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崇璟与晋绥兵工发展
2016-05-28张楠
张楠
蒋崇璟,河北省高阳县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晋绥军区军工部副部长、部长。1949年5月任西北工学院院长。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西南局国防工办主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为国家国防电子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44年在晋绥抗日根据地,贺龙领导着抗日军民相继开展了春季、秋季攻势,解放了晋西北大批的人口和大片的地区。随着队伍的壮大,根据地对军火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依靠原有途径已不能满足战争发展的需求。因此,贺龙决定加强军事工业建设,成立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
当时晋绥的军事工业,主要是在原一二○师修械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修造能力,但总的来说规模较小,只有几百人,从生产原料到技术都比较缺乏。最缺乏的还是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贺龙知道,搞军工生产不比在前线带兵打仗,一定要有一批有文化、有技术,同时还政治可靠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就在这时,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的高材生,曾任八路军三纵队二十七团政委的蒋崇璟进入了贺龙的视野。
蒋崇璟,出身小康之家。父亲在当地行医,为人实在,在乡里颇受尊敬。蒋家木门对联上写着“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便是其父一生行医和处事的写照。父亲为人对他影响很大,原本他一心求学,想当工程师报效国家。然而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要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抗战爆发后,学校停课,在乡间避祸又遇到日军暴行,同窗好友被敌刺死,这些让蒋崇璟坚定了加入八路军的决心。参军后,他随军转战冀中、冀南、冀鲁豫、太行北岳、平西、陕甘宁、晋绥等地,经历大的战斗就有几十次,也曾经右胸负伤,险些牺牲。
原本组织上有意让蒋崇璟干兵工工作,1942年4月,在吕正操麾下期间,蒋崇璟就被调冀中军区工业部任副部长,但由于当时日军的“五一大扫荡”,未能到职。1942年7月到冀鲁豫军区后被派到第二十七团任政委。1943年奉命到陕甘宁边区,担任3个团的行军指挥工作,为保卫陕甘宁做出了贡献。
1944年6月,由于美国记者团和军事观察组到访,蒋崇璟调晋西北司令部任英文翻译。这时的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在二十七团和团长马仁兴配合也很好,心里还是想去前线部队。贺龙也曾经专门找蒋崇璟谈话,向他讲明军工后勤的意义,鼓励他在晋绥兵工业上为抗战做出贡献。这让蒋崇璟很受鼓舞,他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做好工作。1944年10月,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在陕西省佳县悖牛沟成立,王逢原任部长兼政委,蒋崇璟、杨开林任副部长。
当时随着局部反攻的开展,前线部队对炮弹、炸药的需求日益增大。而此时晋绥根据地还无法生产硝化甘油、黄色炸药这类“高级”炸药,只依靠从敌人那里缴获去获得的数量毕竟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攻坚能力。对此,蒋崇璟积极争取,从晋察冀边区带来了寇润圻、李培桐、魏增禹、王素芬(女)等同志,和原来晋绥根据地冯直等同志,开始了炸药生产。
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尽早生产出炸药,蒋崇璟和大家一起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没有硫酸、硝酸,就用土法建成制酸设备;没有萘,就从敌占区买回卫生球硝化;没有基础原料,就发动群众熬硝、开采硫磺。生产硝化甘油时,由于没有防护设备和冷却设备,只能用涂了厚釉的瓷盆来生产。做一次硝化,酸雾就把袖子烧烂了。由于当时物资缺乏,很多同志就不穿衣服,每硝化一次,胳膊就脱层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毒气体、有毒物质,都无法有效防护,几乎人人都有了中毒症状。终于在1945年5月,工业部生产出了硝化甘油、黄色炸药和雷汞,在八路军大反攻的关键时刻支援了前线。
后来,蒋崇璟陪同美军观察组参观晋绥根据地的部分军工厂时,美军观察组成员对他们能在如此艰难恶劣的条件下开展兵工生产建设表示十分钦佩,高度赞扬了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1945年8月,王逢原等奉命赴东北工作,蒋崇璟接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部长。其实当时蒋崇璟原本在去东北的名单上,贺龙见到后,从全局考虑,认为当时晋绥兵工发展非常需要蒋崇璟,就把他留了下来并委以重任。这是贺龙第一次挽留蒋崇璟。
蒋崇璟接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部长后,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加上当时一些外部的有利条件,晋绥兵工业很快迎来一个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当时部队攻下了北同蒲的重镇轩岗,把煤矿发电厂的机器和设备拉回了解放区,其中有50千瓦和60千瓦的发电机组。另外,从大同口泉煤矿、平旺电厂搬回了一些设备器材,运回了黄色炸药,又从军工各厂和地方武装中抽调了一部分同志。利用这些,蒋崇璟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将两个厂逐步扩建。到1947年已经发展组建为7个厂:晋绥后勤部修械厂改为晋绥军工一厂,生产专用机械和工具装备;李家坪炸弹股改建为二厂,生产八二迫击炮弹、掷弹筒及复装后膛炮弹;临县招贤镇土高炉实验工作组改建为三厂,生产手榴弹、大口径前膛炮弹;四厂是化学厂,生产硝化棉发射药及硝化甘油炸药等;五厂生产五○、六○炮弹及手榴弹;六厂是发电厂;七厂负责炼铁、铸造及陶器、玻璃器皿的制造。这时职工总数已经达到4000余人。
在这期间,1946年春,由国共两党和美国人参加的军事协调处执行部和执行小组成立。由于蒋崇璟政治过硬、经验丰富,又精通外语,上级领导要调他过去。贺龙当时还在前线,知道这一情况后不同意这样安排,他说:“军事工业很重要,蒋崇璟不能离开。”这样,蒋崇璟又留了下来。这是贺龙第二次挽留他。
1946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议。为了维护和平、发展生产,中共中央曾指示军工部门,要从主要为战争服务转向军民结合,并从组织形式上进行了调整。随后,一些根据地的兵工厂开始了复员转业。然而,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好反内战的准备。6月21日,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前夕,中央军委电告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希望他们设厂自制黄色炸药。由于之前在蒋崇璟等人的努力下,已经积累了制造黄色炸药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贺龙在当月内就向中央军委回电,晋绥炸药厂可自制黄色炸药。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各根据地兵工企业被迫停止精简复员,回到战时体制,恢复兵工生产。endprint
1947年,由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晋绥解放区成了西北战场的后方。由于西北战场对武器弹药的需求非常大,为了避免陕甘宁边区军工遭破坏,贺龙便和彭德怀、习仲勋商议,将河西的军工厂全部迁到河东,集中力量发展军火生产。9月陕甘宁边区工业局同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合并,新成立后勤部工业部,李颉伯任第一部长(几个月后调中央工作)、蒋崇璟任部长、杨开林任副部长。
上任之初,蒋崇璟就认识到自己肩头担负着为西北战场提供武器后勤支援的重要任务。在上级的指导下,他和同志们提出“分散隐蔽、接近资源、交通便利、宜于运输、支援前线” 的建厂方针,同时决定“加强炮弹、手榴弹与炸药的生产”。工业部七厂等很多军工企业便是在此时建成的。为了完成任务,蒋崇璟一心扑在兵工生产工作上,整天没日没夜地视察工厂、抓紧生产、组织后勤、研究工作;在生活上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搞任何特殊化;随时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他带领大家克服没有专职教师的困难,动员有文化的给没文化的上课,有专业技术的给没专业技术的讲课。同时,在他的领导下,工业部还经常开展一些业余文化活动,大家自编自演,举行小型“演唱会”,唱革命歌曲、山西梆子,扭秧歌。蒋崇璟还非常重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重用了温承鼎等技术骨干。在大家的努力下,晋绥后勤部工业部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蔚然成风,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1948年8月,工业部系统就评出刘元等486名先进个人。
1948年延安收复后,晋绥军区工业部改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同年底平山兵工会议后,兵工建设开始逐步向系列化和配套化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工业部已经有了19个厂和1个技工学校,除了一到七厂外,八厂修械并生产手榴弹、地雷;九厂搞总装;十厂修炮;十一厂在陕北延长,生产石油;十二厂生产丙酮;还有发电厂、自来水厂、面粉厂、纺织厂、毛织厂、皮革分厂。
在解放战争中,晋绥兵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较好地完成了生产任务,有力支援了前线。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共生产七五山炮弹4300发,一二○迫击炮弹5000余发,八二迫击炮弹7万发,五○、六○掷弹筒弹8万多发,手榴弹100多万个,爆破药、发射药、黄色炸药20多万斤,复装子弹15万发,皮革10多万张,另外还造了各种炮弹专用机床20台及轻工业所需的机床和工具,还生产了若干电池等。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1949年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改称西北军区,后勤部工业部改称西北军区后勤部兵工部,蒋崇璟任部长,谷佑箴任政委,杨开林任副部长。1949年5月后,蒋崇璟随军到西安,奉贺龙之命接管西北工学院,兼任西北工学院院长。到了1949年8月以后,兵工部所属人员除一部分留在山西,大多数都随军南下、西进参与接管城市工作,到了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地。不久,中共中央筹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要蒋崇璟到当时的食品工业部任职。西北局在讨论时,贺老总说:“中央调人,坚决执行,不过蒋崇璟留下搞军工更合适。”这样,连同之前的两次,贺龙留下了“三留蒋崇璟”的佳话。
(责编 王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