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用苦难诠释苦难
2016-05-26王幅明
王幅明
潘玉良是20世纪享誉世界画坛的女画家、雕塑家,是第一个以雕塑作品走进巴黎现代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家,1977年病逝于巴黎。当时,她在祖国默默无闻。几年后,风云突变,潘玉良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荧屏、剧场,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这一切,皆源于一部描写她的传记小说《画魂》,而小说作者石楠的人生经历,也是一个传奇。
苦难童年,自强不息
石楠1938年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在她之前,4个姐姐一出生就被遗弃,是慈祥的祖母把她留了下来。村里有不成文的传统:不供女孩读书。为此,直到13岁,石楠才有机会上了3个月的扫盲夜校,之后又读了1年半的小学。1955年夏天,她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太湖中学,靠助学金读完了初中。因为家庭成分高,尽管学习成绩名列榜首,石楠因无法继续享受助学金,初中毕业便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梦想,到安庆市一家集体小厂当了学徒工。当时,石楠的父亲病重,母亲双目失明,家境窘迫,她每月只有12元的生活费,还要节省出5元送回家。随后20年中,石楠先后在三家小厂干过文书、统计员、技术员等多个工种。不论工作多忙多累,她始终没有放松自学,只要听说哪里有文学讲座,她就会想尽办法参加。她去市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中外名著,写下的读书笔记可以装满一麻袋。
半路出家,一鸣惊人
1976年,石楠患重病做了大手术,身体虚弱,不适宜在工厂继续工作。几经周折,她于1978年调进安庆市图书馆古籍部当管理员。当时她已过不惑之年,家中尚有两儿一女让她操心。凭着一股韧劲,她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很快成为称职的管理员。工作中,她有机会接触大量史志文献,逐渐萌发了为在苦难中成长和崛起的才女立传的梦想。有了想法,她便着手搜集资料。
1981年夏天,石楠听老读者讲述了潘玉良的故事,被潘玉良的传奇身世和非凡业绩深深打动,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这一年,石楠已45岁,而且已经当了奶奶,写作对她来说无疑属于半路出家,但潘玉良的奋斗历程给了她无穷的创作力量,她鼓起勇气拿起笔来,决心一试。写着写着,她流泪了。她想起自己的身世,写潘玉良竟像在写自己。那些爱,那些恨,那些白眼和冷落,那些与苦难搏斗的快乐,已分不清是潘玉良还是石楠。石楠索性把自己当成潘玉良,潘玉良的追求,就是她的追求,她要像潘玉良那样,在苦难中拼搏,让生命闪耀出动人的光辉。
那时全国正盛行读书,来图书馆借阅的人络绎不绝,所以石楠的工作十分繁忙,她只能利用夜晚写作。经过几个月废寝忘食的奋斗,《画魂》杀青了。石楠不曾想到,她的心血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作品发表后的两个月里,她收到了3000多封热情洋溢的读者信件,一股“潘玉良热”在全国迅速形成。作品被《文汇报》《中篇小说选刊》等20多家报刊转载连载,多家电影厂争相组稿,众多报刊发表了大量评介文章。
与此同时,作品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些人对作品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有的人甚至怀疑石楠抄袭。一时谣言四起。艺术大师刘海粟和徐悲鸿也被牵扯到争议中。刘海粟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石楠写得好啊,所有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他致信石楠:“……潘玉良传之所以轰动一时,说明人们觉悟之愈高,对封建主义之憎恶愈甚,绝不是任何人可以否定,一切置之不理可也。专此奉答,不尽凄凄。”又在信后空处写道:“纸上人间烟火,笔底四海风云。”
后来,刘海粟在自己的寿宴上听说石楠到场了,急忙对身旁的朋友说:“我要见石楠,我要见石楠。”他紧紧握住石楠的手说:“石楠呀石楠,你怎么这样理解我们画家,理解我们美专呢?”一番亲切交谈后,刘海粟特为石楠题词:“一卷画魂在手,玉良地下有知音。石楠为潘玉良作传而玉良之名始著。人间儿女,异代知音。书此赠之。”
《画魂》最早发表在1982年第4期的《清明》杂志,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至今已由国内及海外多家出版社出版了16种不同的版本,包括韩文版,累计发行700万册,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歌剧、广播剧,甚至黄梅戏、沪剧等。一部传记,30多年来长盛不衰,史所罕见。
2005年,石楠在《画魂》的第13个版本的自序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苦难是老师,苦难使人奋进,苦难造就不朽,苦难可以增添人生的光辉,苦难也可把我们的灵魂引到光明的祭坛,我歌唱苦难!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厚爱《画魂》的原因所在吧。”
苦尽甘来,著作等身
石楠在工厂和图书馆工作期间,读了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崇尚纯洁的爱情,持有爱情至上的观念。24岁时,孩子刚刚出生,石楠就果断结束了短暂而痛苦的婚姻。情感的极度苦闷没有令她走向沉沦,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她坚持读完了合肥师院的函授中文课程,拿到平生最高的学历。她对男人小心翼翼,爱情之火很难再次点燃,直到有一天,她认识了程必,爱情生活才掀开新的一页。
程必也是离异者,同样有爱情至上的观念,当发现前妻有外遇时,他冷静地提出了离婚。离婚后,他独自带着一对儿女生活。
与程必相识不久,石楠明确这个大她8岁的兄长正是她要寻找的男人:成熟、稳重、有修养,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低沉的嗓音和关切的眼神能给她久违的温暖。同时,石楠刚强有主见的个性也深深地吸引了程必。两人结婚后,如何对待对方的孩子是个难题。最终,石楠用真挚的母爱感动了程必的儿女。
结婚第二年,石楠怀孕了,但她不顾程必和亲友的反对,坚持不要这个孩子,理由是:“我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老程也有两个孩子。我们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会因为父母都在身边而产生优越感,其他孩子就会有失落感。这对其他孩子是一种伤害,所以,这个孩子一定不能要!”那次流产手术给石楠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很久才复原。这期间,程必和孩子们为她熬汤煎药,给了她最温暖的照顾。石楠后来说:“上天对我如此厚爱,赐给我一个幸福的家庭,使我成为不幸之后又得到幸运的人。”
石楠和程必的爱情经受住了政治风雨的考验。在历次运动中,每当石楠受到冲击,程必都当妻子的保护伞。《画魂》发表后,石楠一举成名,各种意想不到的烦恼也接踵而来。程必不停地安慰、鼓励妻子,成为她的避风港和力量之源。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石楠深感庆幸的是,她的背后,始终有一个为她撑起心灵绿荫的胸怀博大的男人。
程必不仅能写漂亮的小楷,而且还会画画。他为石楠画的一幅肖像画,长年挂在两人的卧室。画面上的她十分传神,一张饱尝人间苦难却又微笑着的面孔,一双坚毅执着的眼睛看着远方。石楠说,她每天都会看看这幅画。这幅画画出了她的个性,能够激发她不断奋进。程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却不善于表达的人,他相信真正的爱不在言语而在行动。从石楠开始创作《画魂》起,所有的稿件都经他一笔一画抄写,共抄了几百万字。直到1998年,石楠使用电脑写作,程必抄写员的工作才得以结束。抄稿停止了,他开始了另一项工作: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写石楠已经出版的著作,每天抄7页,10多年来,抄完了6部,近300万字,人称一奇。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将《画魂》和《刘海粟传》两部手抄本少量影印出版,一部分赠送图书馆收藏,另一些赠友人分享。除此之外,程必还默默地搜集整理粘贴石楠发表的所有作品,几十年从未中断。
《画魂》是石楠的成名作,也是处女作。30多年来,她笔耕不辍,陆续创作出版了18部长篇传记文学,4部长篇小说,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散文集,共出版了70多种不同版本的书,硕果累累。凭借众多优秀传记作品,石楠成为我国传记文学领域的一位重量级作家。她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一部女画家的传奇,最终又成就了一个女作家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