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市社会服务联合会

2016-05-30

社会与公益 2016年7期
关键词:镇区中山市人才队伍

中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人才建设现况

2009年底,中山市正式启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选取了东区、南区、古镇等3个镇区和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等2个民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2011年,社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石岐区、西区等10个镇区和教育局、人社局等5个市直部门,共20个试点综合探索社会工作。到2011年底,全市24个镇区全部设立了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实现了社工服务镇区全覆盖,并探索出“一镇一品”社工服务品牌、社工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社工与义工联动的社会工作 “中山模式”,为中山市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截至2013年年底,中山市共有持证社工1852人(中山常住人口为350万人),提前2年完成了幸福广东考核指标中每万人有5名持证社工的目标任务。中山市已初步构建了广覆盖、宽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累计资金达8000万元,推进社工服务项目达50多个,有民办社工机构39家,吸纳了250多名社工就业,服务覆盖青少年、老年人、困难家庭、残疾人等服务对象,累计服务100多万人次,有效回应了群众的需求,成功协助群众走出了困境,增强了个人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推动社区融合,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中山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

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一)党委政府重视,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一是设立行政管理机构。2010年7月,中山市民政局设立社会工作科,具体负责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是成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小组。2011年2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山市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指导开展全市社会工作发展各项工作。

三是领导亲自督办。2011年7月21日,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同志亲自督办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政协提案,强调以社会工作为突破口,切实推动中山市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打造社会管理的“中山模式”。

四是举办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工作专题培训,2012年2月,在中山市处级干部培训班增设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专题,并邀请了民政部孙建春巡视员指导授课,提升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

(二)制度规范引导,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综合性政策初步建立。2012年9月,中山市委办、市府办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为中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山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是中山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文件。

二是专项规范逐步健全。2012年6月,针对我市社工快速发展、标准不一的情况,中山市及时制定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运作、评估考核、专业服务、薪酬标准等4份规范指引,切实加强对社工服务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指导,有效促进社工服务扎实开展。另外,根据省委省政府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中山市将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社工服务水平等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指标纳入了镇区实际考核体系,对镇区发展社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步建立起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机制。推动石岐区、火炬区、南区等多个镇区出台政策,明确对本镇(区)通过社工考试的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的考生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是社工服务及评价标准抓紧研究。 2013年11月,中山市民政局委托了中山大学研究部就我市社会工作服务成效指标体系进行课题调研,抓紧研究我市社会工作各服务领域的服务及评估标准,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工作规范发展。政策法规、服务指引、服务标准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中山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三)加强教育培训,队伍建设有效促进

一是组织动员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2013年,在各镇区出台社工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市社工委、组织部、民政局和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发动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报考,更以资金补助的形式在各镇区举办考前培训班共21期。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数达1852人,提前2年完成幸福广东中关于每万人有持证社工5人的考核任务。

二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2011-2013年,每年举办一线社工专题实务培训不少于6期,累计培训近两千人次,每名一线社工每年接受市级组织培训时数达50小时,系统提升了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逐步培养本土督导人才。2012年底,我市正式启动社工督导服务计划,为全市现有社工服务点全面配强社工督导,已有20多名香港资深社工和内地高校教师为各社工服务点直接提供专业督导。2014年4月,中山市启动了本土督导培养工作,选拔了30名优秀社工作为我市本土督导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四是提升社工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水平。2012年至2013年,积极与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科学设计课程、明确培训学时,对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社会工作员培训5期,累计培训社工从业人员550多名,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其对专业社工服务的认识和实务工作能力。

五是加强社工行政管理专项培训。2011年7月,组织中山市全市各镇区分管领导及社会事务办(民政办)主任、中山市社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等开展社会工作专题培训,并前往广州市萝岗区考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同年9月,举办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工项目的运作与管理组织各镇区分管领导前往广州、东莞两市考察学习。

六是推动本地高职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中山学院、中山市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高职院校相继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为我市培养、储备了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加快推进社工人才本土化进程。

七是构建社工培训网络加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山市依托基础较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点建立了5个覆盖残障康复、老年人等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及社工历奇成长、资源中心等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强化人才培养,社工人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四)加强扶持引导,机构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及扶持基金等措施扶持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市已登记成立民办社工机构达34家。

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满足群众日趋多元化的需求,我市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民办社工机构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中山市财政对专业社工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经费投入显著增长,2009年至今用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经费达8000多万元。为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运作,我市针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合同范本、流程规范、考核评估等作了有关的规定和指引,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社工服务进行考核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有效保证了服务成效。

三是进一步加强机构能力建设。2012年起,每年举办社工机构行政管理培训班不少于4期,着力提升社工机构的行政管理、项目运营、人力管理等能力,并就如何提升社工机构运营水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香港进行专题考察。

四是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为促进行业自律管理、服务和规范,中山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于2012年5月正式成立。协会通过专业指导和咨询、资源链接等途径,完善和深化行业服务内容,建立社工登记管理和服务制度,促进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建立了以社协为中心的社会工作信息平台和资源网络。通过培育和规范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有效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为社工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平台,为建立政府与群众(社工服务对象)的联系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五)完善服务体系,专业服务成效明显

一是综合服务镇区全面覆盖。2011年年底,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工作镇区全覆盖,以老年人、青少年、困难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积极搭建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等社会工作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政府出资、民办社工机构运营、以专业社工为主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回应了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群众提供综合性的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社工服务。

二是专项服务领域不断拓展。2009年试点至今,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教育辅导、纠纷调解逐步扩展到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服务对象从传统的老年人、青少年、困难家庭延伸到外来人口、单亲家庭、社区矫治等群体。

三是推动“社工+义工”联动。中山市充分结合义工队伍发展较好的优势,探索推进“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工的专业性和义工的广泛性,建立各社工服务点常态化的义工队伍,并以市民政局为统领纳入中山市博爱行动义工统一管理,“以身边人做身边事”为服务理念,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服务。

四是服务成效进一步提升。2009年至今,中山市超过100万人次接受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7%以上接受过服务的对象认为社工服务内容符合个人需求,80%以上服务对象认为社工服务对促进个人成长作用明显,近9成服务对象对社工服务满意度高,认为社工切实给予了帮助并有效解决了困难。近半成服务对象在接受专业社工服务后愿意成为义工并协助开展服务。随着专业社工服务的深入开展,社工服务也由原来初期的需要社工主动挖掘个案到现在群众主动致电或上门求助,社工在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困难等方面的成效日益明显,服务的成效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专业社工服务已逐步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社会服务。

(六)营造发展环境,社会认同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社工知识普及。开展中山社工大巡讲,组织资深社工专家成立讲师团分别到全市24个开展社会工作知识的大宣讲,中山近2600名镇区机关干部职工及社区/村的基层工作人员接受了培训,实现社工理念的广普及。

二是加强社工宣传力度。连续3年举办“岭南社工宣传周”活动,同步举行中山社工大讲堂、社工大聚会、社工绿道游、社工摄影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广泛利用网站、微博、户外电子屏、电视、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社会工作。

三是社会工作屡获佳绩。2013年,中山市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服务项目、中山市“避风塘”社区戒毒康复就业安置帮扶中途宿舍项目、中山市“一校一社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分别获得广东省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一、二、三等奖。中山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2014年,中山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

猜你喜欢

镇区中山市人才队伍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谈编导在镇区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