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森林古道连载系列之“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2016-05-30

浙江林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马岭途经香榧

霞客古道

霞客古道约建于唐代,途经宁海县、天台县、新昌县三县,自宁海西门至天台县泳溪乡筋竹岭头,经弥陀庵、天封寺,到天台县天台山主峰华顶,过万马渡景区至新昌横渡村,到达天姥山,总长度约120公里。现存古道多为卵石铺面,周边名胜古迹较多,同时古道是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灿烂的唐诗文化,更赋予了“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的美誉,沿途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

霞客古道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最早由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开凿,一大批文人墨客、名僧高道或在此吟咏歌赋、结庐修炼,留下众多仙话传说、古迹和诗词歌赋,因此这条线路又被称为唐诗之路。唐代有400多位诗人走过,留下了2000多首诗歌,书圣王羲之、诗仙李白等都曾到此。同时也是著名的宗教圣地,佛教天台宗祖庭国清寺、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均在霞客古道节点上。

苍岭古道

苍岭古道开凿于唐朝之前,是古代台州通往婺州(金华)、处州(丽水)及江西等内陆的交通要道,总长度约26公里。古道两侧大山夹峙,山岭峻险,山道蜿蜒,被誉为“浙西南第一岭”。苍岭古道两旁,苍松翠柏,绿竹红花,峭崖飞瀑,尤其是夏去秋来,丹枫如染,残阳似血,景色绝伦。深秋时节,两旁红彤彤的枫树,夕阳晚照如血染的苍岭,景色甚美,誉为“苍岭丹枫”。

苍岭古道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道,同时也为历代众多过往文人所歌咏。唐宋著名诗人孟浩然、李清照、刘昭禹、杜师旦等都曾翻越古道留下诗作。宋礼部侍郎陈公辅,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等都有诗极言此道之险绝。古道上也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传说王母娘娘迷恋苍岭龙潭的清泉,带三千仙女来此沐浴游乐,苍岭美色令仙女们流连忘返。清晨鸡鸣叫,仙女们才慌忙离去,却落下红色彩衣,于是这红色彩衣便化作层层红枫。古道还流传《石迈修路》《生意做得兴,雨伞剩根柄》《陈九大王与“隐将岩”》等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

会稽山香榧古道

会稽山香榧古道全长57.5公里,这是一条上千年来将在会稽山香榧产区采收的香榧,运往香榧集散地枫桥,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的古道,也是将会稽山脉的古香榧群、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古村落、休闲农庄等资源串联为一体的古道。

关于香榧古道的民风民俗、神话传说绚丽多彩,“香榧传说”被列入绍兴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者刘锡诚认为是继人参、葫芦之后的第三个“中华人文瓜果传说”,如有王羲之与香榧、苏东坡与香榧、香榧治病的故事、秦始皇东巡赐“香柀”、“西施眼”传说、玄坛菩萨传说、香榧来自湘妃的传说等上百个,已被整理成书。

武松古道

武松古道途经武义县三港乡曳源村、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曳岭脚村、莲都区吾赤口村、松阳县西屏街道大路口村等,全长75公里。该古道从西屏街道大路口村宋朝名人项安世读书处定照院起盘山而上,途经三都乡岭上村而至紫草村,一条经呈回(或水竹)、黄岭根、周山头、四都章田等村而至武义县牛头山村;一条经黄岭根村直至莲都区吾赤口村(麻田自然村)。其中的曳岭古道可追溯至隋唐以前,自明景泰三年(1452)置宣平县后,一直为处州府城至宣平县的唯一驿道。

曳岭是古时婺州(金华市)、处州(丽水市)通途要塞,历来为兵家守关战略要地。据《〈丽水路谱〉史料》记载,曳岭古道在唐宋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重要路线。唐袁晁,宋方腊,明叶宗留、陶得二所领导的起义军都曾往返转战于此古道。

马岭古道

马岭古道从富春江畔芦茨村经建德东部与浦江县西部交界的马岭山,途经桐庐芦茨村、建德毛洲自然村、下梓洲,终至浦江马岭村,全长28公里。马岭山海拔900余米,该古道起点海拔341米,过马岭山最高点为海拔688米。

马岭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中兵家必争之地。史载:睦州之孙策、孙权,据东吴而王,即肇始于马岭所延伸的睦州巍山佳石,出兵婺州,路过马岭。北宋末年,睦州方腊起义,起义军从马岭一带战胜宋军,从浦江、义乌、诸暨合围杭州。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马岭一带展开激战,几千太平军被清军消灭,扔在一处山崖,称千人池。马岭两侧岭下设有一座关卡,人称“将军洞”,朱宅团勇于1860年左右叠筑。1942年5月22日、23日,侵华日军板垣师团2万余兵力途经梓洲村侵犯建德府置梅城,梓洲村国民自卫队组织村民在古道“落马口”路段,配合国军小股部队在姚村袭扰阻击日军进程。1948—1949年,金萧支队经常出没在马岭一带活动。

猜你喜欢

马岭途经香榧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不舍马岭 森林中的美好时光
香榧驱虫述古今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朱德率部途经平和及影响
河北村民义务守护古长城20年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机械臂途经N路径点的连续轨迹插补算法研究
解决重大科技创新产品应用和推广途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