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创”实起来
2016-05-25韩强
韩强
实体经济具有的产业特色,让其对“双创”有更高的要求。
作为中央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的新生动力,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下,全国掀起了一波“双创”浪潮。
不过,随着“双创”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创业扎堆互联网”、“创业场见光死”等苗头开始显露。如何引导“双创”更多地融入并服务于量大面广的实体经济,为传统产业提供增长新动能,同时为“双创”本身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事情。
与互联网或者服务行业不同,实体经济具有的产业特色,让其对“双创”有更高的要求。
首先,实体经济的“双创”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更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人才、基础数据和公共服务的产业环境配套。
以汽车产业为例,近两年来,不少创业者在该领域创新创业,但成功的案例不多,绝大多数止步于发布概念车阶段,无法量产上市。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汽车领域的创业团队缺乏对汽车有系统研究的人才,缺乏必要的汽车量产基础数据和公共服务平台,这方面与德国等汽车产业成熟的国家有相当差距。
中国实体经济的各产业如果能够通过公共服务整合上下游及横向各环节的数据等资源,从各环节扶持那些初创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和社会资源消耗,提高创业成功率。
其次,帮助“双创”走进实体经济,还需要让知识产权保护真正发挥出推动创新的作用。
任何一个社会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每年专利申请的数量不少,但专利的应用并不多;二是某些仿冒“山寨”行为拉低国际形象,错失与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国际团队的合作机会。政府、法律、产业等各界都应该深刻认识这方面的局限性,为实体经济的“双创”扫清基本障碍。
再次,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还具有全球化分工的特点,这就要求实体经济领域的“双创”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能力。
仍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制造的零部件和销售网络铺设,都是在全球各地配置资源。反观某些国内企业,虽然也一直在致力“走出去”,可具体做法往往浮于表面,要么是推销产品,要么就是出国“考察”:签个备忘录,拍些合影照,没有真正进入后续的产业合作层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如何扩大视野,集合全球产业精英、获取全球创新资源,站上产业链的前端和高端,是中国企业家及创业者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除了技术、制度、视野的问题,由于“双创”具备复杂多样性,要引导“双创”进入实体经济,就要求社会各界一起营造参与“双创”的社会环境。
分析当前各类创业项目中一些不乏创意十足但缺乏实际操作性的案例,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创业者本身不太具备必要的科学和工业素养所致,比如对机床、模具、电子元器件的规格等缺少基本的概念,乃至有些技术已经成熟可用,但创业者执意要重新开发,付出了机会成本。这种现象不是靠办一个创业培训班能够解决的,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科技和工业文化熏陶。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这种精神不仅是成熟创业者和企业需要的特质,更应该是学校、舆论、企业、家庭等多个层面共同倡导的,要从公民幼年起就着意培养这种素养。让“双创”走进实体经济,就能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