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确保安全的汽车驾驶技术
2016-05-30
尚正聪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8
摘 要: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车辆的大面积普及,汽车驾驶安全成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安全技术,但越来越多发的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的发展。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行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在于汽车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本文通过探讨汽车驾驶安全人员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驾驶技能等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帮助汽车驾驶人员适应复杂路况和不熟悉环境,确保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最大限度地保障和行车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汽车驾驶;驾驶技术;行车安全;情绪影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车辆的大面积普及,汽车驾驶安全成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安全技术,但越来越多发的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的发展。要保证汽车驾驶人员行车安全,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注重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影响因素。主观是指汽车驾驶人员、行人等交通中与人相关行为;客观是指车辆技术状况、环境因素和道路状况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的人。汽车驾驶人员如果素质良好,驾驶经验丰富,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交通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4年底,我国家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5447万辆,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人数为 2.22人 /万车,死亡人数比上一年度增长近 8.5%,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大概 16万起,造成驾驶人员死亡和车辆毁损直接财产损失 8亿元。由此可见,交通事故与机动车数量增加成正相关的关系,快速增加的机动车数量和参与驾驶汽车的人数,使道路交通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
2 安全行车的决定因素
汽车是驾驶员操作的对象,如果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就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车辆零部件运行的好坏,决定着事故发生的早晚。车辆事故的发生,是由车辆的灯光损坏、强光眩目、零部件连接失效、轮胎爆裂、制动失灵、转向失灵等原因造成。
2.1.2 统一道路建设标准。
汽车行驶道路如果破损严重、宽窄不一,维修不及时,并造成人、车、畜禽等杂乱行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道路的视距设计、线形设计、转弯半径设计、超高设计、车道宽度设计、加宽设计等不正常设计和坡度过大、路基松软、视线不良等道路标准的不统一,也极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采用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减轻疲劳,拥有良好的驾驶视野,这样就可以使汽车驾驶人员反应迅速、操作准确。驾驶姿势是当汽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员座位落座后,让肩部、腰部和椅背接触,驾驶人员通过感知座椅前后距离和驾驶座椅后背靠背角度合适程度调整座位前后距离,最佳驾驶坐姿是将手臂伸向方向盘,能自然握住为佳。使手臂、手腕能够自由活动、弯曲舒适,做到踩踏踏离合器、油门或制动踏板时轻松、容易、不费力,若座椅位置不合适,通过滑动座椅,调整椅背倾斜角度等采用正确的驾驶姿势。
2.2.2 驾驶员个人状态。
在行车前和行车中,驾驶员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神志、意识和稳定的精神状态,才能在汽车驾驶过程中发挥正常驾驶技能和准确、灵敏的应变能力,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切勿疲劳驾驶。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因为车辆、道路、行人、外界环境等因素,容易造成驾驶员紧张,引发驾驶员心理、生理系统机能失调、驾驶员全身生理指标下降或升高,偏离正常指标,引发事故发生。人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驾驶员驾驶车辆很容易造成头昏眼花、精力不足、力不从心,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突发变化反应速度降低、造成驾驶员应对变化缓慢或不当,引发交通事故。
(2)严禁酒后驾车。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酒精作用下很容易被麻醉,酒精能抑制驾驶员大脑神经活动,使得驾驶员对外界的感知、包括视力、听力、运动能力、对突发情况的判断能力下降。
(3)保证情绪稳定。人的情感稳定程度对驾驶安全来说影响很大,在积极的方面,稳定良好的情绪可以调动身心潜力,使驾驶员心情舒畅,朝气蓬勃,能够克服困难,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效率;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导致驾驶员无精打彩,缺乏勇气、毅力,导致驾驶员自制力下降散失约束自己行为的
控制力。驾驶员情绪的波动,容易造成驾驶员开英雄车、斗气车、冒险车,从而引发事故。对驾驶员来说,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做好心理疏导,培养驾驶员积极健康的爱好和兴趣,指导和帮助驾驶员正确处理家庭、个人、他人、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养成冷静、沉着、稳定、灵活驾驶情绪,积极平衡波动的心理状态,是驾驶员必须要锻炼的心理素质,驾驶员要努力提高驾驶技术修养,懂的宽容、谦让、理解和友好的生活态度,才能保证驾驶安全,不出事故。
(4)不要带病驾车。汽车驾驶是一项脑、体并用的工作,要求驾驶员有充沛、充足的体力,要有旺盛的精力和在事故发生是快速的判断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驾驶员带病开车,会造成驾驶员手脚反应慢、精力不足、反应迟钝,判断力差,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驾驶员病中开车时,如果服用含抗组织胺类药物,会导致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嗜睡,精力分散,视力模糊、从而诱发事故。
(5)控制生命节律对驾驶的影响。人的情绪、体力、智力、意识会始终随着自然时间的变化作周期性变化,这就是人体生命节律。人的体力循环周期、情绪周期、智力周期变化以正弦曲线变化,有低潮期、有高潮期。在低潮期,驾驶员通常会反应迟钝、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记忆减退、心理平衡能力差。在高潮期,驾驶员的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快。所以,驾驶员要控制好生命节律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影响,在协能功能下降、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避免或尽量少开车,或者说应谨慎驾驶。
(6)综合应变能力。环境影响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安全设施、道路交通标志、交通管理和道路气
候。在未设置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的路段经常会对驾驶员造成意识的松懈,使得道路交通安全系数低,更容易发生事故严重。噪声和天气也对道路安全影响重大。某驾驶员在雨天、雾天、雪天安全行车是应变能力降低,导致他在这样的天气下安全系数随之下降,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要保持综合应变能力,保障车辆和人员安全。
3 驾驶员要运用正确的驾驶技术
3.1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要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无论是人的动态,还是车的动态,细致的观察开车人,从而判断行人或其他车辆驾驶员是否会影响交通安全。
3.2 借助设备全方位观察。
驾驶员在车内视野有限,借助车后视镜和外视镜,完成如倒车、转向、并线和超车等,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紧盯着前方,往往会忽视其他方位,所以,要在保证车辆在复杂道路情况下,利用余光观察后视镜、路面,并同时注意车辆前方,保证中心视野。
3.3 汽车驾驶员要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恶劣天气对行车安全影响是每个驾驶员都不容忽视的。汽车驾驶员必须根据天气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适应各种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道路汽车驾驶。例如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员驾车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要合理计划安排行车时间,保证睡眠,一旦感到不适,必须将车停到安全的地方适当休息。再如寒冷季节,驾驶员的手、脚冻僵,反应相应也会比较迟钝。这时应特别注意保暖、防寒,在冰雪道路上行驶,路面湿滑,车辆轮胎附着力下降,这时驾驶员要减速慢行,并同顺向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驾驶员在天气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需要主动避让,主动让行人通行,不开赌气车确保行车安全。
3.4 控制车速,提高技能。
驾驶技术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不断锻炼的。过硬的本领和熟练的技术来自驾驶员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的认真学习和不断探索超车是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技术性很强的驾驶技术,这就要求驾驶员要掌握时机,计算被超车辆的行驶速度,判断道路状况、安全距离、路面行人及其动态,再完成超车。过硬的技术需要驾驶员经常总结提高,吸取他人的教训,遵守交通规则。结语:
驾驶员汽车驾驶技术需要不断改进,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需要驾驶员过硬的驾驶技术和平稳健康的情绪,才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熟练的驾驶技术和过硬的驾驶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要求驾驶员在日常生活和驾驶过程中不断认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更新。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要对自己、家庭、社会高度负责,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保证安全,从容不迫的驾驶车辆,也使乘坐车辆的人员有安全感。这样,才能为道路安全、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国柱 .确保安全的汽车驾驶技术研究 [J].科技展望,2016,(03):254.
[2] 宫利剑 .浅析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 [J]. 技术与市场,2015,(06):254.
[3]束必娟 .确保安全的汽车驾驶技术探析 [J].科技视界,2014,(10):348.
[4]李云 .浅析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现状及解决对策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