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学起点的尝试与思考
2016-05-28覃健昌
覃健昌
【关键词】教学起点 《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4-02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鸡兔同笼》是一个难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内容,被安排在六年级上册。教学之前,笔者经过学情调研,发现学生在低年级学过列表枚举法和画图法,四年级学过假设法,五年级学过方程,因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假设法,能够套用假设法的解题模式来解答,也有一部分学生会用方程来解答。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时产生了困惑:该如何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呢?经过深入探究,笔者发现学生虽然会使用列表、假设和方程三种解决策略,但并不知道这三种策略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完善和建构。为此,笔者认为,应当把握认知结构变量,即知识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认知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找准经验,彰显已有认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新知的建构都是基于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因而,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已有经验并由此入手,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
在学习《鸡兔同笼》初始,笔者从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引导:你认为“鸡兔同笼”这类问题是怎样的呢?请举例说明。学生展开猜想,有的提出:“鸡兔共有头8个,脚16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这一猜想立刻遭到了反对,有学生认为不符合这道习题的题意。那么怎样才符合题意呢?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将脚的数量设定为26只、28只或者是30只。笔者伺机追问:“就以26只脚、8个头为已知条件,你怎么来解这道题?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开始独立解题,有的采用列表的方式:
此时笔者引导道:“这张表中两边划去的是什么意思?中间圈出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认为,划去的部分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圈出来的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以上环节通过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由此入手,根据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已有认知起点,学生通过列表尝试的方法,初步体验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鸡兔数量的调整,脚的总数也会发生改变,为下一步采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找准了方向。
二、抓住起点,建构认知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只有抓住这个认知起点,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实现有效教学。
当学生提出用列表的方法来解答时,立刻有学生提出可以采用画图法,还有学生提出这两种方法都太麻烦,可以采用简单一点的方法,那就是假设法。先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可以求出兔子的数量为10÷2=5(只),鸡为8-5=3只。
对于这种解决策略,很多学生产生了疑惑:明明假设的全都是鸡,为什么求出来的数量是兔子的数量?针对这个关键点(也是难点),笔者展开了引导:为什么要用10÷2?这个2代表什么意思?10又代表什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动态展示,学生立刻明白了,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那么脚是16只,但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少了10只脚。为什么少了这10只脚呢?因为每只鸡比每只兔少2只脚,由此可知,这10只脚里有多少个2,就有多少只兔子。也就是说,假设笼子里全都是鸡,少的10只脚都是兔子脚。反过来,假设的全都是兔子,那么应该有32只脚,但实际只有26只脚,这样多出来的6只脚都是鸡脚,就可以算出鸡的数量。
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画图、列表和假设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这几种方法其实都是基于一种方法,那就是假设。区别在于,有的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兔,有的只是假设部分是鸡或兔,并且经过调整后最终找到答案。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抓住学生的已有认知,并以此为起点,将学生个体或者集体的认知经验和思考转化为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了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操纵认知变量,实现知识迁移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概念是否清晰,决定着学生对新知和旧知能否形成有效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题目中的认知变量,有效建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例如,在学生顺利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之后,笔者进行了变式设计:小明参加一次数学竞赛,共有20题,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或者答错倒扣1分,最终小明得了76分,他答错了几道题?学生很快根据假设法列出算式,但发现结果有出入:20×5=100,100-76=24,24÷(5+1)=4(题)以及20×5=100,100-76=24,24÷(5-1)=6(题)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5+1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经过讨论,认为要考虑实际情况,假设答对20题有100分,但实际上是76分,这样多出来的24就是答错的,答对的比答错的多1,即5+1,由此可以算出答错了几道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准教学起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建构知识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