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6-05-28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李 彩,李 辉,郭凌宇
Li Cai, Li Hui, Guo Lingyu
德州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且有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不仅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2007年开始,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体质测验,教育部还在全国选出学校进行试点,随机抽出部分学生上报教育部,来评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但经过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来看,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现谨对德州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德州学院体育专业(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2012级学生、2013级学生、2014级学生、2015级学生(年龄范围20-24岁,人数共计约800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德州学院体育专业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779份,无效8份,有效率98.9%。
1.2.2调阅体质监测数据
调阅体育专业大四学生前三年男女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统计表。
1.2.3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运用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1.2.4访谈法
在调查期间随机访问体育专业大学生和体育专业的老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2.5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了解近年来我院体育专业学生课外锻炼的相关情况,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1.1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2015年秋季测试结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采用的是百分位数区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用于百分位数相应的百分值乘以权重系数得到的分值作为学生在各评分指标上的评分值。根据学生所得的总分的高低评为优秀(86分以上)、良好(76~85分)、及格(60~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等相应等级[4]。在2015年秋季对德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新体质健康最新测试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说,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指数大多在75~85分之间,体质状况处于良好水平,不及格率很低,但优秀率也较低,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体育专业现有的四个年级中,二年级(2014级)学生的体质指数平均值最高,为87.5,一年级(2015级)学生居于次位,平均值为83.8,大四的体质指数为最低平均值为75.1。相应的,其他身体机能指标也均为大二学生居于首位,其次为大一,第三位是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最差。从各年级体质指数的标准差来看,大一、大二的标准差较小,大三、大四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大一学生的体质个体间差异较小,大四学生的体质个体间差异较大。
2.1.22012级在校期间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新体质健康监测数据(2015年秋季测试结果)
表2 体育专业2012级学生四年来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的变化情况,我们调阅体育专业2012级学生四年来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并加以统计(见表2),发现体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虽然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呈先上升后又下降的曲线变化。从统计结果来看,2012级学生的体质指数从大一到大三逐年升高,大三时达到84.3,大四的体质指数迅速下降,甚至低于入学时水平。体育专业学生入学后肺活量逐年增加,第三学年达到最大,第四学年有所下降,总体仍高于入学时的水平,波动幅度不大;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台阶实验得分在大二时稍有提高大三时又略有下降,大四与大三时基本持平,仍稍高于入学水平;男生的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每分钟)测试结果,都是在第二学年明显增加,而后下降,第四学年下降明显,几乎降至入学时水平;女生的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每分钟)在校四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下降幅度不太明显。
2.2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2.2.1导致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
表3 导致我院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限选两项)
调查问卷中,将导致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归为五类作为选项,要求从中选出两项作为主要的原因。统计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选择“课程训练安排不合理”、“课业负担重”作为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的比例较大,大四学生选择“缺乏课余锻炼”和“个人不良习惯”作为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主要因素的比例较大的比例较大。其中大一男生选择“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5.1%,女生选择“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4.2%;大二男生选择“课程训练安排不合理”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3.0%,女生选择“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42.1%;大三男生选择“选择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1.2%,女生选择“课业负担重”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2.4%;大四男生选择“缺乏课余锻炼”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3.3%,女生选择“缺乏课余锻炼”为首要因素的比例为32.0%。值得注意的是,四个年级中,选择“缺乏课余锻炼”、“个人不良习惯”作为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的比例是逐年升高的。
访谈时发现,我校体育专业部分学生有吸烟、熬夜上网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要相当多的同学夜里不睡、早晨不起,长期不吃早餐。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健身有良好的认识态度,并有健身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对自己的体育运动行为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医务监督,锻炼时间、频度和运动负荷都不尽理想。体育专业大四时专业课很少,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于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家教、找工作,或为考研、考公务员做准备。部分同学也因为营养和运动损伤导致体质下降。
2.2.2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体育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的的体育运动方式,主要都是是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比赛、集训;大三学生的体育运动方式仍旧主要是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比赛、集训,但与大一、大二相比,专业比赛、集训所占比例更大;大四学生的体育运动方式主要是每天业余体育锻炼和假期体育锻炼。从大一到大三,学生选择专业比赛、集训的比例逐年上升;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中选择专业技能课的比例逐年下降;而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中选择每天业余体育锻炼和假期体育锻炼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表明在大一、大二,体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或集训时进行运动。大三和大四则主要在课外进行锻炼。
走访时发现,体育专业大一、大二的课程门数较多,且比较集中,学生每天只是上运动技能课就已感到累得发昏,已没有时间、体力进行业余训练,星期天、甚至寒、暑假也懒得再去运动;大三时,学生要应付各种要求较高的专项选修课,部分同学还要参加基本功大赛,要进行集训。大四同学为了考研,一般只进行报考专业所需的专项运动技术训练来提高技能,还有部分同学在俱乐部打工,做兼职教练。
2.2.3我院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负面影响因素
表4 我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
表5 我院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负面影响因素(限选两项)
调查问卷中,影响我院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负面影响因素归为五类作为选项,要求从中选出两项作为主要的因素。“课堂学习任务繁重”在影响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负面影响因素中比例都较高,女生选择“课堂学习任务繁重”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课堂学习任务繁重”对大四学生的影响则较小。在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负面影响因素中,“场地设施不足”的比例也较高,特别是对大三的影响较大,对大四的影响因素比例较大的是“场地设施不足”和其他因素,“课堂学习任务繁重”比例则明显降低,甚至低于“其他因素”。即无论哪个年级,都认为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他们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则较小。大一、大二、大三“课堂学习任务繁重”则成为主要因素。
访谈时,许多大一、大二学生反应,每学期除了专业课程外,还要参加各种选修课、必修课的学习和考试等,来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系部、学生会的社团活动又多,课外时间就所剩无几,无暇顾及业余体育锻炼。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总体上来说,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指数大多在75~85分之间,体质状况处于良好水平,不及格率很低,但优秀率也较低,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现有的四个年级中,大二学生的体质指数平均值最高,大四学生的体质指数最低。
2.我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校的四年间,尽管运动技能、机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学生的体质指数从大一到大三逐年升高,大四的体质指数迅速下降,甚至低于入学时水平。
3.课业负担重、技能课及训练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的课余体育锻炼是妨碍我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4.我校体育专业学生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体育专业学生并没有真正养成运动健身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学生的运动锻炼基本围绕课堂教学和比赛集训进行,似乎都是被动的、阶段的、功利性的,每天运动量负荷过大,也很难从中获得心理的愉悦。
3.2建议
1.学校有关部门应对体育专业学体质健康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加大人、材、物的投入,改善学校教学和学生锻炼的环境,使体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2.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激发、保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并给予及时的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3.学校有关部门应注意调整体育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要注重自身运动健身科学理念的培养,掌握体育科学理论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专业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成为真正的“体育人”。
参考文献:
[1]尚保春.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同类不同测试项目的比较与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9-130.
[2]甄志平,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3]陈真.福建省部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14-117.
[4]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 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25-927.
[5]范晓军.我院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8(25):232-235.
[6]常德胜.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2):92-95.
[7]华厚杰.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探索,2008,199(1):76-77.
[8]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2(2):38-38.
[9]王金龙.大学生体质监测报告与课外体育活动管理[J].航海教育研究.2007,4:99.
[10]何永超.对北京市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50-51.
[11]林清.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其研究[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07,30(11):371-372.
[12]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2(2):38-38.
[13]陈雁杨.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116-118.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Physical Fitness of P.E. Majors in Dezhou University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030006
李彩,李辉,郭凌宇
Li Cai, Li Hui, Guo Lingyu
摘要:通过对德州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学生体质状况虽然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和竞赛集训进行,由于课业学习负担重、课程训练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健身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健康呈波浪式变化。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专业;体质健康;课程设置;课余体育锻炼
Abstract: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P.E. majors in Dezhou University finds that although generally their physical fitness remain at a good level, yet thei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mainly center arou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mpetition training. Factors such as heavy study load, un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courses and training and insufficient scientific fitness habit lead to undulated changes of physical health.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E. major; physical health; curriculum setting;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4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95-3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Shanx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