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化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5-27崔莉莉

考试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仪器思维能力化学

崔莉莉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抛出疑问,让学生主动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思维和激发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思考,思维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展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富有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NH■的实验室制法时,为什么是用固态的铵盐和碱来制备?通过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与积极性。

2.积极质疑,让学生喜欢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和质疑问题,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比较,设计或改造一套比原来更完善的方案。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中《盐类的水解》这一节:

提出质疑:为什么纯碱是盐却叫“碱”?

分析:想找出规律,就要多进行探索实验。

设计:分组设计,找不同类别的盐类物质进行酸碱性测定。

分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均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设计,学生找到了盐类水解的规律,很有成就感,激发了积极思维的欲望。

3.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化学思维积极性的高低。教师可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在讲金属钠时,做了一个钠与水反应,现象很多: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早已进入课堂,CAI多媒体课件集声、光、色、像等视听俱佳的素材为一体,图文并茂,具有信息的广泛性、传播的高效性、形式多样性的优势。利用CAI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通过拓宽情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情感活动,具有求异思维和发现能力,具有创新思路。

4.动手实验,让学生自觉思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4.1通过实验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即是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从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变化实质——选用哪些化学物质?发生什么特征的反应?属于何类型的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结果?

②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的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条件?

4.2通过装置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装置原理”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实验的目的,应当选择的何种仪器、何种设备、采用何种组合连接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发思考:

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质,检验,干燥,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

②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的连接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何要这样?不遵守此顺序会带来何不良后果?

5.针对训练,让学生多样思维

5.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例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5.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例如在讨论电解质的导电性时教师提出硝酸钾什么情况下能导电呢?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硝酸钾导电性实验视频,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OH)■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而熔融状态时可以导电,使学生很快得出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的自由电子不能自由移动。

5.3推理能力的训练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例如以“碱金属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活动性”和“钠是碱金属元素”这两个判断推出“钠具有较强的金属活动性”的结论,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经常可推理出同族其他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推理。

总之,中学化学教学应以培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目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科学证明,思维能力是可以由训练而获得提高的,一个智力平庸的人可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仪器思维能力化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