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找到科研方向
2016-05-26杨超唐雪
杨超+唐雪
我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杨超,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之所以能顺利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读研,与我本科时就形成的“质疑+勤奋+热爱”学习研究态度密不可分。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是智能感知与机器人认知,主要研究机器人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和机器学习等,这也是我在长期的比赛钻研过程中找到的最感兴趣的方向。
敢于质疑,极速挑战射频电路
2013年8月,我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赛是以临时公布一个全新的挑战题目的形式,要求参赛者3天内制作出满足规定的作品。
开题后,我拿到的题目是制作一个射频宽带放大器,这属于高频通信电路的基础问题。在限时的紧张气氛中,我灵感顿失,方向全无。第一天,我尝试制作了射频电路板,选定射频芯片后,小心翼翼地焊接。但是非常遗憾,我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它的增益、带宽等性能时,发现并不满足要求。焦虑中,我决定暂时坐下来,先听取一下指导老师的意见,吸取一下别人的经验,让自己把握好方向。
第二天,指导老师给了我一本功率放大芯片的数据手册,安慰我说,使用手册上的芯片理论上能够达到要求。我拿着官方手册将信将疑,认为并不是书本上或者别人的知识就一定正确。也因为我敢于怀疑权威,很快便在老师给出的方案里找出一个严重的设计局限。找到突破口后,我陷入了癫狂的实验状态,不断地制作电路板、焊接、调试。此后一直到比赛结束的60多个小时里,我大概只睡了三个小时。
最终,我们设计的射频宽频放大电路完全满足要求,最终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四川赛区一等奖。这次比赛给我的感触很大,让我坚定了“所谓的权威不一定正确”这个想法,并学会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去做相应的调整。
从此以后,在科研中我始终抱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想法,习惯性地在那些看似完美的方案里投出锋利的一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目前的研究生阶段“五指灵巧手的柔性控制”这一课题中,要让我们设计的机械模仿人的五个手指,执行精细操作——抓取物品,或者使用工具完成指定任务等。
博士后师兄指出,为了能够完成精细操作,需要独立精确地控制每个手指关节的自由度,才能最终针对抓取物品输出指定抓取手型。导师对此并无异议,而我经过分析发现,这个方案在实际操作控制“灵巧手”的时候,往往存在各种误差,使得关节达不到指定位置,而且精细控制每个关节会给后续控制算法增加很大难度和运算量。
于是,我凭借对CAN总线的“先验”知识和指关节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更为人性化的手指关节分布式控制方案,利用每个手指的各个关节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得控制更加柔性、稳定、强大,令“灵巧手”的抓取控制更具泛化能力。最终,我成功说服了导师和博士后师兄,课题组采用了我的方案开展了后续工作。
刻苦自学,半年创新显微镜
2013年底,我邀请两名队友,一起参加了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参赛者被要求自行寻找项目突破点,提交作品。
面对纷繁的选题,我们难理头绪。一次我去医院,偶然瞥见医生为了观察样本和记录样本特征,一直反复调节电子显微镜。我突然迸发了灵感,想设计一款全新的自动聚焦显微镜,避免人工频繁调焦的麻烦,以便高效观察病人的血液样本,并自动帮助医生分析样本成分。我立即向队友和指导老师阐明想法,得到了他们充分的肯定:“相当创新!”
未料,在做实验前,第一个难题已让我们冒冷汗:做这样的产品首先必须进行机械设计,制作一个显微镜平台,而我和队友们都是电子出身。踌躇再三,一向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我承担了显微镜平台设计这项任务,熟悉SolidWorks制图软件,学习机械工件名称概念,画工程图纸,一切都从头开始。
期间,我被“模型需求”弄得晕头转向,幸好学校有个机械加工厂。每天一大早,我就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跑去画图,请教厂里一位机械系的退休老教授,直到深夜再回宿舍。那位教授不厌其烦地为我解惑,让我明白了模型工件的耦合关系和加工误差范围。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我终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加工好了比赛需要的显微镜平台。该模型与我想象中的毫无二致,初尝甜头的我极其兴奋,便立刻着手进行下一步的高精度聚焦过程。
由于显微镜运动非常精细,我们必须使用一款精确到0.5um的电机驱动。做好防静电处理后,电机及电机驱动精确地控制了镜筒的上下运动。随后在优化显微镜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严格参照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清晰程度,量化图像的清晰度,下达控制指令,控制镜筒快速准确地上下移动,让摄像头采集到的样本图像是最清晰的,这便完成了自动聚焦的过程。
作品做到这一步,已满足了我们的设计初衷。医生或科研工作者可以不需要手动调整显微镜,就能看到细胞图像了。但我们想进一步让它具有细胞专家一样的能力,能够辨识细胞的特性,能够区分样本的白细胞类型,还能统计各种白细胞的浓度。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和队友参考机器学习中监督式学习的思路,使用大量已知结果的样本,引导机器向正确的结果靠近,使之具有跟人一样的辨识能力,以及对外界新事物具有判别分类能力。因此,我们从市场上大量获取白细胞的特性样本,用这些已知样本去“训练”这台机器,让它具有专家的辨识能力。最终,它成了一个简易的“细胞专家机器人”,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病人血液各种白细胞成分,还能根据以往病历推测出病人的身体状况。
2014年7月,我们设计出的这款产品最终得了国际三等奖。自主钻研是我前进的动力,这与导师的督促与否无关,也与学校奖学金的诱惑无关,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终将得到好的回报。
狂热兴趣,午夜调试智能车
射频电路和显微镜之赛锻造了我的学术品格,而智能车之赛让我真正确定了自己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计算机人工智能。
大三时,我看到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的通知。按照比赛给定的车型,我们可以自己改装机械结构,设计并制作电机驱动,感知算法和控制算法,在给定的赛道上自主循迹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跑完赛道。我本来就对智能车非常感兴趣,便迫不及待地邀请了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参加了比赛。
未曾料到,那次比赛出师不利。第二年,我们重振旗鼓,总结第一次失利的原因,展开地毯式扫描,把之前的每个设计方案,包括机械结构、电路设计都从原理上仔细推敲了一遍,还在仿真软件上再次验证方案的可靠性。
为了寻找符合机电原理的智能车设计方案,我几乎翻遍了整个图书馆的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类图书,终于研发出了参赛智能小车的自主循迹。并且,从现在看来,此自主循迹相当于如今学术界、汽车工业界非常火的无人驾驶汽车Self-driving Cars,可实现基本或者完全不需要人的操作和帮助下,在实际交通道路上自如行驶。
智能车设计中还需要很多次的调试,以验证自己的机械结构、电路设计,特别是控制算法在智能车在实际跑道跑起来的效果。为此,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调试场地——图像所实验室旁边狭窄的走廊,我们却为此吃尽了苦头。因为白天有大批来来往往的研究生,使得我们用心铺制的赛道须臾就被踩得面目全非。我和队友只好调整战术,选择在午夜12点以后再铺制赛道,调试智能车。
为了调试一个参数,我们一般会让智能车反复跑十几圈。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对当天的结果很满意后才回宿舍休息。在这种单调的、琐碎的工作中,我并不觉得枯燥,也从未埋怨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迷上了与之息息相关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机器人和智能车运用的原理别无二致,只是更为复杂。也正是这次经历,很好地启发了我现在的研究方向,让我学会运用的智能感知原理,着力于研究机器人的智能控制——能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来感知外界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推理计算,最后控制机器人执行末端。最重要的是,我在制作智能车时,日以继夜地调试出来的参数,以及掌握的控制算法,都对我如今正在做的机器人控制也有了极大的启发。最终,我们的作品获得了西南赛区二等奖。
本科阶段的参赛经历,让我顺利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比其他同学有了更好的实践基础。也因此,我在参加清华计算机系推免面试的时候,把自己设计的智能车拿到了面试现场进行演示,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最终成功推免计算机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