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浅探
2016-05-28伍世勋
伍世勋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学习 学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30-01
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探究能力的提升,在现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掘学具作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构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为学生通往数学探究殿堂铺设一座“金桥”,衔接数学与现实、沟通具体与抽象、贯连数字与图形,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关联生活,用学具架起数学与现实之间的“金桥”
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学具能够发挥独有的媒介作用,让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数关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操作学具,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化为学具,将具体实物间的数量关系表达为数学符号关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如在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初步的了解;接着让学生摆弄手中的三角形学具,进行来回扯等操作,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点。这样的动态操作方式不但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在外显动作与内隐感受的结合中对“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质有了深刻的感知。
二、沟通想象,用学具架设起具体与抽象之间的“金桥”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推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时,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具在沟通具体与抽象之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使用学具要与学生的想象力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想象中,将生活中各种实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演变为表象特征,并在学具操作中进一步内化为抽象的数学符号。
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一课时,为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由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若干个小方块(边长为1厘米)搭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计算并进行记录。在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从特殊到一般”的想象,感悟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学生的抽象理解有具体实物的支撑,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认知。
三、转换角度,用学具架设起数字与图形之间的“金桥”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数字与图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图形比数字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掘数学学习内容中“数形结合”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探究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可以调整学生的思维角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时,对于教学中“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这一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化整为零”的具体意义。如计算54÷4,将5捆小棒(5个10)平均分4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为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4根合并成14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为4。这样的操作过程与竖式计算过程互相比对,从“形”的角度过渡到“数”,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具体感知得以协同发展。
四、贯穿思维,用学具架设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金桥”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整体,其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想与迁移。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经验储备,让学具成为学生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有力工具,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判断,并认真、细致地求证和检验,从而获得确定的结论与真切的收获,让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都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回忆已有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确定“平移”“旋转”的图形转化方式;接着让学生分组展开操作探究,大胆地进行各种剪、拼、接的操作尝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学具主动将已知与未知贯连起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对学具的操作活动中融入想象、联想和更多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有了这样一座桥梁,小学数学课堂必将因此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