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建设研究
2016-05-25徐国盛
徐国盛
【摘 要】实训教材是实训过程的工具和载体,实训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将实训教材建设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从实训教材编写的原则理念、实训教材的模块化内容和教材编写手段等方面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的改革问题。
【关键词】工作过程;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
1 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1.1 研究背景
通过对高职英语实训教材建设的调研,我们发现高职英语实训教材的建设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较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与不断地发展的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实训教学理念落后,实训教材建设落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训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教材内容与高职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差距很大;实训教材的编写队伍不合理,编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1.2 研究目的
提升实践性内容和专业实训在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模式的研究;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并且在商务英语环境下进行专业操作的能力;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此次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材建设的研究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整个教材的编写思路,实现与工作要求零距离。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教材内容既体现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也要体现英语语言的职业性。高职英语实训教材尚处在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只有研究并开发适合学生学,教师教,企业用的实训教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教师教学的潜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高职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1.3 研究内容
教材编写的原则: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用核心技能引领工作任务。教材编写的理念:实训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代相结合;实训教材的编写应重视实际操作训练;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突出职业性。教材编写的内容:教材内容应依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材编写的团队:高职教育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学院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2 研究方法
2.1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中:即每次研究都采取设计——讨论——实施——观察;反思——改进设计——再讨论——再实施——再观察——再反思;继续改进设计——继续讨论——继续实施——继续观察——再次反思总结——改进后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就是“三阶段、两反思”的行动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推广相结合。通过上述不断的反思与反复的改进,使整个研究过程呈螺旋形的上升提高态势。
2.2 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编写样章等。根据研究发展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若干次调查。调查方式灵活,分为两种,主要以面对面访谈调查为主,辅之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的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集中分布在温州、杭州、永康、龙游、义乌、慈溪等地;二类,是省内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示范高职院校;三类,是从事外贸业务的毕业生。调查的内容全面,操作性强,主要包括:商务英语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外贸类岗位的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商务助理岗位的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内容的对比;毕业生对实训项目的评价与建议。通过该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全面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研究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不断改进总结和丰富研究成果。
2.3 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有关课题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认识了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
3 研究结果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教材的编写也要随着行业的需要与发展而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课题组成员首先调查了省内示范高职院校,收集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实训教材;其次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已用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对企业调查,与企业工作人员,公司老总等进行面谈,理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典型性工作任务,了解企业人员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要求以及对相关教材的建议。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理念落后,实训教材建设落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训教材不够系统,口语类偏多,听、读、写、译的教材偏少;实训教材知识点偏多,岗位中所需的语言技能操练模块偏少。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教材内容与高职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差距很大。现今的商务英语实训教材缺乏真实的任务导入,理论阐述偏长,案例性、操作性和流动性的专业技能实训环节缺乏。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队伍不合理,编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优秀的高职英语实训教材的编写应该包括教育管理者、实训教师、企业一线专家、用人单位的管理者,这样才能保证教材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理论知识不扎实且实践技能缺乏的教师影响了教材编写的效果。
4 讨论
4.1 教材设计理念需要新颖化
现在市面上的教材大多是沿用陈旧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仅注重理论学习,主要讲解字、词、句、章的用法,目的是通过语法学习来完成写作训练,缺乏实践知识的传授,严重脱离真实的工作流程业务。虽然现在很多教材中也添加了案例,并冠名于案例式教材开发,再仔细阅读其样信,大多照搬前辈的理论成果,即使有些修改也只是对个别语句进行改动,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根据高职商务英语实训的特点,拟编写教材的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围绕外贸、商务工作的需求选取理论知识,紧贴外贸业务实际,打破传统教材编写体例,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设置相关栏目,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高职教材编写特点。编写立足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旨在突破有效教学在实践层面的瓶颈,即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如何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授课;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教材以实例的发展推动任务的完成,一个案例贯穿每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已引例为始,最终形成完整的外流流程,并且每小节设置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了解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
4.2 教材编写手段要现代化
近年来,商务英语实训教材都配有相应的电子教案和授课课件,但是多数教案和课件都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将教材的文字内容粘贴至教案和课件中,何谈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在编写商务英语实训教材的同时,应该构建有效的网络资源,即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等。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是对教材教授的说明,以便于教师和学生安排讲授或学习计划,因此,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编写应该详细、清楚、合理。课程教案和电子课件是教材的辅助学习工具,体现教材学习的重点,是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核心内容,因此,制作高质量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是非常必要的。课件和教案应图文并茂,重新构建有效的授课流程,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所述内容,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题库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应收集由于教材篇幅限制而不能编进去的案例和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而巩固所学知识,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评价。此外,网络资源还应该提供实践教学辅助项目练习以及丰富的外贸资源链接,例如,展会模拟项目、国际贸易流程、外贸术语等等。信息面覆盖宽广的网络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环境,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合理化
目前的商务英语实训教材单元设计大多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简介,即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论述,一般包括本单元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以及基本写作原则等;第二部分是外贸流程的展示,并配以注释或常用表达法部分进行讲解;第三部分是练习,题目类型多为单选、句子翻译、信件翻译等。此种单元设计结构表面看来似乎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然而在教学中却发现有很多不合理性,不仅缺乏理论知识的应用指导,与实践严重脱钩,而且样信内容雷同较多,脱离外贸业务操作的实际。因此,商务英语实训教材编写应该特别注重内容的改革。拟编写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每个模块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操作示范、相关链接、难点解析、拓展提高、技能操练等部分。这样的内容设计条例清楚,难易程度适中,并形成梯次,以便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整本书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强调工作流程的连续性,每一章节的案例都是前一章节案例的继续,整套教材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而且每套教材的实训内容均有所侧重,例如,听力、函电、口语、写作、翻译等。这样的教材体例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 结束语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材的编写也要遵循这个宗旨。教材编写基于现实业务的工作流程,紧紧围绕实际的工作需求来选取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用核心技能引领工作任务,符合高职高专实际教学的需要。根据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安排教材的内容和体例,实用性强,通俗易懂,也为今后教材与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钱芳,毛婧.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6).
[2]徐爱华.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1-44.
[3]程平,李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双语学习,2007(09).
[4]贺星岳.项目课程改革概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5]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6]严美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2):48-51.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