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观方法导入新课浅探
2016-05-28李玉辉
李玉辉
【关键词】新课导入 直观方法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9-02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注重新课导入。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更注重在课堂伊始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学习情境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直观方法最为突出,它的实施将数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的感官得以解放,促使学生迸发联想,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效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一、利用现代技术导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初中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新课,以其直观、丰富多彩的特点,将数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师在新课导入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以口述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分别展示出了y=2x2、y=-2x2以及y=2x2+1的图象,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图象,自行探究其中的一些规律。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图象上,并充满了好奇。教师首先将y=2x2和y=-2x2的图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两个图象,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刺激下,主动地观察、思索。之后,教师又将y=2x2、y=2x2+1的图象放在一个屏幕上,继续让学生对比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非常主动,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
利用现代技术导入新课,丰富了课堂色彩,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并将课堂知识内容直观鲜明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成。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借助趣味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对于好玩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诱惑,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数学内容是枯燥、无趣的,但游戏是灵活有趣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游戏进行新课导入,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主观上更乐于接受数学知识内容,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引入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教师先准备了三个不透明的箱子,其中第一个箱子里装有5个白球6个红球;第二个箱子里装有3个黄球6个黑球;第三个箱子里装有6个黄球。师:现在我们来做游戏,每个学生分别从这三个箱子里各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并放回,之后再重复同样的动作,每人连续摸3次。学生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很兴奋地投入到游戏中。在学生相继做完游戏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观察、探讨各自所摸球的颜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学生发现在第一个箱子里不可能会摸出黄球,在第三个箱子里摸出的球一定是黄球,至于第二个箱子里可能会摸出黄球,也可能不会摸出黄球,是不确定的。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后发现第二个箱子里对于是否能摸出黄球,好像存在一定的规律,于是他们又投入到探索中。
借助游戏进行新课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内容,促使学生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有效过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内容。
三、借助实物模具,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数学概念的学习本身就是枯燥无趣、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由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在新课导入时,充分利用实物模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实物模型,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数学知识内容,从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时,教师先拿出了几个立体几何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球体),然后将这些物体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并适时地动手操作,画出相应的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收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学生都很仔细地观察这些立体几何实物,开始动手绘制。在绘制有关长方体图形的平面图形时,为了更好地绘制出正确的平面图形,有学生将这个长方体实物放置在自己面前,并从水平方向正面观察这个长方体,学生很清楚地发现是一个长方形,于是学生就在图纸上画出从正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学生就这样借助实物,开始了探索学习。
新课导入时,实物模具的引入,将数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化,将静态数学变得动态十足,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很多数学知识的源头都是实际生活,如果在新课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时,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变得直观实在,让学生可以触摸数学,进而集中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在教学伊始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A、B两种糖果,A糖果每千克20元,B糖果每千克18元,现在想要将8千克A糖果和若干千克B糖果混合,要使总价格不超过400元,而且两种糖果总量不能少于15千克,请问B糖果最少要加入多少?最多可以加入多少呢?这种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好奇,都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于是,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在了解了不等式的知识内容后,列出了相关的不等式组:
之后,学生继续探索这
个不等式组的解法。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将数学内容变得简单直观化,使数学知识不再遥不可及,并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意义。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对数学内容不再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能够从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总之,以直观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可以带领学生直入主题,将数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吸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