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绿水是美丽 蓝天白云是幸福
——让生态“红线”成为高压线

2016-05-28王洪海

乡音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宅白洋淀红线

文/王洪海



青山绿水是美丽蓝天白云是幸福
——让生态“红线”成为高压线

文/王洪海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雾霾频发、湿地干涸、森林锐减,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两会上,细读过148页“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后,住冀全国政协委员都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吸引:“20篇里专辟一篇七个章节谈改善生态环境”;“25个‘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达40%”;“13个约束性指标中,涉及生态的有10个之多,PM2.5首次写入”。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力求河北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河北省将全方位开展生态修复,打造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实施山体修复、节水综合治理、绿色河北攻坚、高标准农田建设、湖泊湿地保护、海岸海域整治修复六大工程,确保2020年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初步建成。

支持白洋淀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具有完备的沼泽和水域生态系统,被誉为“华北之肾”,在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乃至京津地区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几十年来,淀区内人口快速增长,气候也越来越干旱,干淀化趋势明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付志方认为,这为更好地解决河北省生态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带来了希望和契机,希望国家加大对白洋淀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支持力度,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使白洋淀充分发挥京津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作用。

刘德旺委员

“近年来,河北省十分重视白洋淀生态修复,每年投入资金,跨流域调水为白洋淀补水,并制定了《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按照这个规划,修复白洋淀生态系统需要投资246亿,包括引水调水、污染综合治理、淀区空间布局优化、入淀河流的整治、生态环境维护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难度很大。虽然目前河北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任务重、压力大,但仍将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白洋淀管理好、维护好,希望国家重视,给予支持。”付志方说。

坚决打好治理雾霾攻坚战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形势不容乐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德旺提出,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区域间合作,打好治理雾霾攻坚战。

“当前,京津冀区域雾霾防治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能源消费一煤独大、机动车尾气污染依旧突出、落实主体和监管责任不到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刘德旺委员呼吁,要从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和民生福祉的高度,认识防治雾霾的重要意义,树立重于泰山的责任感和行云流水的自觉性,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立足长远、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刘德旺建议,要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推进燃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继续整治道路车辆污染,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要实现精准治霾,强化重污染天气污染源解析工作,针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精准防治、科学施策;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协同处置能力,协同防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完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要全面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在引导责任主体提高环保自律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监督执法,开展联动执法。

沈瑾委员

胡万宁委员

王福强委员

京津冀共同划定生态红线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改善生态环境是重要突破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出:通过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明确生态廊道。”

“由于京津冀三地对生态红线理解不同、划定主体不同,造成划定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别,带来实施管理困难。现行采用的以各类生态保护区范围为基础划定生态红线的方案,在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红线与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保护现行法规之间如何对接,产业环境准入标准、生态补偿、违规惩罚制度不明确,将使生态红线的实施缺乏法治效力;再比如,各类生态保护区空间上交叉重叠,蓝、绿、黄色空间边界模糊,部门管理难以落地,这也是造成生态空间被侵蚀的重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林业厅副厅长沈瑾认为,京津冀应在共同平台上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提升。

沈瑾建议,京津冀三地确定统一的生态红线划定思路,搭建统一工作平台,成立京津冀三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协调组;资源共享,实现生态资源一张图;协同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横向衔接。同时,要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开创京津冀区域生态管理的新模式。

注重津冀海洋生态环境修复

作为京津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天津滨海、唐山曹妃甸新区等沿海经济社会进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时期。

“海洋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的加大,沿海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环境产生新的污染增量,使本已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存量污染和增量污染的双重压力。”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胡万宁看来,如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绿色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河北一类和二类水质海域占比由94.08%下降到57.44%,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占比由1.34%上升到18.89%,且集中分布于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近岸海域:秦皇岛汤河口、唐山曹妃甸附近和黑沿子以及沧州歧口和黄骅港。天津市海域95%以上为劣四类海水。

胡万宁建议,必须把海洋生态修复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设立国家海洋生态修复专项基金,加大国家资金支持力度,扩大辐射面,完善海洋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将津冀海域生态修复资金保障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

实施农村住宅节能保温改造

“当前北方农村取暖燃煤排放已成为雾霾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建议实施农宅节能保温改造,减少农村原煤散烧绝对使用量,从源头减少雾霾产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王福强在调研时发现,在京津冀地区农民取暖燃煤量大面广,造成的污染某些时段甚至超过工业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数据显示,2015年京津冀地区总燃煤量已经超过4亿吨,其中约1/10进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家庭中用作原煤散烧,造成大气污染。

“推广清洁型煤是减少原煤散烧的关键环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还需加大力度。同时,农村‘煤改气’成本也比较高,农民接受困难。”王福强了解到,农民住宅跑风漏风,热量流失很多,只要对农宅进行外墙保温,农宅内温度即可平均上升4℃~5℃。再适当补充一些太阳能、热泵等热源,即可保证农户越冬。据测算,实施农宅保温改造,可以平均节能60%。“如果京津冀地区大面积实施农宅保温工程,按照平均节能50%估计,可减少原煤散烧500万吨以上。目前农村农宅节能改造技术成熟,具备了更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王福强建议,将农宅保温改造作为下一步治理雾霾的重点,在京津冀的广大农村地区组织实施。他建议把农宅改造工程纳入京津冀大气治理行动计划,配套国家资金,同时结合中央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农村政策,列入农村工作计划。

专题策划之五

猜你喜欢

农宅白洋淀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冀东沿海穿堂式农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及节能改造分析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白洋淀文化:一万年的积淀一千年的起点
白洋淀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