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迹就这样产生的

2016-05-28刘祥英

考试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鼓励奇迹

刘祥英

摘 要: 《他自信地笑了》、《我的回答也对了》两个教学故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放大镜看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把小小的优点放大了,就会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对学困生不时流露出特别关注,对他们不作正面的批评和指责,给予赞许和厚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虽说是一种情感的影响,其实它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的延伸,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关心和爱护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相信奇迹就会在教学中产生。

关键词: 鼓励 赞许 厚望 奇迹

一、他自信地笑了

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男孩叫韦海,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和同学玩,而且感情很软弱,动不动就哭,到了四年级,同学总是欺负他,拿他开玩笑。作业速度特别慢,而且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因此成绩较差,真是让我头疼。在一次的数学日记的批改中,我发现韦海的一篇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我和妈妈到超市购物,妈妈说我购买不能超过10元的零食,我就到处找我喜欢吃的零食,最后我选了一袋2.5元的果冻,2元的薯片,一包2.5元的烧烤羊肉串,一袋2.3元的印花饼干,最后到收银台我付给阿姨10元,找回7角。妈妈表扬我,真能干,口算很厉害。看了这一则日记,我再次陷入了深深思考中,韦海的妈妈这样表扬自己的儿子,老师为什么要吝啬一句表扬的话呢?我在日记上印上了一个“你真棒”的笑脸,并写上:你确实口算厉害,你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天上课在日记的讲评时,我重点范读了韦海的日记,还表扬韦海能认真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找到数学,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议论的声音由小变大,一个男同学取笑:“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谁不会解答。”我一听,没有急着批评这位同学,而是问:“你们对韦海的这篇日记有什么看法?”班里的同学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的日记,虽然短,但是句子通顺。”

“从他的日记里,看出他很听妈妈的话,没有多买东西。”

“以前他的数学日记都不会写,今天的日记能写出购物这件事,我觉得他有进步了。”

“他在选东西的时候,肯定用心算了价钱,所以没有超过10元。我觉得韦海他计算认真。”

……

我走到韦海的桌旁,问:“你那天去买东西时是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想的、算的吗?”韦海点点头。我发现这时的韦海同学表情很放松,羞涩地笑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都发现了韦海同学其实也有很多优点,大家愿意帮助韦海同学进步吗?”

“愿意﹗”

经过这次日记事件,欺负、取笑他的同学慢慢变少了,在上课时,我尽量多鼓励他回答问题,尽可能从多角度赞许他,即使答错了,我也表扬他有胆量举手。在不断鼓励和表扬中,他慢慢找到了自信,脸上露出了笑容。课间,也时常看到他和同学们做游戏的身影。

二、我的回答也对了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突出特点是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在教学《捐书活动》时,不仅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还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说出估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18+104+95=?谁来估一估?说一说你的理由。”

“我估计有320本,我把118看成120,104看成100,95看成100,所以估算的结果是320。”

“你的估算有道理。有谁的估算方法与他不同?”

“我估计有310本,我把118看成110,104看成100,95看成100,所以估算的结果是310。”

“你的估算有道理。有谁的估算方法与他不同?”

教室像炸开了锅,小手举得高高的,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这时我看见班里平时考试都不上50分的韦鹏把手举起来了又放下去,我立刻大声说:“我们把机会让给韦鹏好吗?我看见他举手了。”教室的声音渐渐小了,我走到韦鹏身旁,鼓励他回答,同学们安静了。

“我估计得300,我把118看成100,104看成100,95看成100。”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韦鹏的脸都红了。我微笑着对他说:“你今天表现真不错。”讨论在继续……

下课了,我把韦鹏叫到身边。

“你上课时的表现真不错,你为什么举手了又放下去?”

“我怕不对。但起来回答,我也答对了。”

“是啊,说明你这节课学得很认真。老师相信你,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有进步的。”他点了点头,我们都笑了。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古希腊皮格马利翁对他的少女雕像寄予了希望,每天含情脉脉地凝视她,最后奇迹产生了,雕像少女活了。教师要用放大镜看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把小小的优点放大了,就会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对学困生不时流露出特别的关注,对他们不作正面的批评和指责,给予赞许和厚望。诚挚的感情使一个毫无生命的雕像获得生命的活力,“皮格马利翁”效应虽说是一种情感的影响,其实它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的延伸,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关心和爱护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奇迹就会产生。

猜你喜欢

鼓励奇迹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活着本身就是奇迹
什么构成了奇迹
奇迹的来处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奇迹并不存在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