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效果研究
2016-05-28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基础教研室山西朔州036000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基础教研室,山西 朔州 036000
赵迎辉
Zhao Yinghui
武术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效果研究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得知,目前的武术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武术运动的发展和训练现状上,对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少之又少。为了宣传普及武术运动知识,促进武术运动更好地开展,培养人们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利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进行武术训练,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发展发扬光大,,本文对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用于武术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合理的结论,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中北大学体育学院的12名武术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将训练方法与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国家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搜集了相关文献资料,为了解研究现状和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以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效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武术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本文写作的理论依据。
1.2.3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结果和专家访谈结果的数据,运用EXCEL2010和Word2010、spss19.0等统计软件数据统计分析,便于观察。
1.2.4实验法
实验对象:在中北大学抽取12名武术专项男学生,通过配平原则,按照12名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情况,将12名学生分别以6人一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测试指标:根据武术相关专家的指导,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武术专项学生的核心力量素质进行测量。
训练内容:武术训练专业学生的核心力量素质。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表2 测试指标与方法
第1级训练中,用力的部位主要是腰背部以及上臂,并且学生是在静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其能够体验到身体腰背部的发力,对其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增加其重心的稳定性。
第2级训练是在动态下进行的,因此学生体会到的是一种非稳定的运动状态,这种练习需要一定的器材作为辅助,来实现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例如长凳。通过这一级别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神经系统对平衡的控制能力。
第3级训练中,学生主要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克服自身的重力来完成的。克服自身的重力练习的强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难度也相对较大,有助于学生小肌肉群的发展。
第4级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爆发力进行的。目的是针对学生深层肌肉进行的练习。通过这4个级别的训练,预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稳定性与爆发力。
2结果与分析
表3 第1级训练内容统计表
表4 第2级训练内容统计表
表5 第3级训练内容统计表
表6 第4级训练内容统计表
2.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的测试结果分析
表7 实验前测核心力量及核心爆发力数据测试结果
通过对上表分析,在实验前,实验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12.47,测试成绩的方差为1.38;对照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12.22,测试成绩的方差为1.3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上的P值大于0.05,两组队员的核心力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的测试结果分析
表8 实验后核心力量及核心爆发力数据测试结果
通过对上表分析,在实验后,实验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23.12,测试成绩的方差为1.56;对照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15.66,测试成绩的方差为1.42。实验组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上提升的幅度较大,由实验前的12.47提高到实验后的15.66,而对照组虽然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较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在10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上的P值小于0.05,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在核心力量指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这说明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上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实验后,实验组队员在1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最大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26.32,测试成绩的方差为2.65;对照组队员在1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最大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为18.61,测试成绩的方差为2.51。通过对比分析,在实验后,实验组在1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最大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均值上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对照组提高的幅度有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在1次仰卧起坐所完成最大杠铃重量的测试成绩上的P值小于0.05,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在核心爆发力指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这说明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的核心爆发力上的效果较为明显。
3结论
通过样本检测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在核心力量测试和核心爆发力测试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这说明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爆发力上的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武术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 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 4) : 19 -29.
[2]郑楠,王美娟.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 1) : 75 -79.
[3]孙霞.悬吊训练对体育院校排球专项学生人体平衡能力与弹跳力的影响[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0.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Research on Train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Core Strength of Martial Arts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基础教研室,山西 朔州 036000
赵迎辉
Zhao Yinghui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武术训练的主要的训练方法之一,其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对传统武术运动的发展,以及对武术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北大学抽取的12名武术专项男学生进行核心专项力量训练,对实验前后学生的核心力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是传统武术运动中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传统武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效果
Abstract:Core strength training is one of the major training methods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raining. Researches 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s well as the enhancement of martial arts athletes’ athletic ability have vital significance. The paper selects 12 martial arts majors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carries out training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core strength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 is a rather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Key words: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 effect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2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52-3
作者简介:赵迎辉(1987-),男,河南许昌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Bas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Shuozhuo Campus,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huozhuo 036000, Shanx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