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拇指上的爱

2016-05-30余婧

新班主任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服作业本家庭作业

余婧

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父母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受限于方言和文化程度,和他们打交道十分困难。

如何加强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呢? 我在班上作了调查,发现一半的家庭居无定所,三分之一的家长不会使用QQ,只有放弃建家长QQ群的想法。不过,通过调查,我知道每位家长都有手机,收发短信没有问题。思前想后,我决定用发短信的方式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给不同的家长发短信,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传达当天的家庭作业,这些信息涉及孩子在校的方方面面,有学习生活沟通型、家教方法指导型、教育信息传递型和特别时刻问候型等等。

开学不久,我发现很多孩子放学后不做家庭作业,他们没有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家长也缺少监督。还有一些孩子玩耍后不洗手就写作业,作业本上经常脏兮兮的。于是,我给家长们发了“回家八步曲”的短信:

换好书包换鞋衣,讲究卫生把手洗,然后喝水吃东西,赶紧坐定先复习,再做作业心有底,检查对错需仔细,明天学啥我预习,收拾准备好欢喜。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学和做,我请家长照此方法引导孩子回家后进行这一系列活动。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指导还真有效,放学后,不写作业的学生少了,孩子们的作业本变得干净和整洁了。原来,不是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缺少方法,缺少指导。除此之外,我还会及时把关于读书重要性的理念也通过短信传达给家长,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给家长们推荐了《大卫不可以》《小魔怪要上学》等童书。慢慢地,班上孩子们看书的风气越来越浓,这些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短信沟通是家长迅速了解老师的过程,老师的能力、理念、人品和责任心通过一次次的信息传递给家长。短信连接的不仅仅是两端的手机,更是两颗爱孩子的心呀!

一位孩子写给我这样一段话:“老师,今天妈妈很不开心,我不知道怎样让她快乐。正当我着急时,您的报喜短信来了,您把我作业上的进步,以及小测验分数提高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当时就笑了,我太幸福了……”我知道,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但他们依旧牵挂孩子,也希望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所以,每天晚上回家后,哪怕再忙,我也要抽出15分钟的时间给当天进步大的孩子,或有特殊表现的孩子的家长发一个报喜信息。这些言简意赅的文字,承载了对孩子进步的喜悦和成长的期盼。还有些信息则及时传达了学校近期开展的活动,如运动会、创新素质实践行等。此外,我会经常发送类似周一升旗穿校服或者近期大幅度降温需添加衣物这样的温馨提示。我想,这样的短信一定能写进家长的心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许多家长收到短信后十分欣喜,连声道谢,表示一定配合老师工作。短信,让家长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更大地调动了家长们的教育积极性。他们在各项收费过程中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保险、家长报、秋游、订队刊以及校服费用均是头天晚上统一用牛皮信封装好,第二天一早全部交清。

节假日里,我经常能收到家长们温情的问候,手机短信箱都塞不下了。这种短信沟通的方式占用了我大量的休息时间,有时为了给家长发一个重要的短信,饭菜都凉了。我的指头也磨起了厚厚的老茧,用坏了一个又一个手机。但我想,枝枝叶叶总关情,点点滴滴都是爱呀!那是拇指上的爱!如果我们每个老师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家庭教育时,默默地去沟通,用微薄的力量和智慧去改变、影响,无怨无悔地付出,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一定能改变影响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七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服作业本家庭作业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作业本里的故事
锐角
翻开作业本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记忆深处的校服
换作业本
校服·校腐
搞笑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