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理趣
2016-05-26王开林
王开林
有一次,在京城,苏东坡与好友刘贡父聊天,他说:“我与舍弟(苏辙)寒窗苦读时,差不多每天都享用三白饭,吃起来香喷喷的,因此忘记人世间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品尝的山珍海味。”
刘贡父动了好奇心,他问苏东坡,三白饭包括哪些食材、食料?苏东坡如实相告: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盆米饭。食物简单到如此程度,应该说清苦之极,滋味如何?可想而知。刘贡父闻言大笑,也没作多余的点评。
过了一段日子,刘贡父写信给苏东坡,邀请他来家里吃顿皛饭。苏东坡不清楚皛饭有何讲究,也没可着劲去仔细琢磨。苏东坡去了刘府,看到餐桌上的食物只有盐末、萝卜和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皛”字由三个“白”字叠罗汉叠成,岂不是早年他曾吃得津津有味的三白饭吗?好友把玩笑直接开到餐桌上来了,苏东坡并不气恼,无非是任由“车轱辘”在肚子里多转悠一阵子。
苏东坡领情,在刘府吃完皛饭后,他拱手作别,上马回家。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二天,苏东坡也摆了一桌毳饭,写信邀刘贡父来吃。刘贡父明知这顿毳饭不可能比皛饭更为美味,但他左想右想,也想不出毳饭是什么东西。好奇心占据了上风,他如期而往,到苏家去长见识。
有趣的是,两人谈古论今,聊了大半天,茶水喝了好几壶,刘贡父饥肠辘辘,却迟迟没有食物充饥。于是客人直奔主题:“实在不好意思,我的肚子快饿扁了,怎么还不见你说的毳饭上桌,莫非毳饭很难烹制?”
苏东坡笑道:“请贡父少安勿躁!”主客之间这样问答过三次后,刘贡父诉起苦来:“我实在是饥不可耐了!”苏东坡这才站起身,揭开谜底:“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这顿饭不是毳饭是什么?”在蜀地,“毛”与“冇”同音,意思是“无”,“毳饭”就是“三毛饭”,三毛就是三无。
刘贡父捧腹大笑,他说:“我早就料到你会报东门之役,但没料到毳饭是三无饭,我干坐这么久,上了你的大当!”
(摘自《光明日报》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