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轨道交通高架区火灾事故特点及处置对策

2016-05-28叶光荣

科技与创新 2016年9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轨道交通

叶光荣

摘 要:随着北部新区经济建设和重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和6号线,路网运营线路总长超过200 km,并且远期规划的18条线路的轨道站点大部分为高架轨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主要探讨了轨道交通高架区的火灾事故特点、辖区轨道交通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及装备配备情况、高架区间火灾事故处置对策等。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区;火灾事故;处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51

1 轨道交通高架区火灾事故特点

因轨道交通对坡度和弯度要求较高,再加上重庆的地形地貌较特殊,建设轨道交通时必须架设大量的桥梁,由此形成轨道高架区间。特别是3号线、6号线,大部分高架区均为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灾害事故可能发生在距离地面10 m以上的高空,或形成高空与地面需同时救援的立体救援格局,也可能是在公路不通、人迹罕至的山林。发生事故后,消防车辆、装备,特别是登高或高喷等大型特种装备无法及时到达,或者到达后施展不开,造成救援困难。另外,这类事故的发生时间并不能确定,发生周期无规律可循。轨道交通高架区间多架设于城市道路上,事故发生的路段交通较为复杂,且时间、地点不定,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轨道区域高架区间事故存在易造成交通长时间中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特点。

2 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及装备配备情况

2.1 建立专业救援队伍

充分考量轨道交通火灾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依托攻坚组人员,结合轨道交通线路分布划分作战单元,明确各中队“空中”“地下”管辖界限。同时,将轨道线路附近中队编为一个作战模块,并组建轨道支队和所属中队作为专门的轨道交通灭火救援和抢险力量。

2.2 配备专业救援装备

中队要配备水罐泡沫车、压缩空气泡沫车、高空作业车、抢险救援车、器材运输车等,并配备液压破拆工具组、凿岩机、钢筋速断器、救生缓降器、排烟机、救生照明线、折叠式担架、救生气垫、卫星电话、地下通信设备、隔热服、防化服、氧呼等相关器材装备。

2.3 加强专业救援训练

支队要将每个站点和每处区间线路灭火救援任务分配到各中队,逐点逐段制订灭火救援预案,集中组织开展战术研讨和联合演练,做好技战术准备。

3 轨道交通火灾事故处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不长,加之受协调合作机制、训练系统性保障、专业救援装备配备、实战经验积累等因素的制约,辖区在轨道交通火灾事故的救援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3.1 对轨道交通设施不够熟悉

部分中队干部对轨道交通火灾事故的风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站点结构、机车构造、动力布置、排烟方式及救援装备的进入等问题思考得不够。

3.2 专业救援训练不够系统

轨道交通连续运行时间长、站台人员持续聚集、电气控制线路设备防水要求高,加之协调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模拟训练设施,导致训练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3 专业救援装备不能满足需求

轨道交通设施大多具有高刚性、高强度,一旦机车翻覆,往往需要破拆。如果在地下遇险,常规消防车难以靠近灾害点作战,并且还需要使用大功率排烟、照明等设备。从当前部队配备的车辆和器材装备来看,专业救援装备的配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即缺乏轨、路两用车辆,缺乏适用于高刚性、高强度切割的破拆器材,缺乏能在地下洞室长距离排烟的设备,现有通信设备在地下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4 高架区间火灾事故特点及处置对策

4.1 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火灾事故特点

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火灾事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高架区间多处于城市道路上方或山林、水域上空,易引发次生灾害事故;②人员疏散逃生困难,救援通道少,作业面小;③机车在山林和水域上方停车,消防车辆和大型救援装备难以靠近。

4.2 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火灾事故处置对策

在救援中,应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多方联动”的指导思想,采用“疏散转移,立体施救,快攻近战”的战术。在实际救援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准确掌握灾害信息,及早制订救援方案。在受理报警或出动途中,要及时问清灾害事故地点、程度、人员受困等情况,快速拟定救援方案。②积极、稳妥地抢救人员,及时开辟逃生救援通道。要稳定受困人员的情绪,避免出现盲目跳车或意外坠落等情况。在确定电力供应切断后,利用轨道疏散平台、云梯车、缓降器、软梯、拉梯等开辟疏散通道。如果机车脱轨翻覆,应分组从窗口或机车破损变形处实施切割。③有效调集装备力量,第一时间形成救援优势条件。加强与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政府应急办公室的联系,及早调集轨道交通救援车和升降装备。如果机车翻覆,还应调集大型起重和破拆设备。根据灾情调集水上救援力量,做好照明、降温保暖、饮食和油料保障等工作。④消除火灾等危险隐患。轨道高架区间发生事故后,易造成机车车厢的燃烧或爆炸。因此,消防部队在疏散、抢救被困人员的同时,还要组织人员对车体已燃烧的部位进行灭火处置;要及时主动与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关技术人员联系,对于易发生燃烧爆炸的部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外,还要组织人员检查事故机车所在的轨道梁是否存在坍塌的危险。如果存在,要及时采取加固或转移措施。⑤加强安全防护,避免发生坠落事故。救援中,不要将大量人员集中在一起,每个救援点安排两三人即可。救援人员应佩戴好头盔、手套等装具,必要时可使用安全绳自救。救援现场应设置安全员,明确警报信号。

就做好轨道交通高架区间火灾事故处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建立轨道交通部门、消防部队协作机制,加强演练;②利用轨道交通基地设施和站点开展专业救援训练;③加强专业救援装备的建设,比如轨道交通站点可配备轨道救援车辆;④在大型枢纽站点设计时,充分考虑消防救援需要,安装消防车运送电梯等设施。

目前,轨道交通高架区火灾事故处置对我们来说还是个新课题,我们将借鉴兄弟省市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学习研究和专业训练,努力提升部队处置复杂灾害事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柴文辛.数字化地铁灭火救援预案的设计和编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03).

[2]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殿业,金诚,郭孜孜.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理论与技术体系探讨[J].铁道,2006(05).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轨交项目审核全面提速
数学(一)
浅析消防现实斗争中火灾事故调查面临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浅议火灾事故认定行为的可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