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27周青
周青
摘 要: 信息技术进学校的趋势,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多样化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小学科学课堂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本阶段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教学应用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帮助教育工作者建立了符合课程改革的新型课堂模式。《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需要在科学课程中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使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这一要求为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的结合找到了支撑点。下面将通过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三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根据心理学原理可知,小学生处于对客观世界的初级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是从感官体验直接产生的。随着感官体验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强化。当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并强化时,学生会将这种能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方式带有很强的情境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学生此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教学。
1.1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初期教育对个人科学思维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小学是学生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不断体验而形成科学思维的初级阶段。在生活实际中,小学生通过社会接触,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并逐渐让逻辑性更周密。随着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大量科学信息以彩色图片、模型图呈现出来。多重呈现方式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迅速感知内容、巩固记忆、丰富想象,从而实现教学个性化,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2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天、夏天?”“为什么石头会沉在水底?”,在思维能力形成阶段,小学生的求知欲会特别外露。此时小学科学老师需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引领学生参与科学互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和生活的关系。教师可利用信息手段将网络平台中整合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领略中外知识,体味探索知识的乐趣。
1.3信息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技术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小学生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形成初期,无法准确感知课堂内容的科学性。信息技术手段如同给学生搭建继续攀登的梯子,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中引用课件、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可以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理解程度。
2.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根据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构建者。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1创造环境,鼓励自主探索。
人类学习的过程是从直接经验向抽象经验的转化过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科学课堂模式依旧较为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识。网络技术的出现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开放,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当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整体感知会愈加深刻。
2.2丰富教学形式。
信息时代,多媒体手段进入课堂已经成为趋势。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当前阶段,我国小学阶段实验室建设并不完善,学生如果只通过课本文字,就无法真切感受实验内容,电教媒体的模拟演示可以让比较复杂的内容形象生动化。例如教师在讲授农作物成熟的过程时,可以将整个成熟过程压缩成一段模拟演示动画,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课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是对教学机制的一种改革。这种改革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画面,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慧成.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反思[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1).
[2]陆丽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2).
[3]汪云.浅论数字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4,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