4次党的理论知识网上答题、4次征文比赛和4次问卷调查,并有258名学员参与了此次课题的研究,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包钢集团公司党组织建设品牌评比中,我院“学生党校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活动获得了包钢(集团)公司2014年度党组织建设优秀创新品牌。
学生党校提高班的入党积极分子们通过学习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参加动力沟通心理沙龙活动,增强了觉察能力,使同学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提高了心理素质。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组织的心理沙龙活动除了“风龙轮”、“杀人游戏”、“蒙眼过障碍”、“纸牌管理”等一批经典游戏外,更重要的是在每次游戏过后通过“觉察与呈现”环节让参与者们充分的讨论、交流,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达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动力沟通心理沙龙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收获了友情,增强了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最可喜的是,学生党校的学员们还在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将动力沟通心理沙龙活动引入到了班级,使更多的同学受益。这一做法在老师和同学们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同时,学员们积极参与《利用动力沟通理论与技术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课题的研究,大家在参加完每次党校活动之后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在每期提高班结束时,都要举办一次征文比赛,通过比赛激发了同学们写体会的热情,同时也是对每个人所取得成果的一次最好的检验。截至目前,课题组共收到体会2000多篇,其中大部分体会都发到了“同心援助联盟”博客中供大家一起分享,有38篇体会在动力沟通公共微信平台上发表,1篇体会被《教育家是怎样炼成的——动力沟通之学校篇》一书中收录,1篇体会被《动力沟通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收录。另外,部分优秀体会还被登到了中心网站、院报和“学生党校”微信群中。
通过撰写体会,不仅使积极分子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还记载着同学们每次活动后的内心感受,这一切都将伴随着同学们不断地成长。最可贵的是,同学们现在已经从当初很不情愿的“要我写”状态完全转变成了“我要写”的状态。可见,动力沟通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并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院党委通过多方面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起到了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种思想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通过培养和教育使入党积极分子们端正了入党动机,放平了心态,从心理上彻底摒弃了功利思想,使他们意识到了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加入党组织不能紧紧局限于学校。只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迈入社会后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作者简介:
张逸君(1971-),女,民族,河北省东光县,高级讲师,硕士,思政。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