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5-28刘占刚

考试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物理科学科技

刘占刚

随着科学技术与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应试教育”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它是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面向的是所有学生,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时,教师要认真对待,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习和物理活动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主动完成知识的探索和汲取。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通过教学活动和其他有效形式对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一、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精心为他们设计一些趣味浓厚的物理实验。常见的趣味实验有“纸锅烧水”、“飞机投弹”等。在实验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快乐,动手操作能力也能有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从另一个方面说,物理实验还能帮助学生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带领他们走入科学的世界,帮助初中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不要干涉太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适时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实验方案可以由学生自主设定,也可以分组讨论决定,且实验要是有用的,能够用来解决某种实际问题。如进行“密度知识的应用”的学习时,笔者就找出一些工艺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这些工艺品进行鉴别,看它们是不是由纯金打造的。学生先写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随后实验室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找出几种较有效的鉴别方法,并经过小组讨论选出可信度最高的一种。

二、鼓励学生动手发明和制作

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都非常强,甚至超乎教师的想象。我们要鼓励学生做一些小发明和科技小制作,以此类极富实践性和社会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充分了解科学技术的真谛。学生无论是在进行实践还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动手动脑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从中找到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相互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对科技的体会逐步加深,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我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为了节约资源,我们还引导学生将一些废旧材料有效利用起来,制作成针孔照相机、小天平、量筒等实验用具。我们组织学生对学校里的一些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并将学生的改造结果展示出来,由其他班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开展科技活动有很多益处,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还有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采取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推荐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科普读物。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科学动态,阅读一些与物理科学相关的报纸或杂志,或是通过收音机、电视机收听、收看一些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节目,丰富学生的见闻,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了解科技发展的方向。

笔者所在的班级经常举行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活动,如“实用物理知识竞赛”、“物理小报”、“物理前线”等,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与科学小论文写作能力进行培养。笔者就经常让学生代入某种社会角色,结合特定的社会问题与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以论文写作形式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如学完“安全用电”的知识后,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调查附近居民或自己家违反用电安全的事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和避免?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经过调查研究,写出自己的科技小论文,在安全用电方面学生的构想非常大胆,同时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可见他们在正确运用知识方面有很大提高,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决策能力。

四、举办讲座,宣讲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与见识的增长

科学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练习。在物理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军事、航天、通信等技术知识,或者是那些在某个领域有着重大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的故事与贡献等,将其整理成完整的材料,在进行物理活动时为学生举办一些科普知识的讲座。讲座可以分班级进行,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科技讲座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学动态,而且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其素质。

物理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我们的科技讲座也要尽量与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搜集资料,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进行介绍,还可以举办主题板报,利用这种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教育媒介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际的现代化设施前,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科技的力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最新的科技录像,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五、为学生创造调查、研究的机会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知识,社会调查是一种能够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实地观察和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会有很大提高,同时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度也会提高,增强社会责任感。

如进行“安全用电”的学习时,笔者就组织学生参观某一小区的照明电路安装,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照明电路故障的排除。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时,就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工厂和农村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展开调查,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物理素质。

猜你喜欢

物理科学科技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