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讲台上如何把握意识形态

2016-05-27

环球时报 2016-05-27
关键词:外国人教授科学

周鑫宇

在我《公共外交》课程教授经历中,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次课堂结束后,一个大一新生跟我说:“老师,我能跟你提个意见吗?我觉得你不应该在课堂上这样讲中国。”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感到压力很大。我赶紧问她:“你具体是指哪里讲得不对?”

她说:“你说中国的形象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不好。他们反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或者外交政策。这些对我们年轻人打击很大。”

我感到学生的话说得很重,必须立刻给她一个解释。我问她:“我讲的这些有偏离事实吗?”

她说:“我知道是事实。”

“那就好。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不好,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事实,他们还是会那样。他们有些是故意抹黑,有些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有些是因为文化差异。我们了解这些复杂的事实,才能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这也是我开设这门课的初衷。”

这个学生看我讲得严肃,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我只想跟你说自己的感受。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我说:“谢谢你来告诉我。大学会进一步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首先搞明白‘是什么’,争取探究‘为什么’,也许能想想该‘怎么办’,不轻易做价值判断。”

我当时为什么会感到压力?中国有句话,叫“研究无禁区,教学有纪律”。政府会鼓励大学教授研究某些问题,并没有规定“不准研究什么问题”。但在公开表达学术观点,尤其是在授课的时候,教授会受到一些明确的约束。这些约束既包括教授要保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真实的、无恶意偏见的,也包括一些政治限制。这些政治限制在中国的法律和大学的章程中写得很明白。

实际情况要更复杂。在“学术探讨”和明确的“课堂纪律”之间,有很大的中间地带。一方面,大学课堂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师生共同分享和创造最新的知识和观点;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合。什么样的话,说到什么样的程度,要靠教授自己去处置。

这件事之后,我又做了更多反思。实际上大学除了有发现事实、研究事实的科学精神,还有关怀他人、心系国家的人文精神。所以这个学生的出发点应该得到鼓励。何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眼分明的事实,而是由人创造、受人影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去追寻的事实。

我不能代表别的大学教授,但上述想法让我很少为所谓“意识形态问题”而烦恼。我没有收到过领导、或是上级的相关指示,而且以我的经验,政府和公众也应对大学课堂多一点放心。相比以前,中国大学教育正在变得更有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而不是更没有。以科学精神为准绳,大学的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将会逐步出现更优质的平衡。▲(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秘书长)

猜你喜欢

外国人教授科学
外国人学汉字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外国人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科学拔牙
开心格格
外国人排“毒”妙招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