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与燕子矶
2016-05-25王祥夫
王祥夫
两次游秦淮,我都想到了俞平伯和朱自清的文章,说实话,两位先生的文章都很腻,给人的感觉是,既没什么可写而还要写,让人想到一句上海俚语:“螺丝壳里做道场。”朱、俞两位的文章读过许多遍,至今还是不能喜欢,到了秦淮河,就更不喜欢两位的文章了。秦淮河是一条那么细的河,被两旁的河房紧夹着,河水原本是流动的,但让人看不出,好像是被夹得太紧了,已然无法再流动。河房是粉墙、黑瓦,对比分明,倒是明快、好看,只是挤挤挨挨,于缝隙中有红灯笼闪出来,也让人感觉连那灯笼也想挣脱。去了秦淮两次之后,总想把印象梳理得清晰一些,但总也无法完成。秦淮河过去是买笑的地方,现在是生意场,人挤人,下面是水的河,河两岸是人的河,你挤我、我挤你,这便是热闹。想想过去,未必是这样,可能比现在要清静一些,至少没有这样浓厚的商业氛围。如今,也许还能听到一些调筝理弦的声音,但让人觉得不着边际。
秦淮河遐想
既在秦淮河,就不能不在河里荡一荡小船。人一下到船上,两边的河房便显得高了起来,人像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两岸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看来看去,发现那些并没来来往往的人却占据了河边看风景的好地方,在那里谈情说爱,他们自然也就成了风景中的风景,而我们在船上,也成了他们眼中的风景。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无法只做观众,看风景的人往往也是被观望的风景。河上,用手把着船的方向盘,因为这船是电动的,不用划桨,也无桨可划,让船从西往南,再从南往西地来回游荡,终于看到了河边的人家,恰逢吃晚饭的时候,有人三三两两地坐在通向河边的石阶上,端着碗吃饭、闲聊。我想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一辈辈都住在这里?他们怎么看秦淮河?我们又怎么看秦淮河?仔细想想,秦淮河只是一段历史或一段传说,说它香艳,也只是文人借题发挥而已,要是落在柴米油盐之类的具体生活上,就是各种各样的琐碎,就是从天一亮就不得安宁,只有在深夜,在那寂静的街道上,才可能有一只猫慢慢走过,或纵身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历史原来竟是这样,人生原也这样。所以说,文人墨客发发感慨也是一件好事,在商业的喘息中,还能让人听到一些别的声音。如此一想,便又觉得朱、俞两位大家实在可以不朽,让人看了文章,便在心里挂念秦淮,给漫长的历史增添一段记忆。
坐在秦淮河边的河房里,船菜一小碗、一小碟流水般地端上来,忽然觉得秦淮河真是琐碎的,就像那被人不停地拂动、挂在门上的珠帘,声音是琐碎的,光影亦是琐碎的,就连那摇动也是琐碎的。这琐碎真让人不太好收拾,能让秦淮河凝固下来的,似乎只有朱、俞二位的文章,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底送南朝”那种让人伤感的句子。
燕子矶上的《秤砣诗》
说到《桃花扇》,忽然就想到另一出名剧《燕子笺》,此剧的作者好像是阮大铖,剧名的前两个字就是“燕子”,这部杂剧的文词之好,读之令人口留余香,真不能因人而废文。《燕子笺》不免让人想到长江边上的燕子矶,燕子矶是南京的名胜,面临日夜不停地澹澹流淌的长江水,阅尽了人间沧桑。我没有查过字典,不知“矶”字原为何意。以燕子矶的地貌特点来推想,“矶”之原意,可能专指小而突起、状似小山的地貌。说燕子矶是山,显然它太小;说它是岛,显然也还小,它既与陆地相连,又延入长江,比岛小,而又远比礁石大,礁石是海中突起的石头,而燕子矶是陆地伸到长江里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矶”字的原意吧。
如今,燕子矶上还立着一个牌子,上边警示青年人要爱惜生命,不要轻生。据说当年有许多青年想不开,从燕子矶上一跃而下,投入那澹澹的江水。从牌子那边绕过去,走近那可以迫视脚下江水的危岩,但见燕子矶下,江水激起阵阵白浪。凛冽的江风从下面卷上来,散沫袭人。燕子矶上多有矮小的松树,好像都很矮,却也矮得有趣,起码我觉得是这样,小小的燕子矶上,如果长出太多、太密、太大的古松,燕子矶反会被掩没,不如就只长矮松好。
燕子矶曾经被鲜血染红。南京沦陷时,这一带的江水,因日寇杀人而满江红遍。当年的浮尸,据说几乎把江中航道堵塞,我们现在可以原谅日本人,讲中日友好,但永远不会抹掉这血腥的历史记忆。燕子矶上刻石甚多,诗词歌赋也不少,而最精彩的一首,似乎应该是朱元璋的《秤砣诗》,其文词率真,几近市井俚语,气概却很大,诗曰:
这诗也只能是由他来写,要不是别人写的,硬指派给他的。别人这样写是说疯话,而他写,轻轻松松说出来便好看,写得出,也当得起!站在刻石前读这首诗的时候,忽然想起朱元璋的另一首诗:
鸡一叫,尾一跷。鸡两叫,尾两跷。三叫唤出太阳来,扫除残星满天明 !
但这两首诗究竟是否为朱氏所作,如今无可查对,民间传说总是不停地演绎来、演绎去,把红演绎成绿,再把绿演绎成红。名人的逸闻趣事多是从民间演义而出,但这首诗却能与朱氏的身份相称,拍电视剧时倒能派上用场。但诗中多少有些做买卖的味道,以称斤称两而对大好河山,未免有些煞风景,虽然畅快,却仍不如毛泽东的诗句来得畅快:“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复!”从古到今,好像尚无敢以“屁”字入诗的诗人,一个“屁”字,愧杀多少诗人,又吓杀多少“小小环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中的苍蝇。环球尚且小小,苍蝇何在?我从心底喜欢诗人的毛泽东。
站在燕子矶上,望着那不舍昼夜的滔滔江水,心里感慨良多!古来多少英雄,都被这无情的浪花淘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