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自我防治(之六)

2016-05-27凌昌全

人人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浮小麦中医药学会胃痛

凌昌全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知名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领域专家。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中医医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在中医药防治肿瘤尤其是肝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研制出“甘枣宁”营养麦糊、“四生汤口服液”等传统中药制剂,研发了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和新药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等多个奖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批授权5项,主编专著6部。

消渴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学的糖尿病及其他疾病临床表现为此类症状者可参考本篇进行治疗。

【简易疗法及常用中成药】

1.西瓜皮、冬瓜皮、天花粉各15~20克,煎服,适用于口渴尿浊者。

2.鲜藕汁,顿服,适用于各种类型消渴,有清热作用。

【常用中成药】

上消常用琼玉膏、中消常用金芪降糖片、下消早期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后期常用金贵肾气丸。

【日常防护】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节制饮食。所以平时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适量,定时定量进餐,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同时还应保持情志平和,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思虑过度,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保证充足睡眠,坚持体育活动,保持标准体重,防止肥胖,节制房事,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消渴早期或病情较轻者,若能节制饮食或配合药物治疗,疾病尚可控制,但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坚持饮食控制,切忌饮食甘肥酒浆,否则易导致病变的复发。

泄泻

汗证是指一类表现为出汗异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时出汗,一动就出很多汗,被称为自汗;睡眠中出汗,醒来就停止,被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西医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久病及术后汗出可参照本证治疗。结核病、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过性低血糖等,也可出现类似的出汗症状,治疗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故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

【简易疗法】

1.霜桑叶30克,白开水泡服,每日1剂。

2.莲子、黑枣各7枚,浮小麦、黑料豆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药汁与枣、豆、莲子均食完。

3.敷脐法:五倍子粉、白矾等份,以温水调湿填脐中,隔日取去。

【常用中成药】

气虚常用玉屏风颗粒,阴虚常用清身饮、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郁热常用丹栀逍遥丸,热重者用龙胆泻肝丸。

【饮食疗法】

1.黑豆瘦肉汤:浮小麦30克,黑豆30克,猪瘦肉适量洗净切块同煮,食豆、肉,喝汤,每日1剂。

2.泥鳅汤:糯稻根30克,泥鳅100克。泥鳅宰杀洗净,用食用油煎至金黄,糯稻根先煮去渣,以药水煮泥鳅汤,汤成与鱼同吃。

3.糯米大枣粥:糯米30克,大枣12枚,浮小麦60克。先煮小麦取汁,以药汁同煮糯米、大枣,分早晚2次服。

【日常防护】

1.须慎避风寒,以免汗出当风,寒湿入里,变生他病。

2.避免过劳与精神刺激,以免加重体虚气郁的病理状态,导致疾病缠绵不愈。

艾灸

敷脐

胃痛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和饮食有关。胃部及其他脏器均可导致胃痛,注意排除肿瘤等病变。

【简易疗法】

1.指压背部肩胛下角线与脊柱交点至阳穴,由轻而重,直至痛止后再持续5分钟,对各种类型胃痛皆有止痛效果。

2.艾条或温灸贴,温灸中脘,适用于寒性胃痛。

【常用中成药】

寒邪客胃常用良附丸、气滞胃痛冲剂;饮食停滞常用保和丸;肝气犯胃常用猴头菌片、胃苏冲剂;肝胃郁热常用左金丸;湿热中阻常用胃力康、香连丸;瘀血停滞常用血府逐瘀口服液;胃阴亏虚常用五参饮、生脉饮;脾胃虚寒常用理中丸、香砂养胃丸、温胃舒。

【饮食疗法】

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热布包,乘热敷胃部,适用于胃寒作痛。

生姜15克,红糖50克,煎汤热饮,适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日常防护】

1.平时饮食要定时,避免过饥过饱,少食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能够诱发症状的食物,戒除烟酒嗜好。

2.发病时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

猜你喜欢

浮小麦中医药学会胃痛
自汗、盗汗试试浮小麦汤
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证书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La flor de madreselva y el trigo trechel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五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学习《中医药法》座谈会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