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都是相似的,烦恼却各有各的不同
2016-05-25案例来源本期调查问卷
案例来源/本期调查问卷
心理解析/梁琪(长郡中学心理老师)、李志艳(湖南师大附中心理老师)张成荣(长郡中学心理老师)
插图/刘洲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案例分析
快乐都是相似的,烦恼却各有各的不同
案例来源/本期调查问卷
心理解析/梁琪(长郡中学心理老师)、李志艳(湖南师大附中心理老师)张成荣(长郡中学心理老师)
插图/刘洲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于二胎,并非所有大孩都能“愉快”地接受,也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聪明”地化解。如果处理不当,大孩会感觉自己被忽视和冷落,产生情绪问题,甚至因此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心理创伤。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筛选出了一些典型案例,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案例一】
父母说:“生二胎,是为了你好。”
我是小贺,11岁了,初中在读。说到二胎,我其实是拒绝的,因为爸妈总是说:“生二胎,是为你好,有个伴,以后我们老了有人帮你分担赡养义务”。还暗示我:如果不同意,就是自私不容人。
【心理解析】
在交流二胎这个问题上,家长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最好不要先斩后奏,也不要道德绑架,比如和大孩说,生二孩是为你好,不同意就是自私。父母要和孩子充分地对话。只有进行了充分地对话才能了解孩子是否觉得受到威胁,以及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焦虑程度。同时,留意观察大孩子的情绪,进行适当的安抚与引导。有意识地带领大孩子一起来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案例二】
“生了二胎,我就惨了!”
小佳,男,12岁,初一年级,独生子女。小佳的父母和他提起过生二胎,但小佳的态度十分坚决,他觉得父母给自己生了弟妹,自己就惨了,没有了自由,而且还要照顾弟妹,没办法过更好的生活。
【心理解析】
父母应该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注重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大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情绪;不要要求大孩子无条件的谦让和承担照顾的“义务”;要尽量客观地对待孩子,给予孩子们相同的爱,创设两个孩子共同相处的美好时光。
【案例三】
“二宝随母姓?”
“大宝已经跟爸姓了,希望快出生的二宝跟我姓。”市民王女士因二孩跟谁姓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因此,大宝对弟弟妹妹愈发抵触,认为和弟弟妹妹不是一家人。
【心理解析】
小孩被自动地卷入进“家族(庭)关系紧张”的纷争中,成为家族(夫妻)关系处理不当的替罪羔羊,问题的出现源头在家族(夫妻)关系,家族(夫妻俩)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关系和睦,小孩所见的自然就是温馨的一家人。
【案例四】
“要生二胎,除非我消失。”
小奇,男,15岁,独生子女,父母没有和自己说起过生二胎。但和同学交流此类问题时态度很强硬,会说“不能有人跟我争宠。记住,不能!如果有,我有一万种方式让二胎在家里生活不下去。”在收上来的问卷调查中,还有类似的情况:如“要生二胎,除非我消失”之类,这些孩子该如何心理干预?
【心理解析】
孩子表达出来的话语背后隐藏着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情绪,如害怕、失落、恐惧等负性情绪,协助孩子观察、面对这些情绪,学会释放,转化为成长的资源。
【案例五】
“不想要弟妹,但默默地接受。”
晓晓,女,15岁,在校中学生。晓晓在老师同学的眼中,是个安静的乖乖女。她表示不想要弟弟妹妹,但又认为家长不需要和自己沟通,既然要生,自己就默默接受。
【心理解析】
看得见的是这些孩子对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不敢表达,家长不需要和自己沟通,只能默默接受,听不到的是这些孩子的潜在语言“我的意见是不受重视的”等,建议父母从小孩内在的渴望出发,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鼓励孩子,认同孩子,欣赏孩子,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案例六】
旁人说:
“你爸妈要生弟妹,不爱你了。”
小雨,女,9岁,“其实,我原本不反感父母生二胎,但有些时候,身边总有一些叔叔阿姨会拿我开玩笑:你爸妈要生弟妹了,不爱你了之类的。”
【心理解析】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正确的方式来排除负干扰。如再遇到此类情况,大孩可以直接反驳此类“关心”。
【案例七】
“当崽养。”
小珊,女,14岁,“如果有了弟弟妹妹,我会把ta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那样,我以后就不用专门生一个孩子了。”而10岁的小泽的回答则是:“一起玩电脑、打游戏,然后和我一样懒。”
【心理解析】
二孩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从微观层面上讲,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内部关系、心态,经济状况和家庭发展;如果宏观看,会对特定一代人的人群心理和行为有一定影响。
二孩和一孩之间年龄差距太大,家庭中一孩(老大),过多地分担了父母的职责,会有可能导致他们(这一代人)人际边界不清。而家庭中的二孩(老小),也有可能被过多的人疼爱和关心,导致在精致包装的世界里生长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而独生子女缺乏同伴教育,会需要一个伙伴弥补自己的孤独感。
同胞竞争可以转换成手足情
大孩在父母生育第二个孩子时产生的失落嫉妒或是排斥感,甚至出现的敌意情绪或举动,在心理学上叫做“同胞竞争”。
孩子为了争夺父母的爱和成长资源,必然会有比较和竞争。面对“同胞竞争”无需过度紧张,也不要完全无视,关键在于父母做好心理引导,并在生活中一碗水端平,平衡两个孩子的爱与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的孩子会自我调整和适应,“同胞竞争”转换成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
并且,同胞竞争是基于血缘关系相对安全的竞争,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同胞间的分享、承让、理解和竞争,有利于孩子以后更好地应对社会竞争。
相反,独生子女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胞竞争的过程与体验,或更容易形成过度自我、缺乏同理心、缺乏换位思考、缺乏共享和共情能力等心理特质,这容易对日后的社会化产生某种消极影响。