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6-05-28远山
远山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备受社会关注。
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内心执着而笃定,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产品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这种对工作的痴迷以及精益求精应该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不仅企业需要“工匠精神”,教师同样需要坚守、践行这种精神。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推进上专注于专业。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是个高中学历的农民工,23年来,他一心扑在铁路接触网领域,创新施工方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其著作成为职工职业技能教育教材和实用型工具书。成就事业需要一份专注,专注于岗位,专注于工作,专注于职责。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高效。教师具备了像巨晓林那样的“工匠精神”,就会心中时刻装着岗位与工作,清醒地认识到岗位就是责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而是抓质量,提效率,重品质。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庾南,58年躬耕三尺讲台,坚持开展教学科研,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在她指导下成立的“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李庾南实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教师和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付出的是心血,产出的是精品。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落实上持之以恒。铸造导弹舱体的“大国工匠”毛腊生,39年以来,他只做了一件事——为导弹铸造“外衣”。一生只干一件事,干好一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坚持、坚韧是成事之基。教师具备“工匠精神”,就会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耐住寂寞、稳住心神、经住诱惑,“咬定青山不放松”。山东省“美德人物”特等奖获得者王绍山、贾翠珍夫妇,一对夫妻,两个山头,各自撑起一所学校。面对大城市的就业机会,他们选择了深山;面对刚满月的女儿,他们选择了学生;面对渴望知识的山里娃,他们约定在此坚守一生。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从晨曦到晚霞,从青丝到白发,不离不弃,无悔坚守,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融入时代大潮。
践行“工匠精神”要在工作标准上追求极致。木雕大师高应美雕琢不足十平方米的六扇格子门,用了17年时间。其作品工艺高超、构图精美,被誉为稀世珍品。追求极致,是一种对完美境界的孜孜以求,表现为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教师具备了“工匠精神”,就会调整对工作的看法,把教育当作事业去追求,全心全意地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60年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基础教育事业。她桃李满天下,其课堂堂堂都是“示范课”,节节都是“精品课”,却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样的感慨,体现了一位大师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昭示着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
和普通工匠、教师不同的是,大师级工匠、教师有匠心而无匠气,他们立坚韧不拔之志,执着而不固执,在专业上融会贯通,在技术上追求极致,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是灵魂的雕刻师,一位大师级教师不会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而是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发扬“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教师既要有“登高”“行远”的目标,又要抓住根本,打好基础,注意层次,循序渐进。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