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愉快游戏,乐享童年

2016-05-28尹景梅

考试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作用

尹景梅

摘 要: 在学校里,开展快乐教学是教师所期望的,也是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大原动力。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开展游戏教学,遵循幼儿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促进游戏教学的开展,让幼儿透过游戏学知识、透过游戏练技巧,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等方面的技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游戏教学为话题,分析和研究了游戏教学在幼儿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幼儿课堂 作用

一、幼儿游戏的特征

(一)模仿性。

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均会产生一定的好奇感,他们喜欢对新事物进行长时间的观望,有感兴趣的他们就会做出各种肢体语言,这就是一种模仿,模仿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都会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比如家长吃饭的时候他们有的不喜欢让家长喂饭,而是做出一种模仿动作,要求自己动手操作。还有一些动物也会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比如学狗叫、学猫叫等,模仿青蛙跳跃、小鸟飞翔的动作。就游戏来说,其更是幼儿必须模仿的,只有在模仿的作用下他们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游戏知识。因此游戏的模仿性对幼儿来说必不可少,也最为关键。

(二)幻想性。

在游戏中,幼儿的幻想比较明显,这种状态充分体现在他们对于游戏的各种肢体语言的幻想中,当游戏中有飞翔动作时,他们就幻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当游戏中有安眠睡觉的动作时,他们则渴望在月亮之上来回荡着秋千入眠,这些幻想不只是幼儿与万物交流的基础,而且是幼儿内心产生各种幽默、夸张乃至虚拟的重要方式。

二、游戏教学课堂新魅力

(一)解放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幼儿的发展成长和个性得以解放的体现就是培养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对每个幼儿个体而言,他们都有自主要求,都有自主性学习欲望,对于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行为,教师要善于观察,鼓励他们自主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教学方式,在幼儿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开放教学理念,让幼儿自主进行创作,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风格,这样就提高了他们对于的兴趣和爱好。解放幼儿的个性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让幼儿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创新思维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二)利用不同的游戏教学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环境可以改变和影响一个人,就教学而言,充分创造游戏教学环境,可以影响幼儿的独特看法和见解。通过游戏方式,他们能够了解更多语言。比如对于剪纸来说,在一系列剪纸游戏中,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也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剪纸的制作方法和特征,使得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践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缺乏内在联系的情况,没有实质性内容,如果课堂游戏脱离学科内容成了纯粹的娱乐活动,就脱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失去了游戏的教学意义。

比如课堂引入与课本相关的音乐形式,让幼儿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中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在这种环境中有利于营造幼儿的艺术氛围及强化他们的艺术细胞。再如课堂中采用故事形式,让幼儿通过故事去理解、达到的认知度,在故事这一环境氛围中提高趣味性。所以说,教师必须创设不同环境的游戏空间,激发幼儿根据不同环境空间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爱好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段加以表达。

三、游戏教学在幼儿课堂中的作用

(一)幼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幼儿园的教育与其他阶层的教育应该有相同特点,才能够使之有良好的过渡,在幼儿园中,保育工作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主要是为了保证了幼儿身体能够健康发展。均衡饮食固然重要,但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本身的精力较为充沛,需要足够的游戏活动和适量的户外活动,但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并没有做到,幼儿的户外活动实践仅仅是晨间锻炼及体育课。所以,针对幼儿园早期的课程改革而言,就是要保证幼儿的有效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的户外活动对幼儿的健康非常必要,因为当幼儿缺乏户外活动时,身体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体质较差的幼儿更容易生病,所以这样的情况需要逐步改善。

(二)幼儿感知能力增强。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首先,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与现象呈上升趋势。随着游戏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幼儿会不断有新发现,也更个性化。幼儿会对不同事物有所感知,还会注意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如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沙地上玩沙堆,会将所看到的进行游戏记录。其次,在感知事物后,得出事物具有的特征。如在第一周发现蚂蚁、蘑菇等事物后,第二周可能会注意到猕猴桃上面有很多毛,树干上有花纹等特征。在游戏中,幼儿在感知周围事物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如在沙地中挖出小草后,会对小草是如何长大的,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等提出疑问,最后通过画画对小草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这就说明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经验与事物的新发现同时在进行,逐渐形成自我的理解和认识。当幼儿发现树上有花纹,并且长得像迷宫一样,可能会认为这是树上的虫子咬出来的,那么在随后的图画中可能会画出迷宫及想象中的虫子。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幼儿学习的成效性,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拓展想象空间及创造空间,由此再创造出更加形象生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后玉.游戏精神的回归:幼儿园游戏异化现象的批判[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陈维霞.幼儿游戏教学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刘仍轩.情境串教学法[M].青岛出版社,2009,5.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作用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