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思考
2016-05-27吴田波
吴田波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英语的教学课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各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英语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要学到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获得。因此,老师教学活动的体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需要好的课堂气氛来引领学生。我根据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阅读文的教学,谈谈对英语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思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及英语文化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就。
就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的阅读文而言,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首先设计一个问题“What is a cultural relic ?”,通过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含义。配有一定的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欣赏照片,对问题有所了解,再引导学生谈论“文物”。在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之后,学生对于这一堂课就有了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了铺垫。然后根据本文的题目“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让学生看一下什么是“amber room”。看到照片后的学生都对这个房子产生好奇,文章为什么要说“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呢?层层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就产生兴趣,开始主动地在文章当中找寻答案,一步步探寻事件的结果,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应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任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通过思维理解、落实实现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形成好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结合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实际的条件,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设计一堂课。
根据这一原则,在设计这篇阅读文的时候,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由“amber room ”的建立,到“amber room”位置的转移,再到最后它的丢失这一系列过程,都有一个人物出现。按照每一个人物所做得有关“amber room”的事情,列一个时间的表格,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有一个初步的、大概的轮廓,对于本文的理解也就更上一个层次,再加上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利用动画的形式,使本来枯燥的文本知识在科技的基础上展现在荧幕上,给学生更深的印象。这就像是枯燥的文言文学习,例如《红楼梦》很难让学生读下去,但一旦拍成电视剧就会引起更多观众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方面,使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
三、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正确、合理地使用评价方式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产生,是课堂上所有个体的共同参与,所有个体共同兴趣萌发创造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有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是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更有甚者会把对老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上,对教师没有好感就不愿意学这科目。其实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甚至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感知学生的想法,与学生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在于教师使用正确、合理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听课,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对此要做出一定的评价。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微笑,都是对他们学习的鼓励。例如在这篇阅读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回答问题好的同学说上一句“good”,“well done”、“thank you”这样的简单的话语,都会使他们觉得在这一堂课上发挥了作用。或者提问“What did Peter the Great do to the amber room?”,叫到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并没有回答上问题,这个时候老师不要生气,一个微笑、一句“没有关系,下次努力”会让这个学生觉得温暖,会更加上进。教师不应该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本身的闪光点。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对教师所教授的科目表达一定的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中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总之,通过对这篇阅读文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语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堂教学必须是一个有目的、讲求效果的活动,有效才是教学的生命。教师立足于平时的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主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效地采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0期.
[2]《新课程》,2011年07期.
[3]《双语学习报》,2011年第11期课件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