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分析
2016-05-27繆步应
繆步应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但从目前情况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仍然停留在老师机械化教授、学生被动吸收的层面上,学生对于思品知识仅仅是单纯记忆,没有充分理解和运用。因此,初中思品老师必须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从现阶段的思品教学状况看,一些老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时候,没有用上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导致一些重点知识内容没有被学生完整地吸收,学生无法较好地把握当前老师所讲的内容。现在部分的初中思品课上,老师都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对课文进行讲解,并未作出适当而灵活的变通,因此有照本宣科之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难题便不易得到妥善的处理,学生难以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与积极性,甚至对这门课程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二)对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
通常情况下,在初中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校领导大多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学生在测试中获得的分数是老师评优和评选职称的关键性条件,只有学生取得更优秀的考试成绩,老师才能获取更大利益。对于学校领导而言,只有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成绩,才能提升学校的声誉,为学校树立更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扩大生源。因此,许多初中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没有重视思品这门学科的教学。处在被这种思维影响的大环境下,教育本身就不再具备原有的意义,学生经由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也会丧失本应具有的创新能力和优良品质。
(三)学生自由散漫,课堂秩序不易维持。
当前新课改逐步深入,对我国初中教学的模式亦提出了更多规定和要求。总体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要位置。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能过于主动,而要对学生施以指导与点拨。在初中思品课堂上,老师要把学生作为主角,但不能完全放手。若是将课堂整个交给学生,就容易使学生进入散漫自由的状态,导致讲课秩序不易维持,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长期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成绩逐步下滑。
(四)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要深化学生关于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老师就要在上课前引导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展开适当的预习,使学生能够大致把握该课程的具体流程、重点难点、教学方向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利用分组讨论这一形式,指导学生对组内其他成员的思想进行独到的评价。如此,不但可以协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使学生从其他同学处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从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这两个概念具有本质差别。对于“目的”而言,其含义更加基础、广泛,而“目标”的含义则更加具象、清晰。老师在初中思品课上,必须先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保证其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要制定教学目标,老师可从两大重点入手:第一,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将系统理论作为教学基础,明确教学任务,找准教材起到的效果与功用,按照不同的课文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例如,讲到初中思想品德《珍惜新起点》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制定教学目标,也就是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把自己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主人公意识,调整新同学的心态,使其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从而构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第二,老师要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并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比如,在讲到初中思想品德《自我新期待》这一课时,有一节内容叫做《发现自己的潜能》。老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这样的学习目标:认识到所有人都拥有极大的潜能,潜能的发掘会遭到内部与外界的影响。只要个人努力到位,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够挖掘出更大的潜能。设立了准确目标,学生就会树立自信,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二)建立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预设和生成这两个概念在教育理论里属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元素。预设属于思品教学的基础,表现老师对教材的重视,生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依据现实情况,把预设和生成这两个元素妥善结合起来。
在“目标预设”中,“预”代表教学活动的预见性,也是对初中教师教学水平与经验的重大考验。预设这一环节要求老师在教学开展之前事先预见学生会遇到怎样的难题,以及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疑问,自己应当如何回答。生成这一环节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之上,预设质量会直接影响生成的功能。所以,要构建初中思想品德的有效课堂教学,老师就要灵活运用预设和生成,保证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三)找到真正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
初中思品课适合学生的授课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初中思品课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激发初中生的探索欲及求知欲,为其打造学习思品的成就感,培养其学习兴趣。第二,初中思品课教师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思维,实施综合性教学。在课堂活动中,有些学生喜欢语文、政治,还有的学生喜欢历史、地理。老师要将这类资源综合运用,完善教学主要内容,并强化教课效果。第三,在进行初中思品教育时,老师不可太过追逐形式,而要着重拓展学生思想的深度及广度,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初中思品课程要贴合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抽象的教材知识变得生动化、具象化,使广大初中生可以愉快地展开学习。
(四)在课后练习中表现出学科特点。
对于初中思品教学而言,作业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老师要结合思品课学科特征,为初中生设计精简扼要的家庭作业。思品教师要考虑到作业练习的主要目的,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作业设计,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可能地避开必须死记硬背才可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其学以致用,熟练掌握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作业能够体现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特点,也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学生要想完成作业,就要全方面地搜集资料,对其中经典的知识片段展开研究,并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练习中表现思品学科的特点,可以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变得个性而新颖,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初中教育主要目的是强化广大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道德文化素养。初中思品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尝试运用各类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并给予其足够的交流、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到自觉开展有效学习,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