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

2016-05-28杨幼梅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历史

杨幼梅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120-02

公民意识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恰好是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开始关注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利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一项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的教学任务。历史课程有很强的人文性,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笔者认为,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契机,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培养公民意识的有用内容

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公共道德水平,是社会形势的迫切要求。历史课程的内容贯通古今,涉及中外历史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信息含量巨大,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辨性,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可能。教师需认真钻研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寻找进行公民教育的切入点,渗透公民意识。

例如,《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告别了历史课程中单纯的历史知识学习,而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初中生的兴趣、思想、观念等。笔者在研读历史教材时,结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现这部分内容是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加上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十分自然地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顺利地进入历史课程学习。笔者通过联系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状,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社会、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了当前农村土地大量荒芜、我国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并通过与老师以及同学讨论,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抓住这些有利的切入点,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由上例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学虽然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公民教育,教师需以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找到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培养公民意识的有利环境

公民意识从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任何一种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会自然而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更加需要借助外界环境的力量。教师可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于公共道德、社会责任、法律观念等有关公民意识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鸦片战争》一课内容时,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当时鸦片对我国人民、经济造成巨大危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其中既有中国人由于吸食鸦片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图片,也有清政府腐败无能、奴颜媚骨的插图等。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直观的图片,真正受到了心灵的触动,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和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营造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氛围,触发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开始思考造成当时中国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和对策。笔者顺着学生的思维,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的历史学习情境,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推动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形成。

由上例可见,在教学中以历史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构建一个有利的环境,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达到渗透公民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探寻培养公民意识的可行模式

摒弃传统历史教学中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益尝试。诸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一些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创新应用这些新型的学习方法,可以丰富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视频,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信息,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接着,再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找出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核心知识,并争取进行记忆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形成了初步的国家主权意识、法治意识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或困惑,比如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质、创新性等,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教师再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让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由上例可发现,创新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公民意识的独特认知,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

四、组织实践活动,提供培养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既是历史学习的主体,也是公民教育的客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借助有效的学习资源,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公民意识各个方面的理解,让公民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自觉规范自己的公民行为。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这节活动课中,通过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这个主题,对家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明确调研的目的、方法,确定调查的内容、方式,制定调研的步骤,分析调查的结果等,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协作水平,促使学生形成了合作意识,同时还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了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发现家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家乡环境的污染、人们的不文明行为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一些基本的公民意识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形成,并且不断强化。

由上例来看,围绕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历史学习内容为依据,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历史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

从小处来看,公民意识的形成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无法估计的影响;从大处来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民族强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发挥历史课程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抓住初中阶段这个人生中重要的关键期,有效地开展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历史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历史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