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016-05-27刘荣东
刘荣东
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实行分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后进生的情意素质培养
1.沟通师生情感,调动积极因素。情意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师生间在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在学生初入学时,他们的上进心、模仿性和学习积极性都教高,但在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失败”后,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在这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可以为学生承担责任,说声“你没学好,我有责任”,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其次,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教育他们“对症下药”,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对“差生”坚持“五不”: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开批评、不操之过急,使“差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爱护和帮助他们的。师生的情感融洽,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追求进步、勤奋学习上。
2.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也是一个主原因。“差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会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简要的笔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数学课的特点,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等。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差生”解决学习困难。后进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常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思维,仔细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努力体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之处,做到未雨绸缪,估计在先;其次在课堂上要随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中观察、揣摩,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进展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3.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成功的机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情感素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兴趣的同时,还要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因为学习成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效应。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通过为后进生创造成功机遇,也可转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对“差生”我采取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和“少吃多餐”等方法为“差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当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的时候,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使之发扬光大。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努力学好数学。
二、分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了解学生,对学生分层。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像工厂中的产品的制造一样千篇一律。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学生自愿报名进行分层,共分ABC三个层次。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
2.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对A、B、C层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要求,这必须在集体备课时就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只需作了解,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分层授课。把学生分层的目的,在于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依照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控制教学内容,凡大纲和教材删去的,坚决不教,练习册、复习资料不用,保证学生集中不折不扣地学好课本、练习卷中的习题。
(2)不增加难度。凡大纲规定理解的就不要求运用,只要求运用到什么程度的就练到什么程度。
(3)不降低要求,凡大纲要求掌握的、运用的,一定当堂练习,当堂检测,绝不满足于讲完例题,学生能够理解。
(4)力争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环节提问都瞄准教学目标,上课前,指明教学目标ABC,激发学生追求目标;这在每节的学习卷上都得到体现。导课时,创设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切近生活,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新授时,突破实施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重点讲解,立即巩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点内容采用立体教学方式。对于难点,多设问,降梯度,或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降低思维的难度。下课前,检测目标达成情况。这样目标明确,该讲则讲,该练则练,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减少了盲目教学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5)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层次,让不同层面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提高,同时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授课时,前20分钟,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启发式教学重点解决全班学生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基本能力训练,指导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这段时间里,B层与C层学生能基本掌握新课内容。20分钟后,对B、C层在简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提出较高要求,而A层学生仍存在困难,完成例题或阅读教材,理解巩固基本知识。通过辅导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再讲解指导,使他们达到基本要求。此时B、C层同学思考课本或消化有一定难度的例题,若有疑难,同样可个别辅导,而A层无疑难的,做课后练习。此时连同讲解及小结大约15分钟,突出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最后10分钟课堂检测(练习)、布置作业。
4.练习分层,课后批阅,量化检测。设计多层次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从巩固知识、检查缺漏、培养能力三方面设计。
(1)尽量扩大消息反馈面。课堂上,先让学生发言,尽可能多地暴露问题,再由优生更正。这样,既解决了中下生的困难,又让优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师的点拨落到了实处。课后批阅练习、作业,一个字、一个符号、一句话、填补知识点漏洞、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解题方法的指导、作题步骤、书写格式的规范、思想感情的交流,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2)扩大信息反馈的点。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注意了解学生实际,新授时先让学生动手练习,学生会做的地方不讲,学生不会的地方则由教师加以点拨。把练习、作业的问题点出来,使其思考、改正。
三、加强个别化辅导,做到有的放矢
个别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加强个别化辅导就是为了普遍提高后进生的全面素质,就是为了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制订辅导计划,个别辅导一般采用三定,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定时每天集中答疑,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定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每次安排2人,重点辅导班级A层的学生,每周安排4次,以使其尽快脱“贫”,B、C层采用预约方式,对成绩较好的同学答疑和点拨,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定内容,主要督促检查、订正最近的练习卷、作业及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在辅导中,由于后进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大,舍去以前的老师讲,学生听,只做消极的应答,学生的参与、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因此先拿出练习题、过关题让他们做,能解决,则继续,否则自己阅读教材,对照例题,提出想法,讲出来,再作题,我后评判同时给予指导。这种方法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学的方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降低问题的切入点,梯度小一点,速度慢一点。当学生正确回答后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其有成功喜悦,给其自信,鼓励自学。当学生遇到问题解决以后,改补课为预习新课,介绍预习方法为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创造条件。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广大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