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2016-05-30纪希春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总值人民币

摘 要: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已经发展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的贸易结构,加工贸易依然是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主要内容。当人民币持续升值时,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人民币和贸易结构现状的介绍,分析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以及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持续升值 出口贸易结构

一、我国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

1.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资料显示:“ 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7.3%。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0.9%。”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2.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上述图表中描述的是2013年我国的出口商品贸易方式,其中一般贸易的总值为10875.3亿美元,占总值的49.88%,同比全年增长10.1%,而加工贸易的总值为8608.2,占总值的38.44%,同比全年下降了0.2%,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在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比重下降。

3.我國目前的出口贸易区域结构。

在上述图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2013年12月向越南的出口总值为5101亿美元,向马来西亚的出口总值为45亿美元,向香港特区的出口总值为385.2亿美元,向美国出口总值为333.4亿美元,虽然越南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从1月到12月的总值的增长比例是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是香港特区,美国和日本,但正在逐步向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转移。

二、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1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利润率较高,这种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也很好,人民币升值对该类产品的影响要小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所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有利于提高资本密集型产品在我国总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2有利于转变我国私营出口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1.3有利于缓和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实施了贸易保护政策,由于我国是贸易大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一直具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与诸多贸易国家产生了贸易摩擦并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有所上升,减少了进口国家的需求量,有利于缓解进口国对我国出口的阻挠。

2.消极影响。(1)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经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后,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削弱了这类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导致企业出口量减少,利润减少,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影响外商在华投资。外商投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因为外资的投入,带来了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从外商投资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丰裕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那么在华投资就要投入比以前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获得等价的收益。

三、针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应对措施

1.灵活运用我国比较优势。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单位人民币兑换的外币增多,以同样多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有利于我国进口。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还可以鼓励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利用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生产并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形成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还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

2.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水平。首先,改善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由于我国人居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为了扩大内需,就得调整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人民的消费能力。其次,优化消费者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不仅仅是优化单一的消费,还要引导消费者进行投资,因为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满足消费需求。最后,优化供给结构。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有利于进口,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3.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程度低和附加值低是中国目前出口贸易结构中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应扭转单纯为制造业基地的局面,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升加工贸易的效益。对于一个公司而言,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是产业链上最具有附加值的地方。因此,为了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应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和更高增值量的研发环节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们国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王悦.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43~145.

[2] 周泽.人民币升值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J].中国外资,2013,(4):17.

[3]李涛.汇改七年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54~155.

作者简介:纪希春(197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总值人民币
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碎片化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怎样认识人民币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