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康成:后半程发力
2016-05-30白晨
白晨
在薛群看来,眼下是个战国争雄的时代,中国制药领域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会出现像华为式的企业。而包括北海康成在内的一批中国新药研发企业无疑是这个新药研发时代的排头兵,但同时也在时刻小心不会倒在这股浪潮下。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并且可控性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999年默沙东上市替莫唑胺,截至目前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一线用药上再无新药上市。
2015年7月,北海康成与德国 Apogenix共同签署了针对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融合蛋白药物APG101在中国的独家研发、生产和上市协议,并在随后启动脑胶质母细胞瘤靶向单抗药物CAN008和伴随诊断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16年4月,北海康成宣布已向台湾药品监管机构提交CAN008与替莫唑胺和放射治疗合用,用于治疗新诊断的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I/II 期临床试验申请。这是北海康成备受业界关注和资本青睐的原因。
北海康成董事长薛群为北海康成设计的战略目的很明确:最终实现新药产品上市。因此无论是产品引进、风险的衡量和规避还是市场介入都是以此为行动准则。“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能够实现在中国市场的上市销售才是最重要的。研发出来但卖不出去,这并不是北海康成的战略选择。”
最大的不同
“我不是科学家,我是一个企业家的思维。”薛群早年有科研工作的背景,曾经担任过健赞中国总经理、美国健赞公司全球卓越运营策划部高级总监。因此,北海康成新药产品的立项选择也主要从市场需求入手,薛群看重的是候选药品对于临床适应证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治疗。
北海康成关注新药研发后半程,以市场为重的战略特点,在薛群看来是与国内本土同行最大的不同。他认为,国内有过上市国际水平新药经验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由海归科学家创立的新药研发企业,在上市新药的经验上同样不足。
而在北海康成的团队中,核心成员均有着全球新药上市销售的经验。作为背书,薛群在波士顿建立了北海康成的美国团队,曾任美国健赞CEO的业界教父Henri Termeer是团队的首席顾问,并帮助北海康成进行药物品种的筛选。
面对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新药研发,北海康成选择的是从研发链条中的某一阶段作为切入点,从全球在研的已经完成I期临床的候选物中筛选,与国内临床适应证高需求度相匹配,再协商进行技术转让。
薛群把北海康成筛选合作药品的标准定义为“雪中送炭”。在他看来,“锦上添花”没有意思,而填补临床实际用药空缺才有意义,这也能代表北海康成在国际前沿的真正研发水平。
2014年底,北海康成获得A轮1000万美元融资,启明创投和泰福资本领投。2015年7月,北海康成与德国Apogenix签署单抗药物CAN008的合作协议,北海康成拥有在中国、澳门、香港研发、生产和上市该药的独家权利,并在第二年将范围扩至台湾地区。
2016年4月,北海康成宣布在台湾提交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同时宣布的还有与药明生物的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为CAN008药物提供在国内的生产工艺转移、优化以及大规模生产等技术服务。
据了解,在台湾进行的I/II期试验共入组55位病人,首位受试患者已经在台北市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接受试验治疗。临床试验设计包括一项开放的、剂量递增的I期试验和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期试验。I期试验将评估安全性、耐受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初步疗效,II期试验将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脑胶质母细胞瘤市场上除了替莫唑胺外,再无其他一线用药。而靶向药低伤害性和高疗效性的特点,以及CAN008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的完成,也是未来该款脑胶质母细胞瘤新药的上市前景看好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北海康成选择了第二个授权合作的品种:食道鳞癌药物。
2016年3月,北海康成与美国AVEO公司签署治疗恶性肿瘤的靶向单抗药物AV203(CAN017)的全球(北美除外)生产、研发及上市的独家技术转让协议。这是北海康成的第一个拥有全球开发上市权利的单抗药物,此前AVEO已经完成了其针对实质固态瘤癌症患者的I期研究,而北海康成将首先探索和验证的适应证是食管癌。针对CAN017的生产制造,2016年8月北海康成与勃林格殷格翰达成生产工艺转移、优化以及大规模生产等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后者将帮助加快该款创新生物药品的上市流程。北海康成计划在大中华区启动使用该抗体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IIa阶段临床试验。
根据协议条款,如果产品开发和上市取得成功,AVEO除已获得包括100万美元首付款外,还可获得包括里程碑付款及高达1.33亿美元的现金收入。同时,AVEO可获得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随着对CAN017的收购,北海康成计划首次扩展到亚洲以外的市场,在中国获得疗效及安全验证后,会将这一疗法拓展至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选择较少的地区。
赶上好时代
对于中国创新药企业来说,虽然需要承担市场风险,但市场监管和政策环境正在往越来越支持新药研发的方向发展,这些变化无疑是利好因素。
时势造英雄,这是薛群对于眼下国内新药研发市场环境的感觉。市场土壤对新药研发的需求驱动,政府政策的鼓励补贴,以及最重要的新药以及相关医药政策的推进出台,是对中国的新药研发以及北海康成这样初创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我们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食道鳞癌这两个新药产品,正是由于上市许可人制度的出台,才能得以委托国内领先的CMO来进行生产合作。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出台,研发途经走不通,投资人更不会选择北海康成。”薛群对E药经理人表示。
现在是中国创新药最美好时刻。
在薛群看来,目前国内科研院所能提供国际水平的临床候选品并不多,而投资机构投资新药研发的资金均有退出周期。因此,像北海康成这样购买国外产品独家权益业态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市场选择。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大型跨国药企还是中小型公司,都已经越来越少有企业完成从头到尾一体化的研发过程,新药研发接力现象已是全球趋势。
对于新药全球合作的谈判,薛群有自己的秘诀。首先,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非常小心,如果中国公司欠缺足够的实力和经验,不能获得对方信任,可能会出现不对等甚至是歧视性的条款。而北海康成挑选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对等互补,这也是基于自身所拥有的实力和判断力。
其次,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市场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一点需要被强调。薛群认为,产品授权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产品在中国研发时产生的数据和经验能够为合作方提供真正的价值。
在北海康成的合作伙伴中,鲜有大型跨国药企的身影。对于这点,薛群也表示,大型跨国药企在华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他们并不需要和像北海康成这样的初创公司在前期研发进行合作,研发和地域上的互补才是北海康成寻找合作伙伴的准则。“北海康成首先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也一定是从中国疾病谱入手,选择真正切合中国市场临床需求的合作产品。”
不以科学家自居的薛群,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度放在了对北海康成的经营管理上。日前,北海康成迎来了大大超过A轮亿元的B轮融資,这也让薛群对于北海康成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