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光在国外

2016-05-25

大众摄影 2016年5期
关键词:哈苏风光佳能

近些年,一些摄影交流平台推送了大量来自国外的风光摄影作品——独特的地貌、新颖的色彩模式、焦点透视的观看方式吸引了国内风光爱好者的眼球,而这些作品的拍摄者也多为旅居国外的华人,这样的身份,使得私下与国内摄影师的交流更为顺畅。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这些看上去很美的作品,究竟是源于地域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还是因为气候条件形成的独特,又或者是因为摄影理念、技术的不同?本期,两位旅居国外的摄影师和一位土生土长的摄影师,同样面对“国外”的风景,拍摄了自己理解的作品,从他们的画面和拍摄经验中,也许我们可以获得各种启发。

冰岛的许多山坡上都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火山沉积,冬天冰雪覆盖的时候不易察觉,在雪化的时候却会形成抽象的图案。 孙熠摄

佳能EOS 5D Mark Ⅲ,适马50-500mm 1:4.5-6.3镜头。

冰岛瓦特纳冰川。这里就是美剧《冰与火之歌》里描绘的苦寒之地。巨人的冰川形成无数的沟壑通往无尽的幽蓝。 孙熠摄

佳能EOS 5D Mark Ⅲ,适马50-500mm 1:4.5-6.3镜头。

苏格兰高地湖泊。阴郁的天空是苏格兰高地最惯有的天气,恰巧可以让我捕捉到这里最原始的荒凉感。在强风的摇摆下,湖面的芦苇尽情舞动。整个照片的蓝色主色调与枯萎的山坡上的古铜色蕨类植物形成对比。 孙熠搬

佳能EOS 5D Mark Ⅲ,佳能24-70mm1:2.8镜头。

自由浪漫的原始风景

2009年,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药理系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从事生物医药的研发工作。除此之外我是一名自由摄影师,擅长地理、自然、户外和旅游文化摄影题材。开始买相机仅仅为了记录生活,后来就走上了扛着三脚架满世界追逐光影的不归路,拍着拍着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作品也获得了许多国际比赛和同行的认可。

可能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严谨的科研工作者的缘故,我不大喜欢“风光摄影”这个名称,觉得有些轻松和随意。我把自己的拍摄定义为地理自然摄影,而且越偏僻、越荒蛮的地方越让我兴奋。

我的作品都是自己单独去创作的,独自的时候能进发更多的灵感。如果有其他的摄影师在身边,容易互相影响也限制活动范围和构图的自由,毕竟大家不能把脚架架到对方的画面中。我更喜欢的是与其他摄影师闲时交流而非群体拍摄。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在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看到一百多位摄影爱好者一字排开等待黄昏拍摄火焰瀑布的景象,确实够震撼。看到这么多的长枪短炮对着一个主题,我连相机包都没有打开,我想,也不缺我这一张了。

中外摄影师的差异应该不是简单的地域差异带来的,最终还是创作理念的不同造就了操作的差别。国内的摄影师在国外创作作品应该也会与国外摄影师不同的。我在国内创作比较少,不过去年我拍摄的一组“水墨张家界”的作品连续获得了多个国际一等奖。看来美的事物是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边界的。在国外拍摄时,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国外的很多美景都是完全原始状态存在着,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而在国内,大部分景观都是收费门票制,到点关门,不方便起早贪黑地等待。国内作品注重意识形态的升华,作品背后多有隐藏的意义,例如环境变化或者掺杂人文的因素。国外自由的浪漫主义泛滥,人人都想逃离都市,作品也多表现大自然的纯净、美丽甚至古怪、险恶,最重要的是——那一份原始的不加修饰。我也深受这种价值的影响,在我的作品中表达得很彻底。我的作品既没有某些国内作品对颜色的过分压抑,也没有类似美国很多摄影师喜欢的那种极其强烈的饱和度和对比度。我喜欢的就是尽量还原我当时记忆中对景物的感觉以及景物对我当时的情感冲击。

拍摄时,我对前景的布置很注重,喜欢有倾向地引导观者的视线。除此之外我也很乐于在看似凌乱的环境中寻找秩序与规则。作品必须在我有限的实际条件下达到可以的完美——如何突出那抹光线的炙热、那股气流的寒冷、那种暴风来临的阴沉压抑、那种荒野的壮丽宽广,或者是时间的律动感……所有的意识都用来表达最纯粹的自然情感。

我的作品前期要重于后期。从前期的理念设计开始,之后在地图上寻找地点,弄清所拍对象的最佳时机,然后实际踩点,改进构图。在这个时候,作品其实已经在脑海里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后等待最佳时机到来并拍摄一张完美曝光的照片。曝光的完美可以保证后期处理的流程简化也不容易失真。后期我主要在Photoshop里做适当的镜头变形的校正、色彩的还原、少量对比度的调节,最后进行有需要的降噪以及锐化处理。我不喜欢HDR的感觉,那与亲眼所见相差太远。

摄影一开始都是从复制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开始的,刚开始的时候受过几位英国摄影师的影响,比如David Noton、Joe Cornish、SimonButterworth,学习他们对光线的理解、色块的分布以及构图的风格等。但是,摄影不是复印机,不能停留在复制这个阶段太久。多在你家周围寻找可以随时实验的小风景,然后开始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风格,不要随波逐流。网上常会看到黑“老法师”的文章,多会提到“老法师们”喜欢扎堆儿拍摄风景区的经典镜头或时刻。扎堆儿我自然不喜欢,但不拍摄经典镜头不代表对主题的抹杀,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改编,同样,老的摄影主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或思路注入新的生命。

冰岛的冰洞,哈苏H5D-50,24mm镜头,采用包围曝光以获得平衡的光比。 黄志强摄

冰岛的钻石沙滩,佳能EOS 5D Mark Ⅲ,14mm镜头。 黄志强摄

加拿大冰泡湖,哈苏H5D-50,24mm镜头,用GND镜以获得比较平衡的光比。 黄志强摄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哈苏H5D-50,35-90mm镜头,用了4挡ND镜以获得流水的慢门拍摄效果。 黄志强摄

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右,佳能EOS 5D Mark Ⅲ,70-200mm镜头,4挡ND镜慢门拍摄。 黄志强摄

加拿大尼亚加拉人瀑右,哈苏H5D-50,35-90镜头,接片,用了6挡ND镜。 黄志强摄

冰岛,午夜零点左右利用10砂的曝光,拍摄极光的同时又有了月亮的星芒的效果。 黄志强摄

佳能EOS 5D Mark Ⅲ,14mm镜头。

用感悟为作品注入生气

真正开始风光摄影是缘于2010年看到了著名风光摄影家王建军的西部风光片,触动很大,第一次认识到风光摄影能有如此大的震撼力。2011年哈苏相机的一次外拍活动,让我结缘王建军(王建军是哈苏的代言人),之后的3年时间里跟随他外拍十余次,其中包括3次美国西部的创作,3年的拍摄也给自己的风光摄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在第一次黄山的拍摄过程中,又认识了著名摄影家段岳衡,之后几年里数次跟段老师结伴同行的拍摄让我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的理念上获得再一次的更新。除此之外,看得最多就是美国著名的风光摄影家大卫·明奇的画册,收藏了他近10本画册,并且在2014年6月参加了大卫·明奇的Workshop。

2012-2014年间,我一共去了美国西部自驾拍摄6次,历时5个月,自驾了4万多公里,足迹遍布美国西部每个州,器材主要有哈苏H4D-40和佳能EOS 5D Mark Ⅲ。在美国拍摄,器材虽然带的跟国内差不多,但因为很多要去的地方是荒郊野岭、人迹罕至,并且都是没有到过的地方,长途跋涉,未知因素很多,所以考虑到体力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有时会将大部分的器材留在车里,随身只带一个相机和一个超广镜头前行。

在国外拍摄时,与同行的摄影师交流较多的是风光摄影观念上的改变以及一些相机的新功能在具体的拍摄中的应用,而在国内拍摄时,虽然也同其他摄影师交流,但是大部分都是局限在构图、曝光方面的讨论。

风光摄影中,地域带来的新鲜感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一幅好作品的诞生,除了拍摄场景、天气以外,还是要有摄影师的感悟给作品注入生气的,这需要摄影师本人综合素养以及长期积累的拍摄经验(合理的技术运用),所以,并不是所有国内的摄影师到了国外就自然能拍出那种风格的照片。

由于文化差异,国内外风光摄影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内的作品比较偏重于画意,而国外的作品讲究的是透视,比如夸张的前景的运用等。想要在风光摄影上要有所突破,取人之长是必需的,近几年在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此类取长补短的好作品。数码年代,器材不断升级,摄影技术不断突破,摄影语言不断丰富,很多传统相机上以前无法想象的效果现在都变成了可能,加上现在处理软件的不断创新、完整,一张作品的完成更加要注重前后期的均衡,缺一不可。

好的器材和后期技术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必须要有好的前期拍摄,才能给后期更多的空间。拍摄时,首先需要了解天气情况,尽量选择合适的时候出行,好的天气固然不错,但是很多时候恶劣天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风光摄影必须是全天候的等待。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我都会手持佳能相机先拍一张,然后再上脚架精细拍摄,以免错过重要的时刻甚至是决定性的时刻。其次,一定要保证成像质量,利用三脚架、快门线、反光板预升等手段保证器材稳定、画面清晰。有条件时我还经常使用屏幕实时取景,放大对焦(因为多数时候在焦段略长的镜头遇风微微抖动的时候,肉眼无法观察得到,但是在放大焦点的屏幕上可以一目了然,保证最大的清晰度)。光圈的选用要根据拍摄目标以及需要的景深决定,常用F8-11,最好不要小于F16,因为光圈过小会因为衍射现象而使边缘锐度下降。另外,要多看直方图,要关注暗部曝光,在高光不溢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以免因前期曝光不足,后期提升而产生噪点。

平时拍摄常用到的技巧有:包围曝光、焦点包围(景深过大,采用前后两个以及更多的焦点在同一个机位拍摄不同焦点的多张片子)。还经常用到中灰渐变镜(GND)或者减光镜(ND)以获得平衡光比以及慢门的拍摄效果。后期就是在Photoshop中的Camera Raw中先对整体的影调做大致的调整,随着CameraRaw版本的不断升级,现在已经可以进行非常细微的局部调整,然后再进入Photoshop中进行润色以及一些个性化处理。

天将破晓时拍摄,薄雾冥冥,澳大利亚的一片桐花悄然绽放在这片密林深处。后期将树干部分提亮。 朱静姝摄

索尼A7s拍摄,光圈F16,速度1/25秒。

悉尼以北约400公里的向日葵小镇,逆光中花瓣夺目明亮,光色云舞,蕴含夏日激情。 朱静姝摄

索尼A7s,光墨F16,速度1/8砂

距悉尼1000多公里的湖区Pamamaroo Lake,成片的枯树是一人景观,日落时天空的颜色层次分明,煞是好看。 朱静姝摄

佳能EOS 5D Mark Ⅱ,光墨F16,速度1/5砂

Bombo Quarry位于悉尼南部,在上世纪原为采石场,大约70年前关闭后留下了独特的地貌,怪石嶙岣、形态各异,好像外星球景观。拍摄的早上乌云压顶、风雨欲来,利用将近两分钟的长曝光将海水化为缥缈的雾状,配合阴郁的天空为照片带来魔幻的意境。 朱静姝摄

光色美景

我是在悉尼开始学习摄影的,所以受西方摄影理念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比较大。最初是受到悉尼拍海前辈Andy Chan的影响,2011年,从他那里第一次知道了Fine Art Landscape(可以译为艺术风光摄影),这种形式不只单纯地记录风光,更将拍摄者的情绪融入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渲染氛围并传达给观者,带有主观性,创造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像风格。

常用技巧就是在日出日落时段慢门拍摄,利用黄金时刻的色彩及低光影调营造气氛,呈现出梦幻的唯美意境。拍摄中多使用广角镜头增加冲击力表现空间感,同时运用适当前景或引导线延伸画面透视感。

后来在网上学习了一些世界级大师的作品,诸如Marc Adamus、Chip Philips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近期比较关注Max Rive。他的作品有创意、体现出冒险精神,构图大气磅礴、摄人心魄,视觉上极具震撼的冲击力。

风光摄影毕竟是个苦差事,起早贪黑追光逐影,身边有几个爱好风光摄影的朋友,除了讨论技术还会起到相互激励并激发创作能力的作用,同时也会分享当前国际摄影思潮和倾向。

每次和朋友们外拍前,我都会进行大量前期准备,踩点,查询天气、云量、潮汐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拍日出要在日出前大约45分钟到达拍摄地,了解周围地理环境在黑暗中有助于降低风险。查询相关信息是为了选取合适的拍摄地点,有些地方适合低潮才能接近拍摄点,而有些地方适合涨潮大浪才能拍出气势。一些场景的构图只有特定的季节配合恰当的天气才可实现……

我的风光照片几乎都是在Magic Hour拍摄,即日出日落的前后约半小时,在这个时段中遇到光差较大的时候,拍摄时采用滤镜和包围曝光相结合。当然有些情况单张就可以,有些情况要在后期用蒙版擦出高光部分,一张照片可以由三四张照片合成,这样可以保证暗部和亮部都有细节。

关于后期个人觉得包括技术和艺术表现力两个方面,我所有照片用RAW格式拍摄,修图都在Photoshop中完成,Luminosity Mask(亮度蒙版)是很不错的工具,插件方面会用到Topaz去噪和锐化,Nik也是很好的选择,用哪种主要看个人习惯。对于风光摄影我尚不能接受换天换地这种做法,后期中主要是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及锐度这几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利用亮度蒙版尽可能充分保留高光阴影细节。

我希望能通过技术来实现艺术上的表达,同一张照片任何两个摄影师在后期中都不会做出完全相同的效果,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了。有人喜欢色彩张扬明快,有人喜欢深沉含蓄。通常如果遇到好天气,满天红霞的照片我会在后期加强冲击力,来呈现大自然的美。而现阶段我更喜欢柔和的暗调光影,甚至在阴天或风雨欲来时拍摄的照片,能令后期有较大的艺术处理空间,可以更好地体现戏剧化效果。

其实,地域对作品好坏的影响不大,中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新生代摄影师,他们拍摄的风光和延时作品非常震撼,一些“爬楼党”的城市风光也很精彩,国际赛事中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师获奖。中国的地理地貌比澳洲更加多样化,雪山、湖泊、草原、森林、大海等各种题材都有,有些地方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景色大不相同。我也很希望有机会回到中国来拍摄些不同于澳洲的风光。

不同的照片和题材在技术和意识方面很难用统一的比例来划分,前期拍摄的技术层面很多摄影师都是比较接近的。要形成个人风格并让作品增强辨识度,意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会利用女性的视角以及对色彩和光影的敏感使作品更加细腻柔美,同时这也和每个人的艺术修养及审美鉴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哈苏风光佳能
风光新580
风光如画
佳能EOS 4000D
佳能EOS 2000D
佳能EOS M50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迟来的更新 佳能EOS 6D Mark II
大疆收购哈苏“化学效应”或许没那么大
各国首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