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哲学解读
2016-05-28亓娇
亓娇
摘 要:重视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复兴,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的重要举措。通过其报告、讲话以及治国策略等等,不难发现他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躬行践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根据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论述和践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其传统文化观,即对传统文化历史性的尊重,对传统文化包容性的认可,对传统文化实践性的继承以及对传统文化时代性的彰显。总体来说,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既是以史为鉴的思想继承,也是立足现实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哲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2-0019-04
以“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践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个鲜明的执政特色。从习近平的文章与讲话中不难看出,他不仅对传统经典颇为熟稔,经常旁征博引古代各学派的名言智语,而且将传统文化中诸如治国齐家、内圣外王之道等等,加以推演并纳入其执政理念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在此,根据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其传统文化观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归纳与阐释。
一、尊重传统文化的历史性
尊重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是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坚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承认并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加以吸收和借鉴。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就曾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时至今日,这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已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曾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社会实践以及思想家们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整个民族发展史的人文观照和精神含摄,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智慧。因此,尊重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首先要承认传统文化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心理的影响。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3]。虽然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但从习近平所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中,可以看出这种历史积淀已经超越时空的界线而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的血脉,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然,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在帮助我们了解民族历史、把握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认同感,从而使人民群众以更强劲的民族凝聚力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事业中。然而,尊重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不仅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将传统文化的评价置于特定的历史视域之下。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4]只有承认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才能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得以长存。
二、继承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对任何文化形态来说,包容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不可或缺的内在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创造了难以超越的辉煌历史,正是基于文化的包容性。崇尚“和合”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图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在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方面,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5]可见,文化的包容性首先表现于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而文化的多样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构建和谐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要素。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提在于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人民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而且“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6]。习近平还以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下西洋,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等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来论述文化的包容性,并将包容作为文明交流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并非指盲目地仿效,或者奉行“拿来主义”,而是贵在“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旨在成就“有容乃大”的文化境界。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位文化,在承认和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讲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力求丰富和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先进性。虽然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但这种积极的融合必须建立在公平和对等的基础之上,否则将导致文化霸权主义的盛行。因此,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不仅将包容、多彩作为文明交流的原则,而且提出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平等原则。当前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高势位文化向低势位文化的传输,其中西方文化与其它非西方文化相比明显处于高势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试图通过与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交往来加强西方文化的推行与渗透,全球化成为西方化的潜台词。然而,文化上的包容并不意味着对文化霸权的默许和容忍,抵制和消解文化霸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增强文化反思意识与创新思维。因此,习近平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6]
三、永葆传统文化的实践性
包容性使传统文化具备了发展与繁荣的内在可能性,而实践性则是推动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无论是静守无为之道的道家,讲求内圣外王的儒家,还是信奉慈悲济世的佛家,莫不如此。不过,我们通常习惯于将儒家列为入世之学,而将道家和佛家界定为消极避世。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学派都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照,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在有所损益的基础上不断自省与创新,使本学派的思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以发挥独特的历史作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各传统文化学派,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影响力,在很大程度就是得益于它们始终将现实,将人类的命运作为思想的对象。它们不仅是对世界本原的反思与追问,而且致力于对人类世界的改造,以通达至善至美的生存图景。因此,无论是从形成与发展过程,还是从精神内核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在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延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著作或讲话中阐述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强调传统文化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比如,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4]除此之外,习近平还进一步阐明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实践价值,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4]
另一方面是将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智慧吸收并纳入到治国理政的方略之中。比如,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演讲时,将儒家文化中“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的义利观推演到了与巴基斯坦的外交战略中。他在演讲中说到,“中巴要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7]另外,他还将传统文化中富民安民的民本思想和与人为善的价值导向相结合运用于外交战略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策略。
四、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作为对社会历史的反映,时代性是其价值的集中体现。虽然传统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早已时过境迁,但整个文化系统中的某些文化要素依然可以相对独立于它所在的时代而一直延续下去,通过文化复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化复兴不同于文化复古,它不只是文化形式上的回归,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而精神的传承只有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时才能成为精神动力。因此,传统文化的复兴必须结合现实,彰显出时代性,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释和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实现“古为今用”。
首先,传统文化复兴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虽然极其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复兴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但他同样重视马克思主义精神对传统文化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4]以儒家文化为例,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曲阜考察时曾作出明确阐述,认为对孔子思想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应坚持这样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其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习近平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发展要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一度以领先者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然而,也正是囿于这种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而不思进取,逐渐使中华民族囿于方寸之间而拒绝与外界的交流与借鉴,固步自封。最终,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引发了一场民族危机,也带来了文化危机。这场危机使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遭到了空前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受到严重的挑战,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才使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困境,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新路径。
其次,只有立足实际,具备创新意识,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从习近平的阐述中不难看出,文化的时代性离不开文化创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成为常青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智慧,真正成为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总之,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复兴作出的经验总结与思想指导。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9]恰逢其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将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学习、解读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2]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09-27.
[3]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5]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7]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报,2015-04-22.
[8]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责任编辑 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