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媒体融合时代 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16-05-25董天策
董天策
内容提要 作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学理问题,而是必须结合实际采取行动的实践问题。因此,本文不在于对此问题做一般性的理论探讨,而是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为例,谈谈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为《中国记者》特约文章,欢迎全国新闻传播院校专家学者来稿交流、讨论。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改革 创新 实践
社会转型日益深化,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传媒产业融合发展,办学规模迅猛发展,办学主体广泛多元,在校学生干差万别……此类因素叠加在一起,使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回应这种挑战,有识之士在不断探索,办学主体在不断改进,从而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不断进步。然而,与挑战的严峻现实相比,进步的成效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是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课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革,如何创新?然而,一问如何,就很难回答。这是因为,改革也好,创新也好,本身是一种行动策略,是一种实践智慧,具有各式各样的方法与路径。
一、改革创新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重庆大学素以人文与科学相济为办学宗旨,1929年创校之初即设立文学院,著名学者向楚、向宗鲁、商承祚、吴宓、杨明照,诗人吴芳吉、作家艾芜等曾在此任教或就读,后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停办。1998年,重庆大学成立人文艺术学院,恢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4年,获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学成为重庆市拟建设重点学科。2007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聘任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为院长。2010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2012年,学校调整学科布局,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划出,更名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年,依托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新闻法学研究方向(二级学科博士点),初步形成本预-博的人才培养体系。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挂牌之时,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已迈上前所未有的新台阶: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系达15家,拥有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院系及研究机构有3家。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该如何办,就成为不能不认真思考的根本问题。当然,这个根本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就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创新而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定位与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学院的办学定位,无疑应当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宗旨。重庆大学创校即以“造福桑梓、拯救贫弱祖国”为己任,确立“完备弘深之大学”的目标与“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宗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重庆大学已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依托研究型、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平台,新闻学院理应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并能够驾驭未来新闻传播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成为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的引领者。
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并能够驾驭未来新闻传播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这是一个很高水准的培养目标。它不仅意味着造就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宽广国际视野、神圣职业良知、独立分析能力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而且意味着其中的佼佼者具有创新与研究的能力,具有成长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行业领袖的潜质。用近年新颖的话语来说,那就是要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成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平心而论,记者编辑要从优秀走向卓越,一方面靠人才培养,一方面靠工作锻炼,人才培养最多也只能奠定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基础。从奠定基础这个角度看,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何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具有开拓创新的动力与能力,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媒体融合兴起之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尝试培养融合新闻记者,俗称“背囊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国内亦称为“全媒体记者”,希望新闻专业学生掌握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这个构想很美妙,然而可能吗?不排除某些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生能够成长为这样的记者,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设想”。
经过反复研讨,学院认识到,媒体融合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应当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复合,意味着知识与能力的多元化,应追求人文社科、专业能力、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应用,不能什么都懂一点却没有专业水准,而必须具备核心专业能力与业务竞争能力;创新,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阔的国际视野。总之,只有把“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才能变成教育行动的指南。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理念的直接体现,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2014学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全面的修订,准确地说是重构,其特点在于:一是加强、充实、完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课程,夯实基础,开设汉语、文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统计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使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数略高于专业教育课程;二是优化、强化专业教育课程,精心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将其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包括新闻采写、广播电视、影像摄制、网络与新媒体、国际传播、公共传播、广告策划与制作、媒介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两三个方面的课程;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形成课内实验、校内实践、媒体实训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以传媒工作坊形式设计出可供学生广泛选择的多个传媒创新实践项目;四是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各类课程与项目,都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科学而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之后,要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都有很大的改革与创新空间。
从2014级本科开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比较富有创新的,有两组课程及其教学。一组是三选二的通识教育课或博雅教育课:人文社科经典导读、经典诗文诵读、自由写作。“人文社科经典导读”在两年内陆续开设30次以上的专题讲座,一讲导读一部名著,要求学生在第1-4学期内选听16次经典名著专题讲座,并完成3-5本名著的读书报告。“经典诗文诵读”要求学生或诵读《经典诗文三百篇》中的200篇,或诵读《论语》二十章,或诵读《唐诗三百酋》,或诵读《古文观止》中的150篇,在第1-4学期内完成,不上课,教师组织测试。“自由写作”要求学生在第1-4学期内写作50-80篇文章,题材、样式不限,以博客方式呈现,教师可不定期进行作品点评与指导。开设这组课程,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阅读经典,与大师对话,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或发挥想象力,提升创造力,锻炼写作才情。
在实践教学环节,则以传媒工作坊的形式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实践项目,要求学生三五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第3-6学期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1-2个项目,获得相应学分。这些项目包括:报纸设计与编辑出版,杂志设计与编辑出版,广播专题节目策划与录制,电视专题节目策划与制作,电视纪录片拍摄与制作,微电影拍摄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专题网站策划与制作,摄影报道与图片编辑,媒体广告策划与制作,深度新闻与专业性课题调研。开设这些创新实践项目,意在调动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各种传媒业务的仿真性与创新性实践,切实提升传媒业务能力。
三、优秀师资队伍建设的几条路径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学改革创新的深化,都要靠优秀的师资队伍来完成。师资队伍建设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根本保障,只有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都达到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所要求的应有水准,才可能有效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后起的新闻学院来说,师资队伍建设尤为根本。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以后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闻院系,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挂牌之后,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建设?一是利用重庆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政策,招聘在学界已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学者。重庆大学“百人计划”,是接海外通行的tenuretrack(终身教职)制度选聘高水平学术人才,实行年薪,给予科研启动费、安家费,入聘即给予“研究员”身份和“博导”资格,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条件使其潜心学术。二是从国内外名校选聘优秀博士。最近3年,新闻学院已选聘4位“百人”学者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9位博士。这些“百人”和博士的加盟,使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
由于过去欠账太多,加上选聘的博士有一个成长过程,学院的优秀师资仍存在较大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短期授课。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孙少晶教授、朱春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陈先红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郭全中高级经济师、四川大学黄顺铭副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C Kazoleas教授,都曾先后前来短期讲学,主讲有关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本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享受到最优秀的教学资源。
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决不能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简单而片面地认为教学才是人才培养。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国家栋梁、社会精英、行业领袖为使命,科研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研究生主要通过科研工作来培养,即使本科生也需要受到科研氛围的浸染,从而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与驱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
四、切实开展学术交流以“开放”提升科研
这是学院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3年,学院先后承办和主办2013中国新闻学年会、2015中国传播学论坛、2015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中国媒介法治与新闻伦理规范高端、第八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等全国性会议,许多活跃在国内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著名专家学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传播学者,纷纷出席会议,共同推动新闻传播学术的进步。同时,大力开展学术讲座。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香港商报》原总编辑陈锡添,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海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裁牟丰京,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冯建新,著名媒体人杨锦麟,国内著名学者童兵、郑保卫、陈力丹、黄旦、单波、张昆、胡百精,港澳台及国外著名华人学者李金铨、陈韬文、祝建华、魏然、洪浚浩、赵雅丽、陈清河,英国拉夫堡大学传媒研究中心Graham Murdock教授,等等,先后光临学院做专题讲座,共计约80场,学院师生受益匪浅。
为了把科研与人才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学院在2015年暑期会同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举办首届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集中授课一周,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及部分媒体单位的从业人员,共计260多人参加了学习与研讨。2014、2015年还分别举办了两届新闻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编辑出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论丛》,为学院和各兄弟院系的研究生提供专门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平台,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学术自觉与学术水平。
近几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重庆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初见成效,赢得主管部门与社会的认可。2015年,新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一卓越计划”项目,经费100万元,实质性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建设。11月,新闻学专业入选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底,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入选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当然,学院的新闻传播教育要与学校的地位相匹配,要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道远,只有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