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王”与杨绛的世界
2016-05-27段逸
段逸
《老王》是杨绛于1984年写作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述了自己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的杨绛已年逾古稀,却对一个逝去多年的三轮车夫念念不忘,他们之间的情谊在那个特定年代下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弥足珍贵,文章读来字字句句平淡朴实,然而,通过王君老师的解读,相信每一个到课者都或多或少领悟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厚谊。王君老师对《老王》一课的解读,有着一个女性教师的细腻与温情,又怀着对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活命”状态的悲悯,对作品意蕴的挖掘深入、到位,在课堂内展开了读者、作者、人物三个向度间超越时空的对话,观课后令人久久沉浸于其中,深受感动。以下我简要谈谈在观摩了王君老师《老王》一课的教学实录后所产生的感想。
一、“活命”:活出高贵的生命
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热身(生字词造句、导入)之后,王君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了本文的文眼——“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句中的“活命”。“活命”二字可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王君老师的讲授由此展开。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即老王和作者自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无不呈现一种活命的状态。
老王,一个孤独的、贫病交加的三轮车夫;学生们,生活在安逸之中,没有太多生活阅历。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理解老王的孤、苦,王君老师采用了转换角色朗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老王,用老王的口吻向杨绛倾诉自己的窘境。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老王“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进不去了”……学生模拟老王的讲述,逐渐体会到老王被集体抛弃的哀叹和人生已至暮年的无奈。接着王君老师进一步举例:假设在一个班集体中,只有“你”被全班孤立了会是什么感受?一个简单的实例,学生对于老王那种被集体抛弃的孤独感立马就有了设身处地的领悟,这样的处理看似简单,却恰到好处、充满智慧。老王的“孤独”不仅仅在于没有集体的归属感,他几乎是没有亲人的独居老人。为了进一步渲染老王的“孤独”,王君老师同样采用了朗读课文的方式,但这一次朗读的形式换成了“老王”与“杨绛”(生:老王;师:杨绛)之间的对话,一问一答间,学生感受着老王没有亲人的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老王是挣扎在时代最底层的苦力,三轮车是其“活命”的唯一道具,老王所渴望的或许只是有人能够同情和理解他,有人能够平等地看待他,有人能够真正地把他当做一个“人”。王君老师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多次采用了学生朗读的方式,且朗读的形式不尽相同,通过朗读,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文本当中,尝试与不同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领悟作者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手段非常值得今后教学中借鉴。
老王渴望的是被人理解与尊重,而坐在三轮车上的杨绛恰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或许正是在这种“他蹬”“我坐”、“我问”“他答”之间,杨绛和老王在精神上有了一些沟通,老王感受到的是“我”对一个在生存和精神的双重苦楚中挣扎的底层劳动者送去的一丝温暖。而杨绛,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在灵魂上是何等高贵,可是放在那个年代,却被视为草芥,依旧摆脱不了任人践踏的命运,她的日子又能比老王好过多少呢?王君老师指出,作者杨绛也处于一种“活命”的状态。至此,我们看到,两个不同的生命,一个卑微如尘土,一个本该高贵得如莲花一般,同名同样经历着身心的双重拷打,却同样都有着善良的灵魂,在冰凉的世界里抱团取暖。王君老师将“活命”二字予以升华,将其拓展开来——“活出了高贵的生命”,这样的升华令人为之一振,使得一堂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变成了解读人生的生命教育课。
二、时代:烙在人物身上的伤痕和隐痛
老王是一个被排除于体制外的人,杨绛是一个糟“文革”迫害的知识分子,他们境遇的窘困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时代是人物依存的背景,人物的命运跟着时代的走势跌宕起伏。因此,我们要感受老王和“我”的活命状态不得不追溯到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寻找答案。然而对于听课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文化大革命”或许只是道听途说来的一个历史名词,对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谈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老王和杨绛的处境,更谈不上理解老王和杨绛之间情谊的弥足珍贵。因此,王君老师在对杨绛的“活命”状态做解读时适时地引入了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当中的一段话: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自己的牌子。……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
这一段的描写是对“文革”时期历史的真实写照,当时的杨绛夫妇都被打为所谓的“牛鬼蛇神”,已然沦为了被清扫、被弃逐的不幸者。通过这段话,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本该是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老王和杨绛一家却彼此关照,彼此传递着暖意,就仿佛黑暗冰冷世界中的一点微光,令人动容。文本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而时代背景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为了使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王君老师适时、适量地引入背景资料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要做到这一点,语文老师光是研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始终按照一个学者、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要求自己,注重日常积累,保持阅读的习惯。
三、细读:万千变化不离文本始终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明显有别于传统的语文课,充满了新意,正如她在课前所说:她这堂课所讲的东西、提的问题,是同学们之前已经做过的笔记中找不到的。然而,无论是对人物的理解还是开放性问题的设置,王君老师始终都要求学生到文本中寻找线索,要求学生“沉入”到文本当中,深入挖掘。例如对文眼“活命”一词的探究,对老王家庭境况的揣摩,以及对杨绛究竟是该心安还是“不安”的思考……王君老师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使得这堂课如同散文一样有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意蕴。这一点值得所有语文教师借鉴和反思,在追求语文课堂创新的今天,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抛弃最核心的文本,文本是我们与作者、学生、人物对话的桥梁和基础,脱离了文本的教学,再天花乱坠、天马行空也是徒有其表的。因此,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成为语文教师,就应当培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文本细读这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对文本足够重视和尊重,阅读时怀着敏感细腻的感情领会字里行间的深意,从而领会作者的意图,融入到文本的感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